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会发展应以建立生命为目标。信徒不只是领人归主,信主后还要加入团契,与他人一起成长。教会增长不能只看信徒人数。初期教会为普世教会提供了健康成长的范本。五旬节圣灵降临后,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徒行传》的作者是名医生,在写作笔法上很细腻,一方面通过对得救人数的记载来反映教会的增  相似文献   

2.
傅献祭 《天风》2002,(8):28-29
初期教会及历世历代的教会向我们反复昭示一个道理,神学思想的转变与传福音的事工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的神学思想会阻碍传福音事工的拓展,有的则相反,《使徒行传》记载的初期教会历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起初,使徒们的思想有狭隘不足之处,他们传福音的切身经历和圣灵的指引促进了思想的变化,这一变化也反过来有力地推进了传福音事工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4.
陈德群 《天风》2007,(16):34-36
一、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8章1—3节) 1、在路加写使徒行传7章时,重点介绍了司提反的信心与忠心,赞扬了他崇高的信仰品质。他是一位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就他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工作而言,他是被选立的七个管理教会膳食的执事之一,名列榜首,大名鼎鼎。但是,他也是  相似文献   

5.
使徒行传的重要,在于它所提供的历史记录。在述说这故事时,路加先讲述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以及被圣灵的充满的群体所度过的蜜月期;但这时期突然因犹太官长的反对而终止。接着,路加讲述一个过渡期。在这时期发生的事情包括司提反殉道、腓利的布道工作、扫罗及哥尼流相继归主、使徒在安提阿建立了第一所希腊教会。这些事件为向外邦人宣教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危机与转机     
宁宁 《天风》2001,(9):10-11
经文:徒2:6-8,11;6:1-4;10:9-15 读《使徒行传》让我们看见,没有一个时期教会没有危机和困难,但又因为她根基的稳固,又都没有一个危机和困难不同时隐藏或并存着转机和希望! 让我们从初期教会的经历中看“危机与转机”,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第一个转机:圣灵赐“乡谈” 五旬节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耶路撒冷过节,圣灵降临的“大响声”把他们都吸引到门徒跟前。这无疑是福音传开的好机会了,怎样才能让长期居住在  相似文献   

7.
<正>谦卑不是看轻自己,而是少想到自己《使徒行传》20章记载了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深情话别的一幕。保罗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其中,保罗不但回顾了过去的侍奉历程,更是对教会尤其是牧者提出了深刻的警示。那句有关"谨慎"的提醒,对于今天的牧者依然振聋发聩:"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  相似文献   

8.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受圣灵启发而发起的。三自有其圣经依据,而且从初期教会的实践也得到证明。《使徒行传》记载使徒在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怎样三自。教会成立之初,还没有从犹太教里分出来,第一批基督徒同时都是犹太教徒。当外邦人也成为基督徒时,出现了要不要让他们也成为犹太教徒的问题。一派认为应该,另一派以保罗、彼得、巴拿巴为代表的提出“人因信称义,不在乎遵行律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蒙恩的教会     
张冠儒 《天风》1995,(11):2-4
徒16章;林后8:1—8;腓1:1—11,24—27,2:14—18,4:8—9 使徒保罗在第二次出外布道的旅程中,蒙圣灵特别的引导,开辟了将福音传至欧洲的新领域,建立了欧洲大陆第一个教会——腓立比教会。这个教会深受保罗的信任和赞赏。  相似文献   

10.
沈承恩 《天风》2007,(17):6-8
这一段经文讲的是耶稣升天后到五旬节圣灵降临之间门徒们的一段经历。圣经记得很清楚,这段经文的前面,就是《使徒行传》1章1-11节,讲的是耶稣升天的事情;这段经文的后面,就是《使徒行传》第2章,讲的是圣灵降临的事情。耶  相似文献   

11.
<正>坚实的基督论基础能够保证教会的一性,而圣灵论的活力则能保证教会合一中的多样性。因此,谈论教会的合一,离不开谈论圣灵的作为。随着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开展,如韦尔克(Michael Welker)所言,20世纪下半叶,圣灵论在基督教神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是作为独立的神学论题,而且是作为  相似文献   

12.
王秉圣 《天风》1995,(6):26-27
方言是圣灵赐给教会中信徒的其中一种属灵恩赐,为要造就教会中各人。在属灵生命上长进,首先自己先受造就。方言又是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14:11)。 方言可分两类。一是五旬节圣灵降临(徒2:1—6),门徒聚集时被圣灵浇灌说起的方言。  相似文献   

13.
李世峥 《天风》2014,(5):38-39
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耶稣基督的教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教会生活很具特色:"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4-47)教会的这种发展模式至今依然被人称道,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太久。事实上,据《使徒行传》  相似文献   

14.
包智敏 《天风》2010,(4):60-61
<正>《服侍可以不流泪》定价:15元教会进书可享折扣网上订书www.ccctspmbook.org作为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一生都在牧养和辅导他人,但是谁来牧养他们?其实他们也需要关怀,他们是一批活在巨大压力之下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在圣灵中得安息的话!  相似文献   

15.
吴兵 《天风》2010,(8):17-19
<正>圣灵是我们基督教所信仰的三位一体真神的第三位格。认识圣灵和圣灵的工作,并顺服圣灵的引导和带领,得着圣灵的充满和恩赐,是每一个基督徒应当渴慕追求的。但如今的教会中,常常会错误地对待圣灵的工作。不是从来不提圣灵,不讲圣灵,  相似文献   

16.
上帝论是基督教神学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论的主要命题之一是三位一体论,或称三一论。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上帝是一神,即上帝只有一个本体,同时上帝又具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在早期教会时期,基督教的这种上帝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争论,至今在基督教的不同教会之间,仍然存在有关三一论的一些分歧。例如东派教会认为圣灵只从圣父流出,而西派教会则主张圣灵从圣父和圣子流出。  相似文献   

17.
沈承恩 《天风》2002,(5):10-12
这三段圣经都是彼得的讲道。第一段是圣灵降临后使徒的第一次讲道,第二段是使徒医好了一个瘸腿的人之后在圣殿里讲的道,第三段是使徒在大祭司面前受审讯的时候为自己作的辩护。彼得的这三次讲道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使徒们是“为这事作见证”。这里的“这事”是指什么事呢?是指耶稣的复活。在使徒行传第4章32-33节有一段话是叙述当时教会的情况的,说那时的教会万物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都蒙大恩。从这段话可知初期教会,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三一论的框架下寻求教会合一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是中国教会在走向合一进程中需要有的深层教会论探讨。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既可以保证教会涵括丰富多样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同时又能够保证教会是真正的不可分裂的"一",因为一主、一信、一洗是教会的共同信仰。因此,教会的"一"是多样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汪维藩 《天风》2012,(5):43-43
(九十九)我信圣徒相通《使徒信经》(Apostles'Creed)是教会自使徒时代流传下来的基本信仰。其中,在"我信圣灵"之后,是"我信圣而公之教会"。神圣、圣洁的教会之"公",意指她的包容万象、广涵一切,这是出自圣灵的宽容与胸怀。圣徒有如众多具生命的"活石",正是靠圣灵的联络、建造,成为一座"灵宫"(参彼前2:5)。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教会仍是“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的局面,有许多爱主的弟兄姊妹,在圣灵的感动下,奉献自己,担任起讲台工作。特别是义工传道人,多数信主时间不长、文化水平低,对圣经道理理解不深,牧养经验又少,有的受异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