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乘唯识学在缘起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体系旨意的阿赖耶识缘起说。阿赖耶识处于这一学说的理论中心,弄清阿赖耶识的本质特性和运动形态,对理解唯识学的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闸述这个问题。引言缘起学说规定着佛学理论思维的特色。《阿含·胜义空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世界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2.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说,唯识学的主旨就是在于建立以阿赖耶识为主体的认识论。唯识学的认识论是与实践方法论相统一的,它从深层次揭示心识结构与功能,目的在于实现转识成智,证得圣果。一般世间哲学都是心向外求,以探自然本体。从本体论出发的哲...  相似文献   

3.
周贵华 《法音》2005,(12):10-19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唯识”则指一切法的唯心(识)性,以及一切法以心为因而缘起,主要从识境论以及缘起论(…  相似文献   

4.
胡晓光 《法音》2004,(2):9-16
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  相似文献   

5.
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论中国佛学院理证佛教最注重业果缘起之说,因业果缘起是佛教哲学最中心的“基本理论。所谓“缘起”,就是众缘生法。缘,即是现代所说的条件;法,即普通所说的事物。宇宙间每一事物皆能为条件产生它事物而为因,故《瑜伽论》说:“因义是缘起义”;任...  相似文献   

6.
执受色身是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是身体存续的根本因,也是身心统一体的有力保障。能执受的阿赖耶识唯有不苦不乐受,并与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转识俱起,显示出生命的厚度。能执受与执受法相互依持、相互制约,推动有情生命的相续。  相似文献   

7.
谭苑芳 《现代哲学》2011,(3):99-104
对语词与事物关联的探讨,在古代印度哲学中付诸阙如,这成为早期佛教语言思想的基本语境。从部派佛教走向般若经类思想的过程中,语义的实体性被消解,中观的假名论开始成为佛教语言哲学的主流。在中观的名论与唯识的存有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唯识由"空"、"无我"等命题,尤其是对阿赖耶识的性质、内涵的界说,开出了一条引导语言走向自我消解,从而在本体层面上转向存有论的语言思想途径。中观与唯识是两种至今仍有巨大影响的佛教学说,而在名实之辨上,唯识表现出了比中观更为丰富、缜密的思维逻辑,主要包括本体论的觉性和存有概念的缘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研究《周易》生命哲学,单向度地从宇宙论演绎太极阴阳变化,或从心性论凸显易道生命实践的主体能动性,都无法实证宇宙大生命一体贯通的诚明合一之境。在熊十力哲学多元文化渊源和思想元素中,《周易》无疑是其哲学创新的最深邃的理论源泉和精神根基。宇宙本体与生命主体圆融为一,以生生之道涵化主体心灵,用主体心灵担当天地之情,成为熊十力《新唯识论》生命哲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熊十力早期研究佛教心理学,他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佛家唯识学进行诠释,首次提出“阿赖耶识”及所含藏种子相当于精神分析学所说的“潜意识”。不过他认为佛家的“阿赖耶识”有宗教“神我”观念,而儒家的“本心”更能够洞彻心源。在对佛家唯识论的心理学思想扬弃和抛却后,熊十力回归到儒家心学体系中构建其“哲学心理学”。熊氏心理学思想虽然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不过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看,也会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论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对于该体系所具备确切内涵的各方面、以及由其所结成的整个架构的整体理论性质,却很少有人能深入体察。本文通过对《周易》阴阳论的细致分析,提出该理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宇宙论,实则是一个内在含括生命论、差异论与秩序论等三个主要方面,并以其中生命论为根基也是最终目的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以阿赖耶识缘起说为基础的唯识理论中,种子与异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略加说明,愿与读友共同探讨。一阿赖耶识缘起说系由“分别自性缘起”和“分别爱非爱缘起”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而成。这坐的“分别”表现为,“以分析名相为始、以排遣名相为终”的辩证思维逻辑,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的。所谓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2,(4)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难以成立唯识。这两部论一正一反,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世亲的唯识思想体系全在其中了。《唯识二十论》在汉地有三个译本:  相似文献   

