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宋元宁波佛画《十王图》中并非每套都含一幅地藏图像,因此在宁波佛画中出现的单绘露顶《地藏图》究竟是否从属于《十王图》,一直没有明确定论.大多数学者认定为有,但是推定过程未见详载;另有包括宫次男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宁波佛画《十王图》中露顶地藏一幅应该区别于同一套绢绘《十王图》.本文从敦煌、大足和宁波地区地藏图像形制的特点和成因出发,试论证宁波佛画《十王图》中地藏一图存在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常妙 《法音》2007,(12):47-48
本刊讯2007年是中韩两国友好交流年,又是中韩建交十五周年,基于韩国金乔觉王子与我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深厚因缘,为增进两国佛教界的传统友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向韩国佛教界赠送了一尊金乔觉·地藏菩萨立像。这尊庄严典雅的地藏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7,(12)
安徽省佛协向韩国庆尚北道赠送金地藏铜像本刊讯应韩国佛教界和韩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邀请,以安徽省佛协会长仁德法师为团长的安徽省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11月3日至10日前往韩国访问,并于11月4日参加了由韩国佛教界和庆尚北道在佛国寺举行的金地藏铜像安放仪式...  相似文献   

4.
"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1200年前的韩国新罗、中国唐朝时期,新罗王子金乔觉,来到中国九华山,勤修佛法,99岁示寂于九华山。其卓绝的苦行、宏深的悲愿,体现了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奉献精神,被中国佛教徒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身之一,为中韩两国佛教徒所敬仰尊奉,并成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载体和人民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宋以后北方的敦煌地区佛教文化逐渐衰落,与“十王信仰”相关的图像研究素材渐渐消失;在蜀地,以南宋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石刻“地藏与十佛、十王、地狱变”龛雕刻群为代表的“十王信仰”美术史研究素材,以大足为中心向外绵延;在南方,两宋时期以宁波为中心的中国对外海域交流繁盛。“十王信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通过江南的港口城市宁波,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和韩国,被整个东亚地区广泛接受且衍生出各自的地域特色,因此现在可以通过对那些在中国已侠失却东传到日本、韩国并保存至今的宁波佛画《十王图》的研究来还原“十王信仰”在两宋时期中国南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宁波绢绘《十王图》的成画年代与大足石刻接近,通过两个不同地域“十王”图像材料的比对,能够对蜀地“十王”和敦煌“十王”的传承关系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前秦苻坚建元十年(374)赛增阿道至当时三韩(高丽、新罗、百济)弘法,拉开了两国佛教界交往的帷幕。唐开元末(约719)新罗王子金乔觉渡海来上,至九华山晏座苦修75载,于贞元十年(794)圆寂后,肉身不腐,因其本誓,言行与地藏菩萨一一印证,遂被尊为地藏化身。自此,新罗(今韩国)便与我国九华山结下了不解的香火因缘。明清至今,中韩佛教交流趋于沉寂。1992年10月,赵利、初会长应邀访韩后,两国佛教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交往日益加强。1994年5月在地藏菩萨成道1200年的殊胜因缘下,九华山佛…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25日,在已有1200年历史的韩国奉恩寺内,4000多名韩国佛教信徒和民众出席了金乔觉地藏菩萨立像奉安法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8.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阶教文献以及其他资料的分析,可明确三阶教非常重视《十轮经》和地藏菩萨,但从整个三阶教体系看,《十轮经》仅是三阶教所引诸多佛教经律论当中的一部,在所有表达地藏菩萨重要性的表述中地藏菩萨都与其他佛菩萨并列,因此说三阶教专奉《十轮经》、专崇地藏菩萨其实是夸大了《十轮经》、地藏菩萨在三阶教体系中的地位。"正合礼忏地藏菩萨"应是指地藏菩萨适合第三阶末法众生礼忏,而不是说礼忏地藏菩萨是三阶教的礼忏法,其背后实质上反映的是三阶教与净土教的论争。三阶教与净土教围绕地藏菩萨或阿弥陀佛展开的争论主要表现在普修与别行、对根起行以及谁的功德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一、地藏菩萨信仰的建立与发展地藏菩萨文化产生于印度,但地藏菩萨在印度并未受到普遍的崇奉,因此,在印度并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地藏菩萨信仰。公元4世纪末,如今可知的第一部出现地藏菩萨名号的汉译佛典《佛说罗摩伽经》传入中土,自此地藏菩萨法门中的经典、仪轨与文献系统开始在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11.
以图像表达思想,并对于图像本身作出解说,在北宋以后的儒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可以看作这方面的典范。周濂溪之后,不仅宋明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解释《太极图说》的作品,有的甚至模仿周濂溪“太极图”而制作类似的图式以表达其思想。而且,随着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周濂溪《太极图说》对于朝鲜理学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中期郑秋峦的《天命图说》便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周濂溪《太极图说》和郑秋峦《天命图说》可以作为东亚地区“思想图解”的两个范例。本文以周濂溪《太极图说》和郑秋峦《天命图说》为中心,讨论“思想图…  相似文献   

