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创造力究竟是领域一般性的还是领域特殊性的?这一争论是创造力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它涉及创造力的内涵、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一直颇具争议。在系统梳理创造力领域特殊性与领域一般性观点及其研究证据的基础上,指出了创造力领域性研究面临的诸多质疑和困境,并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进展两个层面论证了创造力领域性研究逐步呈现出从对立转向融合的趋势。未来研究应以创造力领域融合性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创造力领域性的二级子维度,加强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并按照行为学—测量学—认知神经科学—基因学的研究主线,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揭示创造力领域性研究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测量是创造力研究的基础, 然而该领域研究成果却一直饱受质疑, 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创造力是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 创造力测量领域围绕一些研究热点, 在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发散思维测验独特性维度的计分问题, 或许可以通过主观计分法解决; 顿悟类测验可能表征个体创造力水平, 但效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确认; 创造力成就测验可能带来的共同方法变异问题, 需要通过合理应用测验规避; 同感评估技术或许会引起评定者效应; 研究者开始从语义网络角度测量创造力等等。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当在: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 从测验内容和施测过程优化测验质量; 采用混合测验的策略以及通过跨领域研究增进测量技术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3.
信任和创造力都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管理学的研究者主要在团体情景中,围绕信任如何影响创造力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总体上看,当前学术界存在信任对创造力影响的激发、抑制和倒U三种假设。激发假设代表信任对创造力存在普遍的积极促进作用;抑制假设则意味信任对创造力存在消极抑制作用;而倒U假设表明信任在冲突等其它变量的影响下可能对创造力产生"甜点效应"。3种假设各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但也都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该领域研究还应沿着妥善选择测量方法,厘清信任对创造力的影响,深化信任对创造力影响的机制问题等研究角度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工作场所中员工创新的内驱力: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在创新领域具体运用后,发展为创造力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体对创造成功的信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领域。随着员工创新在组织创新中地位提升, 研究者发现, 对创新成功所抱有的信念是支撑员工将创新行为实施到底的重要内在力量, 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开始向组织领域拓展。文章对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组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了影响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领导支持、工作的复杂度等;提炼了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的关系, 说明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无论是作为员工创新心理的一个维度, 还是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在个体创新机制中起中介或者调节作用, 均与员工创新紧密相关; 最后, 提出下一步的研究需要对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为管理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四林  林崇德  王益文 《心理科学》2005,28(5):1243-1245
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创造性学生的态度和创造力培养观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学者已经在大C创造力、小C创造力以及创造力过程、人格、产品、创造力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 但体系纷繁, 观点各异, 往往让人难以抓住问题的重点, 我们则在梳理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 将西方创造力理论从两个大方向上进行一定的梳理与思考, 一个是发展的角度(从微C创造力到小C创造力, 再到专业C创造力, 最后到大C创造力), 另一个是从微观到宏观联系的角度(从创造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到创造力过程……一直到创造力的社会文化层面), 组成一个既联系又发展的坐标分类图, 因其与星系发展的过程有类似之处, 便将其比喻为星系发展模型, 以此来分析每个理论(主要包括Kaufman的4-C创造力模型、Csikszentmihalyi的创造力系统模型、Sternberg的创造力贡献推进理论、Amabile的创造力组成成分模型、Gl?veanu的5A创造力理论)的适用范围与界限, 以期为深入理解各个理论, 树立创造力整体观及为更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做出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源起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极其发展的看法。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是近20年来人们极为关注的新趋势之一。该文从创造力内隐理论的提出和新进展两个方面,对近20年该领域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简要评价了研究的现状,并对创造力内隐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建农  徐凡 《心理科学》1997,20(5):468-468,,477,
1问题提出在超常儿童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超常儿童的创造力(Creativity)与智力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创造力是儿童超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成超常特征的关键成份,是智力的一个维度。另一方面,许多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却表明,智力超常儿童的创造力与其智力之间很少相关或相关很低.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当智力水平达到某一程度后(如IQ>120).创造力与智力可能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或者说创造力是独立于智力的.另一种解释认为,目前的大多数创造力测验和智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缺陷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噪音抑制缺陷假设, 并得到了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这种缺陷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均存在, 说明阅读障碍具有多感觉/一般性噪音抑制缺陷。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知觉噪音抑制本质上反映了注意的功能, 因而这种缺陷可能是由注意缺陷导致的。目前还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汉语阅读障碍存在噪音抑制缺陷。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提升创造力,是创造力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对创造力表达及其影响机制的把握则是创造力提升的必要前提.本研究计划通过实施科学创造力及艺术创造力的启动实验,以不同专业大学生为被试,来探索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表达的个体心理机制,及外部影响的作用模式,从而厘清在动机启动、样例启动和自我启动之间,究竟何种启动模式对创造力的表达最为有效;进而,通过对来自理工科和艺术专业领域评分者对科学创造力及艺术创造力作品的评分比较,来考查两种创造力模式间可能存在的领域影响.经由以上的探究,试图为科学与艺术创造力的发展与促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建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团体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梅 《心理科学》2005,28(5):1277-1279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阔视野揭示创造力本质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including creativity test scores, creative achievements, and self‐reported creativity is reviewed, as are theories that have been offered to explain such differences and availabl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or refutes such theories. This is a difficult arena in which to conduct research, but there is a consistent lack of gender differences both in creativity test scores and in the creative accomplishments of boys and girls (which if anything tend to favor girls). As a result, it is difficult to show how inna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could possibly explain lat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e accomplish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creative achievement of men and women in many fields make blanket environmental explanations inadequate, and the explanation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thus far are at best incomplete.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APT model of creativity) is proposed to allow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known about gend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3.
