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历代刊刻大藏经的内在动力角度,探讨了中国刻本大藏经对《高丽藏》的影响,指出功德回向思想在大藏经刊刻中的作用,佛教信仰层面与义理层面的内在张力在大藏经刊刻中的表现,以及汉文大藏经刊刻与流通曾经在东亚汉文佛教圈起到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和平外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的要求,2007年11月4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编辑委员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正式启动。91岁高龄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佛教研究专家、《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主编任继愈先生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编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前所长杜继文研究员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方广教授介绍了《续编》前期所做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佛教大藏经作为文本传统(textual tradition)的宗教载体之一,其在近现代之演变对东亚佛教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内、国际学术界,近年来对于东亚佛教的文本研究方兴未艾,但相关佛教文本传统如何应对文本现代性(textual modernity)转型之讨论仍付阙如。2015年5月,以"现代东亚的佛教藏经"为主旨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由美国杨百翰大学与亚利桑那大学联合举办。会后选录部分论文,结集成书出版,由亚利桑那东亚系吴疆与杨  相似文献   

4.
2012年l1月8-9日,"基督宗教与文明人格的培育"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大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汕头大学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基督教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陕西、广东、香港等地的5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卢龙光教授、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波弘德教授以及李嘉诚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罗慧芳博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7,(12):39-39
本刊讯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它卷帙浩繁而内容赡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遗产。然而,由于佛经文句艰涩、义理幽奥、术语独特而且繁多,这又给阅读和使用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书是汉文《大藏经》的总目解说。对《大藏经》收录的各种典籍,按  相似文献   

6.
佑仁 《法音》2013,(1):70
本刊讯2012年12月16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纂工作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编纂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出版基金会和中华书局的负责人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决定重新编印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陆续出版。 《大藏经》这部汉文佛教经典的汇总,简称《藏经》,也称《一切经》。内容分经、律、论,包括天竺和中国佛教著述在内。藏经的编辑从南北朝开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996年4月9日至10日,“大藏经电脑化工程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的佛学界、科技界专家学者近40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与会者围绕“大藏经工程”的重要意义、“大藏经工程”近年在海外的进展情况、新编大藏经(汉文部分)的编纂整理方案、《中华大藏经》的经验与借鉴、从古文献整理谈“大藏经工程”、“大藏经工程”中的电脑技术、“大藏经工程”的经营管理方案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会者强调指出,“大藏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自…  相似文献   

9.
王青 《哲学动态》2005,(10):70-71
"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6~7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及延边大学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后援.出席会议的中国、日本、韩国学者们围绕"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东亚佛教神圣知识集合体的汉文佛教大藏经,内蘊根本性紧张:它既自我主张权威性、中立性甚至神圣性,却又维持开放性和流动性,所收文本变化不定。那么,何种力量、以何种标准、通过何种机制决定了佛典的取舍?参与者动机为何?其参与又如何影响了大藏经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本文引入知识社会学视角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它以《永乐北藏》的编纂为例,在明初的整体历史环境中,检视永乐皇帝的个人背景、政治角色以及时常变化的意识形态议程如何使得该藏文本取舍变得漂浮不定,并引发了相应后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佛教事业总体上呈一派大好发展势头,佛教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从汉文大藏经文本切入而对佛教中国化实现路径进行研究,实为罕见。2020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纯一法师的专著《佛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以汉文大藏经为中心的文本研究》,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本期待已久的好书。  相似文献   

12.
任连明 《法音》2023,(2):15-24
<正>一、引言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原,但是最早的汉译佛经何时何人何地译出已难以考证,但是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东汉桓帝时译僧安世高是大规模汉译佛经第一人,之后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庞大的汉文《大藏经》。“我国的大藏经,在宋代以前,均是以‘写本’形式流通,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藏经也呈现出显著的特征。汉文雕版大藏经,流传至今并有确切实物验证者,共有二十一部。”[1]数量如此之多的佛教文献,  相似文献   

13.
由教育部直属的"211"大学长安大学主办的"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7-9日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14.
彭耀光 《哲学动态》2005,(12):54-56
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东亚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1~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价值观、东亚价值观的特质及其成因、传统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法门龙象     
下边发表的通信,虽是很平常的信函,却包含了很深刻的意义。为了弘扬佛法,赵朴老特别重视人才,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送过五比丘去斯里兰卡。净因、园慈、广兴是八十年代他送往斯里兰卡的五比丘中的三位。三位法师在兰卡都已拿到了文学、哲学双硕士的学位,现正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赵朴老关注的另一件大事是译经。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曾请专家翻译过南传上座部经典(当时出了《普汇大藏经》)。近十年来他仍为直接由巴利文翻译南传上座部经典操心。对于藏文论著译成汉文事也是他多年的宿愿。为此,我们曾多次听他谈及土登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汉文大藏经从古到今的编藏理路作了简单梳理,指出古代编藏主要出于宗教目的。日本《大正藏》的编纂,体现了大藏经从宗教性向学术性的演变。而大陆《中华藏》的编纂,则进一步将大文化理念引进大藏经的编藏实践。文章最后对目前编藏工作的开展提出个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十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东亚实学的意义与发展"为主题,在韩国首尔新闻中心举行。韩国实学博物馆馆长、韩国实学研究会前会长安秉直先生致开幕词。他回顾了20年来中、韩、日三国实学会通力合作,两年一届轮流召开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历程,盛赞各国学者共襄盛举所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  相似文献   

18.
何梅 《法音》2005,(3):30-37
汉文大藏经是汉文佛教典籍的总集,是印度古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汉文大藏经以其收录之宏富、版本之众多、历时之久远著称于世。一、印度三藏典籍的形成及传播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印度佛教原典的形成是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即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前后,由佛弟子们通过四次集会(即“结集”)的方式,将佛陀宣讲的佛教学说、为僧团组织制定的行为轨范以及对佛说的论释汇集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经、律、论三藏典籍,并开始形诸于文字。在此期间,由于佛弟子们对第一次结集的说法产生分歧,而分裂为大众部、上座部,此后…  相似文献   

19.
《赵城金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版木刻汉文大藏经北宋《开宝大藏经》的复刻本。本文作者依据多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赵城金藏》发起、刻印、补雕、抄补、发现、保护、修复以及以《赵城金藏》为影印底本的《中华大藏经》的出版等八百年的历史踪迹进行了系统和科学的考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现象学家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发表 1 0 0周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 2 0 0 1年 1 0月 1 3日至 1 6日在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了“现象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集中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现象学家、胡塞尔研究专家和学者 ,包括比利时卢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馆长柏纳特 (RudolfBernet)、德国波鸿大学的威尔登费斯 (BernhardWaldenfeis)、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的卢格尼尼(MarioRuggenini)、美国布法罗大学的K·曹 (KahK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