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11月23-25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联合举办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旨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以举办人文奥运为契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论坛期间,与会人员围绕"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7,(6)
从文化自信中审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探索的过程。坚定文化自信,在多元开放的精神世界图景中保持定力,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是新时代的战略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时代。遵循传承—转换—创新的历史逻辑,从文化自信中审视中国意识形态的演化变迁,要深刻认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发生转型的新态势。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应以这一思想为指导,锐意创新,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进程中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略,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与旗帜,是促进思想统一,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党心民心的根本思想原则。当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抵制与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是思想宣传领域中的一项紧迫工作。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与逻辑起点,宣传科学无神论对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对坚定党员干部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和谐社会为视角建设和谐文化,重在突出"和谐"二字.实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功能与地位.  相似文献   

5.
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学海》2006,(3):12-15
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执政能力是在执政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动态地展开其有机互动关系的,前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政党伦理在理论框架上展现为一个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和政权运作界面的权力道德等三大层次的立体结构。政党伦理建设在方法论层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建设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正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要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当然离不开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官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和谐社会而言,官德建设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官德建设具有二重意蕴,即官员的引领经济之德建设与为官从政之德建设应同提并重。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强化六种意识是官德建设的逻辑前提,而强化宣教、加强自修、健全监督、优化环境应是官德建设的四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丰富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  相似文献   

10.
宗教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党领导的各民族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职业人员的积极性,利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当前在宗教领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坚持政治价值的独立性,走出道德多元论的困惑,开辟了政治证明的新传统.罗尔斯吸取了康德道德建构主义的精髓,以公共理性精神为出发点,阐释了政治建构主义的证明方法.他提倡民主的政治制度,他的政治建构主义的理念与原则内在于民主政治生活,消除了先验理性的形上色彩.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所倡导的政治价值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R Fetscher 《Psyche》1985,39(8):673-707
  相似文献   

13.
《Women & Therapy》2013,36(1):75-100
Abstract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a diagnosis of cance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nyone, however, certain aspects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particularly the medical culture exacerbate the impact. This article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a woman's experience of cancer is, at least in part, socially constructed, political in nature, and therefore, uniquely disempowering to women. Those cultural forces affecting women with cancer include the stigma, the socially-embedded self-definitions, and the practices that dominate the medical-industrial complex.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use of social constructivist therapy can assist women in disengaging from these cultural forces while engaging in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ng that, in empirical studies, have resulted in decreased progression of disease, longer survival rates, and more effective coping with cancer.  相似文献   

14.
15.
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华  卞敏  孙肖远 《学海》2008,(2):10-14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腐败的易发期和高发期,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其变化趋势,今后一个时期预防腐败制度建设需要有新思路,重点抓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的设计环节、执行环节和监督环节,在治"本"、治"软"和治"松"上下功夫、花力气.而且还要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对策,围绕权力配置不合理且缺乏必要监督、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尚不完善等状况,加强预防腐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本体论"思维的支配下,人们对自然的无节制索取,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经济与环境如何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破除抽象的经济-伦理-环境观,以伦理的智慧、生态的思维,在共生互动的生态实体中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经济-伦理-环境的生态,并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De Robertis D, Tricoli ML.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ivity of Fantasy. Int Forum Psychoanal 1997;6: 167-174. Stockholm, ISSN 0803-706X.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in Freud's thought fantasy surpasses ontogeny, becoming history of phylogeny through collective and prehistoric Oedipus. Unlike Freud, who followed a positivistic epistemology, the authors emphasize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fantas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istic epistemology.

First, an outline of this point of view is presented. Secondly, a theoretical approach between fantasy and repression-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compulsion to know”-is suggested. A clinical vignette follows to illustrate the above mentioned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9.
Symlog is a system for learning symbolic logic by computer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interactively construct proofs in Fitch-style natural deduction. On request, Symlog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advice to help a student narrow the gap between goal theorem and premises.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is capability, the program was equipped with a theorem prover that constructs proofs using the sam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e students are being taugh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aspects of the theorem prover's design, including its set of proof-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ts unification algorithm as well as some of the tradeoffs between efficiency and pedagogy.  相似文献   

20.
社区伦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伦理是一种与社会伦理、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相平行的应用伦理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原则与内容。社区伦理的建设无论对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推进民主进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