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采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基本结构并编制了问卷初始条目。先以259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自编初始问卷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道德情感包括3个因素:爱国感、责任感和正直感。再对622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问卷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0.72。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因此,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倾向性道德敏感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向性道德敏感是个体敏锐觉察和解释道德问题的反应倾向性.在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以622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倾向性道德敏感性的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倾向性道德敏感由移情内疚、惩罚倾向、移情烦扰、觉察频率、共感想象等五个因素构成,本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倾向性道德敏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性道德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自编问卷,通过对我国经济发达不同地区的九所不同类别高校16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揭示:不同类别大学生间的性道德观念存在显著差异;不过,大学生总体上对性道德持肯定态度,对性行为道德、边缘性行为道德的认可程度较高,对独自性行为存在矛盾心态,对同性恋倾向持否定态度。本研究提出:性行为道德由"贞操、感情、自愿、责任、忠诚"五因素构成;边缘性行为道德由"感情、自愿、责任"三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4.
蔡敏 《心理学探新》2012,32(3):257-262
研究在文献分析、大学生访谈、专家反馈及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初始问卷。研究者在50名大学生中征求了对于问卷内容的修改建议,对300名大学生实施了试测,进行了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确定出问卷的维度和项目。在正式测试中,将1608名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等两组,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包含六个维度,分别为择偶条件、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婚姻本质及夫妻地位。该问卷的六个维度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婚恋观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5.
王云强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1,34(6):1436-1440
结合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采用问卷法,以803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大学女生的总分和与人为善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男生,而大学男生的不道德性因素分数和刚正无私因素分数显著高于大学女生。(2)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而在具体因素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的与人为善分数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3)大学生道德人格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极为显著,大学生道德人格是道德行为的有效预测源。  相似文献   

6.
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3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五个一级因素和若干二级因素,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9-0.914间,分半信度在0.707-0.885间,重测信度在0.608-0.725间,各因素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TCMC和FCMC在各因素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问卷总分和三个一级因素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各项参数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研究从道德失调的观点出发探讨了目标取向、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的关系.198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本研究并完成了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认同问卷和运动中的反社会行为问卷.分析发现,任务取向减少了大学生运动员的反社会行为,但是自我取向增加了他们的反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在自我取向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较低的道德认同增加了自我取向的运动员的道德推脱,并由此提高其反社会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信任-不信任是单因素还是双因素”,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修订了中国大学生信任-不信任行为问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平行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问卷包含了两个因素,一个是信任特质对应的因素,另一个是由于计分方法导致的因素,因此接受“信任-不信任是单因素”的假说。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较好,且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编制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方法:通过对259名大学生先进行调查,后对报告有自慰行为、且问卷有效的16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另行施测120名大学生,对其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包含20个项目,可聚合为戒断反应与耐受性、拮抗情绪、负面影响和易唤醒度四个因子。四个因子的载荷范围是0.542-0.846,四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5.95%。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68-0.928,分半信度为0.623-0.915,重测信度为0.882-0.9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8,CFI、RFI、IFI、NFI、NNF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形成"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方法: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结果:问卷由22个项目组成,包括5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2.946,NFI=0.978,IFI=0.985,CFI=0.985,RMSEA=0.08)和信度分析(各因素口系数均大于0.8)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