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茗妙味     
去年12月25日,赵朴老给《佛教文化》编辑部送来了一首诗。诗文是:“酪乾细嚼苦茗送,不殊西藏酥油茶。妙味得来添法喜,昔年曾饮上人家。”随诗附条说这是目己早餐时偶得之句,想到这也算茶文化,问我们可否在《佛教文化》上发表。对于他在养病期间王动给我们送来自己的诗,还谦逊地征求我们是否能刊登,编辑部的同道都很感动。我们相信读者也会欢喜,毫不犹豫地子以发表了。主编考虑到这是今年第一期,又适逢春节,有意将诗稿村了洒金的红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种喜庆的气氛,果然反映不错。说心里话,当时我只觉得这诗写得平实录切,体…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懂医道。他为县官治好了上吐下泻,县官很感激请人写了块“妙手时医”的匾送去,可那人把“时”字误写成了“诗”宇.扁一挂出,一个老秀才执意刁难简松旺,先是让他医杜牧名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冰.蒲松龄说,这首诗得吃补药,加字改为:“十年久旱逢甘南,千里他乡还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老曹金榜题名时”。老秀才无奈,又用《清明》刁难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蒲松位略加推田说道:“这诗得吃泻药,改为:清明雨纷纷,行人被…  相似文献   

3.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由梁遂副教授编写的《逻辑病例汇析》一书的第95~96页,梁副教授分析了一个违反了不矛盾律的病例。我觉得其中似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梁副教授认为《山泉》这首诗违反了不矛盾律。现将该诗摘抄如下: 《山泉》:叮咚!叮咚!风摇花影、水波荡动。静悄悄,静悄悄,静得莲花瓣落地能听清; 清粼粼,清粼粼,清得透出水底的石纹。梁副教授认为:既然前文有“叮咚!叮咚!”的水声和“风摇花影”的风声,这是有声的,可后文又提到“静得莲花瓣落地能听清”,这是无声的、静的。他便觉得此诗犯了矛盾律的逻辑错误。我认为这首诗并没有违反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合乎逻辑的。在《新应用逻辑学》的第117页讲到:“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召铎 《天风》2005,(12):45-45
九百年前,大诗人苏东坡在长江岸边船头上听父亲弹琴时,写下千古名句“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诗中“文王”当指古琴曲《文王操》。二千年前,孔子曾向师襄学琴,弹了多遍自认进步不大,后来老师说:“你可以弹新曲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曲名呢。”接着又弹了十遍、百遍,孔子在弹琴时似乎看到一个高大形象,他断定此人只能是文王。老师  相似文献   

5.
王梵志诗     
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这谁不懂!”二、禅师:“三岁孩儿能懂得。三、八十老翁行不得!四、众生痴迷,岂知善恶! 常常是见钱心即喜,五、见死无不愁。六、广贪财色乐,七、时时度日休。八、平生不造福。九、死被恶道收。十、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啊!”十一、白居易听后大悟。主持寄语 本期画的内容是选用《王梵志诗》编的。《王梵志诗》包括自隋末至宋初无名诗人的唱咏。诗文浅显质朴,内容反映佛陀的教义。虽是古时民间作品,今日看来却好似在说当今之人。可见佛…  相似文献   

6.
这是诗人张枣的一句诗,前一句是“这是我钟情的第十个月”,后一句是“我咬一口自己摘来的鲜桃”。我直接迈过第十个月,也不嘴馋那个鲜桃,独独喜欢了这一句,“我的光阴嫁给了一个影子”。它迎合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它找准了我心脏的位置,一击即中。  相似文献   

7.
去年10月底,传出一条消息:被称为“车中之王”的劳斯莱斯汽车厂,因财务不佳,有意出售。今年3月30日,英国维克斯集团宣布,决定以3.4亿英磅的价格,将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售给德国的宝马公司。德国沸腾了,德国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等全国性的报纸,还发表了评论文章。与之相反,英国人更多的则是无奈与惋惜,这将预示着,英国将再没有自己的名牌车厂,而大不列颠的形象也将又一次受到打击。一位在劳斯莱斯公司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责问公司:“德国人在二战期间轰炸过我们厂,…  相似文献   

8.
齐云山游记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重重烟树霓云里,簇簇峰峦缥缈间。闻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闲。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郑玉的这首《白岳》诗伴我到了一个烟云缥缈、松涛鹤梦、难辨天上人间,融人文景观山光水色于一体的道教洞天福地——齐云山。这一福地,地处皖南休宁县岩前古镇南侧。山并不高,但在连绵不断的隽秀山峰中,却尤显她的独奇。远距瞭望,烟云之中,山峰四起,在云蒸霞蔚中旋出旋没的空中楼台,势如蜃楼游动,尝被乾隆誉为“  相似文献   

9.
独钓寒江     
“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江雪》诗中的点睛之句,也是一个颇具诗美和独特个性的意象。大地苍茫,天籁无声,雪飘如羽,江流有韵,一只孤舟,水中漂泊。此时此刻,远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近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五绝,四行二十个字,精练,精致,其意深焉。  相似文献   

