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来源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卿希泰 (79)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道教史 (1— 4卷 )卿希泰国家社科“六五”至“八五”重点项目宗教社会学陈麟书 (8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家族原始宗教研究钱安靖 (9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养生文化丁贻庄 (9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原始宗教研究及资料丛编钱安靖等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 (部分承担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李 刚 (93)中华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思想史卿希泰 (96 )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姜 生 (9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原始宗教钱安靖 (85…  相似文献   

2.
<正>王卡、汪桂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期有《名家论坛早期道教的神学观念》《中古道教"三师"考》《明代昆明真庆观兴建  相似文献   

3.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相互融摄的文化意义。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4.
道教与妇女     
道教与妇女王宜娥道教,在对待妇女问题上是比较开明的,这与其历史传统及宗旨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首先,道教继承了我国原始母系社会中女神崇拜的遗风,形成了道教中有众多的女性神仙,例如西王母、九天玄女、骊山老姆等等。第二,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彝族是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文化辐射最强的民族之一,又因其宗教信仰与道教有诸多共通、相融之处,因而道教产生后便与彝族的原始巫教、祖先崇拜、毕摩祭祀等宗教活动互动、融合,进而促进了道教和彝族原始宗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宗教研究》2021,(4):195-195
正刘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曾挂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屯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宗教学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道教文献、道教历史、新疆文献等领域的研究。近期出版的专著《中国道教写本经藏》(2021),是道教文献研究在目录学、校勘学之后,于写本学中继续开拓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对道教写经历史发展阶段、写经人物、写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多元的宗教文化格局中,道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只有深入研究道教,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相较于日本和西方学界,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陆较早对道教进行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学人三十多年的接续努力与不断探索,当前中国的道教研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与北京东岳庙管理委员会、青城山道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28日下午,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王卡先生做了题为"敦煌道经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学术报告。王教授师从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主要从事道教历史、教义及文献学研究。王教授首先对敦煌学的历史进行了概述,其次着重强调了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建议加强道教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百年来道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鸿篇巨作甚多,仅专著就多达五百余种。然而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惑着学人。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究竟成立于何时?对此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一是道教产生于南朝刘宋时期,第三种观点认为道教始源于黄帝时期,成立于战国时期。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证道教肇始于中国原始宗教,是在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黄帝诸经、《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于战国时形成的方仙道、黄老道为核心组织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11.
百年来道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鸿篇巨作甚多,仅专著就多达500余种。然而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惑着学人。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究竟成立于何时?学术界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一是道教产生于南朝刘宋时期,第三种观点认为道教始源于黄帝时期,成立于战国时期。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证道教肇始于中国原始宗教,是在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以黄帝诸经、《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战国时逐渐形成的方仙道、黄老道为核心组织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际存在有“三清仙境”信仰、“三宝神君”信仰、“三洞真经”信仰与“三清尊神”信仰等几种不同的信仰形态与内容。因其皆与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等名号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称为广义的“三清”信仰。这种信仰的具体形态与内容,在历史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先后相续,几经演变,最后才定型成为“三清尊神”信仰,成为宋明以来道教各派奉祀的最高尊神。本文试就道教“三清”信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及其宗教内涵作一学术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道教创始自汉朝,由道家形成为道教,有很长的历史,是中国古教之一。自昔儒释道三教并称,在中国历史上,道教也起过不少作用。我认为道教不仅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关,对医药卫生有关,而且道教的教义,也和哲学思想有关。就是在某些朝代的政治上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农民起义,就是托之于道教,以组织群众、宣传反抗的,有些秘密宗教,也和道教有所联系。所以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不能把道教抛开不谈。一定要把道教的历史,系统的加以研究,作出正确的估价。  相似文献   

14.
正吕鹏志,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比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获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1999-2014)讲师、副教授。在法国和香港的多个机构从事过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道教文献、道教思想、道教史和中国宗教,近  相似文献   

15.
神道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民族宗教,它是在日本民族固有的神灵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教。它从一种基于万物有灵论的原始信仰、并原始神道,在与外来宗教文化的拒纳互动中,实现了自身的理论化、制度化,并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度成为政教合一的、凌驾于一切宗教之上的国教。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类别的宗教文化,借助这些学科的特有方法而建立宗教研究的跨学科领域,一直是宗教研究的一种重要向度。而一直以来,对于宗教文化的法学研究却并未太多涉及。与此同时,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法律文化的宗教性研究也一直是个空白。即使勉强说有,也历来被学者局限于儒家范畴,而对于中国文化根柢的纯粹宗教即道教却鲜有涉猎。这对于全面认识和分析法律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是不利的。本文以道教为研究对象,从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入手,对法律文化在概念、思维和信仰上去追溯其不可抹去的道教痕迹,由此来再现道教在我国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还原法律与宗教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宗教 ,一部道教发展史就是道教与社会不断协调 ,不断适应的历史。江泽民总书记早在 1993年 11月 7日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讲话中 ,关于宗教问题讲了“三句话” :“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三句话”句句关联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把宗教纳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轨道 ;这“三句话”既是党和政府关于宗教问题的大政方针 ,同时也是我们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指路明灯。多少年来 ,我一直将这“三句话”视为圭臬 ,铭刻…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  相似文献   

19.
<正>武当道教文化历史悠久,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瑰宝。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在调研武当山宗教工作时指出,武当山道教界肩负着传承武当道教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武当山要结合自身特点,着力推进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示范基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中外文化交流交往基地“三个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武当山道教协会带领武当山道教界结合自身特点,着力打造“三个基地”,推进武当山道教健康传承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0.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宗教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宗教文化起源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北京山顶洞人的原始墓葬群就已显示出宗教文化的萌芽。此后,原始宗教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都在北京地区传承和发展,外来的佛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