12.
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聂士全地藏菩萨在佛教诸大菩萨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称地藏信仰可追溯到远古农耕社会的地神崇拜,佛教创立以后,则把地神崇拜归于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中国,随着地藏诸经典的翻译,地藏信仰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向民间广泛地渗透普及。...  相似文献   

13.
九华山是一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文化宝库。由于它是佛教名山,就其所蕴藏的佛教文化而言,当是一项有待于开发的巨大工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期间,池州市与九华山党政领导曾会同佛协部门举办过“金地藏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金乔觉生平论证会”,个人私见:这就是启动此项工程的开端与起步,而且,通过挖掘整理有关金地藏史料,也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图像学主要用于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画面中图像的意义、绘画作品与其他文化发展的联系等。唐朝韩滉《五牛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备受世人关注。运用图像学的方法,从《五牛图》的画面中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分析韩滉《五牛图》反映的时代风貌、人文风俗及审美意境等,理解画面中更深层次的内容,体会作品中传达的时代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地藏菩萨成为僧俗共敬的大愿  相似文献   

16.
文良 《佛教文化》1991,(3):104-104
各地现存的地藏菩萨造像,其多数样式是:中间为主尊地藏,两侧二侍者相向而立,右立者着俗服,左立者着僧装,此即闵让和与其子道明和尚。闵公父子与地藏的因缘,源于唐代来华、于九华山行化的新罗僧人金乔觉。据说金乔觉的苦行感动了当地乡绅闵让和,闵不仅周济金日常食用,而且让其独生子从金出家修道。后来随着金乔觉被尊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闵公父子作为地藏侍者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马莱首次提出图像学概念后,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概念发展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成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即作品背后的潜在意义。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在绘画领域,图像学应用广泛,它不仅用于研究西方绘画作品,对于我国绘画作品也同样适应。通过图像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并接近其背后的真相。文章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在研究苏百钧《清辉》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清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分析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地藏菩萨与金地藏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  相似文献   

19.
王帅 《宗教学研究》2022,(2):145-149
明清兴起的地藏节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二个“鬼节”,与唐宋即盛行的盂兰盆节关联紧密,地藏节的燃灯习俗便来源于对盂兰盆节的模仿。二者真正的差异在于女性空间的建构,起源于救母神话的盂兰盆节在早期节俗实践中以母亲为核心对象,但当节日进入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报母恩的观念被父系家族语境中的祭祖实践消解,母亲角色仅见于表现节日来源的娱乐活动之中;相比之下,地藏节在清代江南地区建构起层次丰富的女性空间,既支持报母恩,也为女性在生育中的付出与风险提供信仰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图像学是现代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图像学方法是艺术史和艺术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对具象或者写实类型的图像、画面与符号进行深入解析,而杨大禹《石门鱼》作品正是具有具象画面元素的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研究方法还注重图像与时代精神的关联。通过图像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对杨大禹所创作的《石门鱼》丝网版画作品进行研究,运用图像学的知识和理论方法对画面寓意进行分析与总结,去深入了解《石门鱼》作品背后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析,进而揭示画面隐含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