10.
约翰·梅斯菲尔德(1878-1967)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诗作《海之狂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大海的眷恋,体现出在人生中不断奋斗的昂然激情。当我们读这首诗时,就好像开了诗人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波浪起伏、白云飘飞的海上画卷;并且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大海所代表的自由精神的深深的渴望与向往。诗人在短短的十二行诗中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越。全诗饱含着韵律、形式与主题三方面的张力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弗雷格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是发现了弗雷格定理:用Hume原理取代弗雷格的公理V*,把它作为唯一的非逻辑公理加入到《概念记号》的二阶逻辑中可得到一个一致的系统;应用《概念记号》的序列理论来定义自然数,便可在上述系统中证明Peano关于自然数的五个公设。弗雷格定理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弗雷格的著作,《概念记号》便是焦点之一。本文回答四个问题:1.弗雷格在《概念记号》中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2.他所说的“语言的逻辑缺陷”究竟是什么?3.有什么证据把《概念记号》的量词理论归于二阶逻辑?4.序列的纯…  相似文献   

12.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就《诗经》通例的论说,主要体现了作者对汉、唐、宋经学家章句之学的思辨和指陈,主要内容为:1.《诗说》对孔子删诗与“四始”之说的认识,2.《诗说》对“六义”之说的认识,3.《诗说》对“风雅正变”之说的认识等。《诗说》论《诗经》通例的学术源流,最突出的内容是强调《诗经》的乐性。这对我们当下和今后把《诗经》放置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李贺(790~816),唐朝著名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一位早熟的天才、不幸的诗人。他七岁时就工于辞章,韩愈听到这个消息,专门前去看望,李贺当场赋诗《高轩过》,名噪京华。他的父亲当过县令,而李贺却因父名“晋肃”,与“进土”谐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经过韩愈的帮助,仍然只能当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27岁就快快而死。李贺虽生命短暂、仕途不顺,但在诗坛声名远扬,他是韩愈周围的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韩愈对他刮目相看。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李贺道诗中的神仙世界是借助诗中的神仙传说,或道教…  相似文献   

14.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维特根斯坦的“沉默”和冯友兰、金岳霖的回应郁振华自《逻辑哲学论》传入中国以来,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绍述研究不可谓少,但真正能立足民族的哲学传统和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创造性回应的却属凤毛麟角,冯友兰、金岳霖紧扣《逻辑哲学论》一书的主旨,对“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为这种创造性回应的典范。§1维特根斯坦:可说的和不可说的在《逻辑哲学论》的自序中,维特根斯坦开宗明义地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  相似文献   

15.
《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今年第二期载李秋君同志《女子三级跳远是姑娘们的禁区吗?》一文,分析了《河北日报》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二日第四版《禁区在悄悄打破》一文中一个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对语病的分析是时的,但没有改好,仍然存在逻辑错误。原语段是这样的: ‘女子三级跳远,在国际田坛比赛中,一如撑杆跳高、链球等,是姑娘们的“禁区”……但近年来,一些田径运动先进的国家正在悄  相似文献   

16.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17.
去年第五期《佛教文化》所刊的牟钟鉴先生一篇文章《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被国内外影响甚大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后,对于宗教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似乎成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个甚为微妙的“情结”。今年的几期卷首语,也多半是围绕这个“情结”来说的,承读者谬许。近日还有《读书》杂志的读者,拿来上面一篇我的文章《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与我探讨,探讨的还是这个“情结”之下的话题。坦率地说,对宗教究竟“持何种态度”固然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佛教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任何新的发明见解。因为…  相似文献   

18.
仙游寺纪事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前暮。”1991年春节刚过.为了准备与日本文部省“国际学术研究”《关于佛教在中国传播路线的实际调查》课题进行合作,我与同所的张应超君涉过冰冷刺骨的黑河,初次来到了仙游古寺。天寒地冻.一路步行,便不由想起了唐代诗人卢纶的这首《过仙游寺》。但翻过金盆湾,却发现了一处“净土世界”.顿觉精神一振,旅尘尽院。仙游寺处于一个东西稍长、南北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终南山时冲出的一道湾。时间已是下午.斜阳西照,南面列峋崔鬼,森壁争霞,东面麦苗青青,深谷蓄翠…  相似文献   

19.
四滴水     
某诗人梦中得一佳句,吟与别人听,都夸:“好诗好诗!”这句好诗迅速传播。以后每逢聚会,他便被隆重推出:“这是诗人某某,曾有佳句‘某某某某某’传世!”“哦”,人们作大悟状,纷纷与其拍照合影,留作纪念。诗人名声远播。  相似文献   

20.
《短诗精读》一书,要选用我原发于《福建文学》的一首禅诗《对面一墙迎春花》,并要我“随便说说创作的背景和思路”。我想了很久,才记起来这首诗是书赠一位青年诗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