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兴国 《哲学动态》2001,14(4):41-45
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状况与其影响是分不开的 ,甚至这两方面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 ,必须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现状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一牟宗三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就以哲学家名于世 ,但他难以同熊十力、金岳霖、张东荪、冯友兰、贺麟等相提并论。 1 949年他到台港以后 ,致力于反省中国文化 ,哲学地重建中国哲学 ,思想日渐成熟 ,学问日见博大 ,著书立说 ,追随者众 ,特别是在唐君毅去世后 ,成了硕果仅存的儒学大师与当代新儒家的精神领袖。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以来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引起…  相似文献   

2.
江怡 《世界哲学》2009,(6):5-22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中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3.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申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4.
宗教及其命运──略论冯友兰先生的宗教观点单纯,丛春霞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冯友兰先生是以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双重身份名世的。就哲学家的身份言,他创立了自己的新理学体系,就哲学史家的身份言,他首次写出了中国哲学通史,并把中国哲学史分成先秦的子学时代和秦...  相似文献   

5.
高定彝 《哲学动态》1998,(12):35-36
列宁曾说过“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列宁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大批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板田昌一先生和中国物理学家提出了层子模型的假设。毛泽东在世时也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中哲学问题,他...  相似文献   

6.
逻辑实证主义在二战后才被引入日本哲学学术界。在此过程中,赴日参加“美国研究研讨会”的美国哲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第一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高质量的原创著作。第二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40和50年代,他们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教学,并继续发表分析哲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多年来,分析哲学一直被称为“科学哲学”,大意是指科学的哲学。它经常被批评为“非哲学”。然而,分析哲学改变了哲学讨论的风格,并使形成一种足以以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和论点的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2004)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神学等,他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哈贝马斯虽然涉猎广泛,但他主要提出的是一种哲学思想。虽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宗教神学思想,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哲学界和宗教学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哈贝马斯整个哲学的主流旨趣上看,哈贝马斯不仅不把宗教神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他本人也没有写过一部真正的宗教神学方面的著作。即使哈贝…  相似文献   

8.
<正> 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他通过训诂考据探讨古书义理,指名道姓地批判作为钦定哲学的程朱理学,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提出教育哲学思想的前提戴震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哲学上,戴震用来反对程朱理学的武器是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由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多有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同自然科学成就有着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如果说他那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忱,总是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誉,那么,对他的以《仁学》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却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多的分歧。建国以来,许多哲学史工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按照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线索来考察谭嗣同哲学,并在五、六十年代展开过颇为热烈的学术争论,推动了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杜威哲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杜威哲学研究综述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200062)杜威是20世纪三位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①,是“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在我国,杜威哲学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50年代中期,曾开展过一场大规模的批胡批杜运动,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的数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数学哲学林夏水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数学哲学家。他的数学哲学思想迄今仍影响着当代一些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现代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日益提高,使得数学对象的实在性或客观性成为数学家和数学哲学家关注的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数学基础三大学派的争论渐趋平静,数学对象的实在性问题成为形式主义与自称柏拉图主义论战的焦点。为追溯现代数学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渊源,本文就柏拉图的数学哲学作一探讨。一、时代背景柏拉图数学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和数学背景。在哲学方面,当时的哲学家都致…  相似文献   

12.
罗素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有谁可以被看作当代哲学运动的鼻祖的话,毫无疑问,他就是B.罗素。罗素一生写了60多部著作,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哲学专著。他的哲学思想总在不断变化,往往是他自己最先指出他发表过的东西中的缺陷,在哲学史上,大多数伟大的哲学家都曾写过一两本名作,充分表达他们所发展的思想。罗素没有写过这种名作,他只是写过有许多缺陷和被他所抛弃的书。他整个一生的工作是开放的、不断前进的、自我批评的过程,这是他给人们的一种特别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哲学论纲方松华一般说来,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一)准备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思想还处于介绍阶段,而固有的文化传统又处于一种激烈的批判之中,真正的哲学交锋尚未展开,因此真正开启和创立20世纪中国哲学的...  相似文献   

14.
<正> 王廷相是我国明代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上承张载,下启吴廷翰、王夫之等,他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王廷相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王廷相及其思想,先贤和时贤们虽不时有所论及,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亦有一定篇幅予以论述,但却没有专著来集中分析论述王廷相及其思想,因而一直留着空白。葛荣晋  相似文献   

15.
陈荣捷不仅是一位哲学史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作为哲学史家,他对于中国哲学史尤其是朱熹哲学的研究享誉中外。作为哲学家,他对于儒家哲学有诸多理论创新。具体来讲,其儒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本主义非西方所独有,儒学亦为人本主义;其二,与西方哲学之二元论不同,儒学形上学具有"综合"特征;其三,儒学虽不是典型宗教,但具有宗教性。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1904—1947)诞生90周年。永田广志是日本战前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短短的20多年里撰著了各类著作53种,论文、译文140多篇,是一位多产的哲学家。永田在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提倡哲学的列宁阶段,在日本开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永田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日本哲学思想史。水田的一些著作也在中国翻译出版过,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今年又适逢永田广志诞生90周年…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法国哲学家梅纳·德·比朗的哲学是一种既非经验论,也非先验论的所谓的先验经验论,他试图以他的哲学思考,来为整个科学乃至神学奠定真实的基础.我们通过梳理和探讨他为我们找到的哲学源点,即作为原初事实的意识,或者说机体性效力(身体)和超机体的力量(意识)的互构性存在关系的思想,来初步介绍他相比于近代许多哲学家而言的非常独特的哲学道路(比如他开创性地把身体置于一个最为原初的理论地位的有趣思想),并试图指出他的哲学与法国现象学之间可能存在着的一些关联.  相似文献   

18.
周勤勤 《哲学研究》2012,(10):58-64,123
<正>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是17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方以智对哲学概念、范畴的创新方以智哲学运用的许多概念、范畴是自己创造的,但也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如"均"、"圆  相似文献   

19.
柏格森的科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柏格森成为风靡全球的哲学家。当相格森哲学传入中国时,曾经引起过一场著名的“科玄之争”。从这场争论的阵容和结局看,都是科学派以压倒优势取得胜利,柏格森从此在中国学术界留下反科学、神秘主义玄学家的印象。今天,当人们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重新审视这位跨世纪的哲学家时,发现当年那样强烈地批判经典科学的的柏格森,竟吸收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其形而上学的远见和求真精神,竟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价相格森的科学哲学思想。一柏格森是一位对生物学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起初深陷于斯宾塞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9月21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P·Ricoeur)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进行学术访问。利科先生现年已80多岁,但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他曾担任法国国际哲学学会会长,巴黎现象学—解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解释学、精神分析哲学等。利科先生的这次中国之行,对中国哲学同仁了解当今这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在访问中,中国社科院的部分学者就利科的哲学思想和现代西方哲学,包括当今法国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提问,利科教授当场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现将其问答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