郝宁  杨静 《心理科学》2016,39(3):761-766
创造力有其“阴暗面”。从产品角度而言,创造力可产出伤害性或消极的产品;从个体角度而言,高创造力者可能具有一些消极特征,如精神疾病易感性强、宜人性差、说谎、不诚信等;从情境角度而言,高创造力表现可能与不信任感、生存危机感、社会拒绝等消极因素有关。未来研究应开发高生态效度的恶意创造力测评工具,改进计算恶意创造力水平的算法,探索消极个体特征和消极情境因素作用于创造性思维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3 types of perceived support for creativity in moder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self-perceived creativity. The findings suggest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perceived work-group support and supervisor support, but not fo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his study is among the first to (a)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support for creativity in unlocking creative potential and increas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and (b) use interaction term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o investigate moderator effects in an applied research setting.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organizational interventions focused on training supervisors and work-group members to support creativity in the workplace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n broader and less focused interventions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5.
李小平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7,30(3):640-642
本文从时间对主体创造力的刻画与影响以及主体加工、处理时间的方式对自身创造力所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整合了散落在各处的时间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并构建丁它们之间关系的框架。讨论了以后时间与创造关系研究的方向以及从该方面培养创造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Creativity is an understudied topic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search. Nevertheless, we argue that crea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hematics, but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is rel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is relation, specifically between domain-general creativity, domain-specific mathematical creativity,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Measures for these constructs were administered to 342 Dutch fourth grader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vity and mathematics, two competing models were test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dels in which general creativity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both predict mathematical creativity fitted the data better than models in which mathematical and general creativity predict mathematical abilit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oth general creativity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are important to think creatively in mathematics.  相似文献   

17.
在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的问题上, 相关研究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系统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奖励既可以促进创造力也可以阻碍创造力, 这取决于对奖励的界定及对创造力的理解, 也受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作用途径上, 奖励可以通过动机或认知因素以及它们的综合作用对创造力产生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综合了奖励和创造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张勇  龙立荣  贺伟 《心理学报》2014,46(12):1880-1896
研究分别从认知评价理论和习得性努力理论视角考察了绩效薪酬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并检验了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上述两条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24家企业的364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和突破性创造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对外在动机和渐进性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革型领导调节绩效薪酬与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高变革领导情境下, 绩效薪酬通过正向影响内在动机间接对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 低变革领导情境下, 绩效薪酬通过负向影响内在动机间接对突破性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交易型领导调节绩效薪酬与渐进性创造力的关系:交易型领导通过强化绩效薪酬对外在动机的影响进而放大了绩效薪酬对渐进性创造力的正向效应。针对上述结果, 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2个实验,考察不同高低抑制水平对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安排不同难度的Simon任务(不一致试次占70%或10%)来消耗被试的认知资源,达到操纵被试的抑制水平,以侧抑制任务的前后测来评估被试抑制水平的变化情况,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以科学创造力测验和粘贴画任务测量被试的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结果发现,在科学创造力测验上,高抑制水平组被试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低抑制水平组;在粘贴画任务中,低抑制水平组被试的创造性、可爱程度、综合印象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高抑制水平组。表明高认知抑制水平有利于科学创造力,低认知抑制水平有利于艺术创造力,认知抑制对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分离效应。  相似文献   

20.
动物创造力和创新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创造力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和进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动物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但最近这个领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动物创造力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