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杰 《管子学刊》2002,(4):89-90
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主要表现在学者们在研究齐文化典籍、专题、个案的同时,开始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来研究,并力图建立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齐文化学科。齐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当然可喜可贺,但这一领域并  相似文献   

2.
1998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理论部与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10余位专家学者畅谈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齐文化丛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兹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3.
各位朋友: 首先祝贺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院的成立,祝齐文化研究院旗开得胜,万古长青!据我浅薄的知识所知,以地区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院,大概还没有。齐文化研究院可能是个创举。这个创举,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庞朴 《管子学刊》2000,(2):13-14
各位朋友: 首先祝贺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院的成立,祝齐文化研究院旗开得胜,万古长青!据我浅薄的知识所知,以地区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院,大概还没有。齐文化研究院可能是个创举。这个创举,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论晏子在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文化, 周初确定了基调, 春秋前期发扬光大, 春秋后期整合发展, 至战国则大放异彩, 通过百家争鸣, 汇集各家精华,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齐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明正宗。在这个浩瀚澎湃的发展过程中, 晏子是由比较鲜明的齐法家向综合性、多元性文化过渡的过渡期人物, 是齐国复礼运动的倡导人物, 是齐鲁文化合流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6.
“齐文化”概念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文化”这个词,现在大家使用得很多,但如果问一句:“‘齐文化’到底是什么?”我想大家可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这里面牵涉到“齐文化”这个概念内涵的界定问题。现在我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以求抛砖引玉。我以为“齐文化”,可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齐文化,是指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从太公封齐始到秦灭齐止,共约800余年;空间:古齐国领地。广义的齐文化,是指齐地文化,是指齐  相似文献   

7.
齐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资源,突出环境育人功能,营造丰富多彩的齐文化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渗透齐文化的重要方式,开展以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渗透齐文化的结合点,结合体育教学开展足球(蹴鞠)运动是学校教育渗透齐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孟子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县举行。会议围绕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贡献和地位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其主要讨论问题如下:(一) 孟子与齐文化孟子一向与孔子一起被视为鲁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与齐文化的关系以往探讨不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个比较新的课题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有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很有必要认真讨论一下齐文化旅游问题。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从国内环境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旅游事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我国的旅游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正在向着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方向前进,齐文化旅游走向产业化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国际环境来讲,中国即加入WTO组织,与世界交往的频率日趋加快,据联合国有关组织1999年底统计,中国的旅游业已进入世界排名第五位,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在全国的旅游业大踏步前进的情况下,齐文化作为…  相似文献   

10.
齐刀币始于战国考于嘉芳本文论点是,齐刀币起源于主要用于畜牧业的青铜削,受尖首刀币和“明”刀币的影响,始铸于战国晚期的齐襄王时期,而且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货币。一、什么是齐刀币齐刀币之于齐文化,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近年来齐刀币之研究,在形制、材质、金相、工艺...  相似文献   

11.
许宝新 《管子学刊》2005,(1):128-128
最近,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在我市临淄区视察齐文化研究与开发工作时强调,齐文化是淄博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搞好整体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扬起齐文化这面大旗,塑造并打响齐文化品牌。市委副书记岳长志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12.
齐国在开国之初实行的治国之策,不仅推动了胶东地区的铜铁业、盐业、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而且齐国“开其国门”的开放之策,也进一步推动了胶东地区对其他诸侯国及朝鲜、日本的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胶东地区在学习和接受齐文化影响时,既注重学一习和引进齐文化中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百姓生活的改革内容,又对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地继承。齐文化影响与提升了胶东莱文化。莱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齐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以博求专新意迭出──读《齐文化论稿》张玉书继主编的《齐文化概论》出版以后。王志民教授的又一本齐文化研究的专著《齐文化论稿》带着墨香、挟着新气,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本书由山东大学著名学者董治安先生作序,二十多万字,"对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越 《管子学刊》2010,(4):F0003-F0003
<正>最近,张光明先生的《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一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光明先生的文集,也是他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主要由"齐地考古与东夷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陶瓷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文物博物馆学研究"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海岱地区文化进程的研究,淄博地区先秦文物考古  相似文献   

15.
试论齐文化的初步形成宣兆琦齐文化的形成是齐文化研究领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试从齐文化形成的契机、形成方式和初步形成三个方面,对该课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一、齐文化形成的契机世间诸多事象往往表现为这样一种情形:当一个新事物产生之前,产生该...  相似文献   

16.
齐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今之公共财政是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古老的齐文化与今天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有很多关联之处。本文主要从齐文化的合时主变精神、民为邦本思想、富国裕民方略、和合能谐理念等方面探讨了齐文化在当今公共财政体系构建中的现实作用。认为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物质基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思想基础,全面小康、社会和谐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的,凡此是齐文化在当今公共财政体系构建中,给予今人的主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兆琦  张玉书 《管子学刊》2005,(1):111-122,127
本文主要从齐文化研究的回顾、齐文化综合研究、稷下学研究、管子学研究、晏子学研究、齐国军事思想研究、齐国经济管理思想研究、齐国科技思想研究、齐国法治思想研究、齐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继之,本文从齐文化向比较研究发展、向文献的重新整理和研究发展、向多学科协同研究发展、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向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古代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审视发展、向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等六方面做出了对未来齐文化研究趋势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8.
徐君 《管子学刊》2001,(4):30-33
齐文化作为先秦暑期一支优秀地域文化,其中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本文简要论述了齐文化中顺应自然,形神合一,欲情适度,善于处世的养生原则和养气,养心等九种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9.
路荣平 《管子学刊》2009,(3):101-105
齐文化对周村商埠文化和周村商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周村商埠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渠道:传统继承和现代培植。所谓传统继承,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周村的商埠文化,主要传承有齐文化、儒文化、民俗文化和外地文化传统。齐文化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注重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渗透于以祥子号为代表的周村商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实践中,周村商帮在全国各地的经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山东商人的主体和代表。  相似文献   

20.
树木纹,是齐国瓦当的主纹。是区别于其他各国瓦当的纹饰之一,如果我们给齐瓦当下个定义的话,就可以说:所谓齐瓦当,就是指以树木纹为主要装饰纹样的瓦当。因此,树木纹就成了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阐释它的发生与流行,内含及意义,对于研究探讨齐文化,特别是齐国的精神文化无疑也是极为关键的。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齐瓦当中为什么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