13.
无我唯法论在法相唯识学中与万法唯识论同样重要。瑜伽行派经论继承阿含经五蕴非我说;通过分析诸蕴所显所依我事,不再限于有情主体而明确法无我义;并以“依相立法”的方法确立的无我后所唯之圆成实相所显清净之法。  相似文献   

14.
唯识学是大乘佛教中最圆满的教理,三性哲学则是唯识学的核心理论。对三性哲学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把握唯识学的理论实质。所谓三性,也称三自性,一是遍计所执自性,二是依他起自性,三是圆成实自性。三性哲学是唯识学的真理理论,它概括了几圣认知的不同性质,同时论证出真理的实然与谬误的因由。佛教认为佛法是出世法的无漏学,它与世间法的学理截然不同。在哲学原理上,佛学的共同核心命题就是“无我”,唯识学为佛学最圆满的理论形式,因而它也是从o无我”这个命题引申出来的。作为唯识学真理理论的三性哲学,它实质上也就是在阐释“无我…  相似文献   

15.
从《肇论》看中观般若学的非本体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的立论基础是中观般若学的缘起性空论,中观学既非传统西方哲学知识论框架下的概念本体论,也非魏晋玄学的境界本体论,而是缘起性空论,其理论建立在般若现观的体证基础上,故而不能仅从知识论的角度将其视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5)
正"因果俱时"是唯识学的特色理论,在《成唯识论》和《摄大乘论》等经典中有相关表述,为之前的佛教学说所不具备。《成唯识论》共十卷,为护法等造,唐代玄奘翻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其为《唯识三十论颂》的注释书,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论书之一。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之后,以护法为主的唯识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颂》各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特重<易传>,他们借助于诠释<易传>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熊十力的易学是以"乾元"为中心的本体-宇宙论;马一浮的易学是以"性理"为中心的本体-工夫论;方东美的易学是以"生生"为中心的形上学;牟宗三的易学是以"穷神知化"为中心的道德形上学;唐君毅的易学是以"神明之知"为中心的天人内外相生相涵的圆教.他们以现代哲学的观念与问题意识重点阐发了<周易>哲学的宇宙论、本体论、生命论、人性论、境界论、价值论及其间的联系,肯定了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性是生机的自然观,整体和谐观,自然宇宙和事实世界涵有价值的观念,至美至善的追求,生命的学问和内在性的体验.他们重建了本体论和宇宙论,证成了超越性与内在性的贯通及天与人合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安慧[1]的《辩中边论释》[2]是《辩中边论》现存唯一的印度注释书,它以随文注释的体例对《辩中边论》进行了详解,是研究唯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所知障"是大乘佛教极具特色的理论构建,也是唯识学的"二障"之一。早期的唯识学著作对此概念多有提及,却常常点到为止。正如《辩中边论》中提及了"所知障"一词,但并未进一步解释它的含义。《辩中边论释》弥补了这一缺憾,较为细致地探讨了"所知障"的定义与内涵,这在早期唯识学著作中并不多见,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它阐述了佛教对于生命的构成和本质的看法,由此,佛教建立了消除我、法二执而回归生命本原的解脱之道。在佛教历史上,缘起论经历了业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辩中边论》、《大般若经》第二会卷488和《大智度论》为中心,对瑜伽行派和《般若经》以及中观派所说之十六空的含义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并从四个方面对三者阐释的异同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唯识学者对十六空的阐释侧重于有情能所的角度来说,对于空性、真如则侧重于有的角度加以诠释;而《般若经》和中观派则偏重于从一切法平等和空的角度来说。另外,本文还特别指出了龙树在其《大智度论》中也从有情妄执的角度来谈论空,对于第一义空也从肯定和真实有的角度加以阐释。由此可略窥唯识与中观在空义阐释上的会通与歧异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