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腊人以"自由"为理想人性,以"科学"为人文教化的手段。"科学"就是希腊人的"人文"。"自由"即成为"自己",而"自己"只能通过"永恒"不变者才可达成。追求永恒的"确定性"知识于是成为一项自由的事业。作为自由的学术,希腊的理性科学具有非实用性和内在演绎两大特征。自由的科学为着"自身"而存在,缺乏外在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自由的科学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发展和展开"自身"。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之"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之“善”最深层次的内涵乃是现代科学在本性上所具有的“优越”,而科学的自成目的使一种纯粹的科学活动成为可能,这是科学因其自身而固有的善。科学之“福利”与科学之“德性”(智慧),是在“对人有用”或“令人愉悦”的意义上而成为“善”的。在科学之“善”的概念内涵中有异常明显的两难。只有当我们真实地注意到那在科学的实际进展中愈来愈令人不安同时又是不可回避之物之时,科学才可能是优越的、自由的(自成目的)、有用的、令人愉悦的。  相似文献   

3.
自由,生发于社会,演绎于概念,它以思想移居的方式构筑了自身的历史。社会史与概念史交织的每一个时段都以思想驿站的方式标度着人类对自由的领悟水平。以概念史观之,在希腊城邦民主制的鼎盛时期,自由的概念是缺位的。希腊化时期,自由从人类的存在方式第一次变成为人类反思的对象,自由的概念史才开始其观念的里程。从发轫于伊壁鸠鲁哲学和斯多葛哲学的对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最初觉解,到近代社会形而上学自由观的确立,自由的概念一经生成,便乘着逻辑的翅膀飞升出一条相对独立的精神轨迹。而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批判所创立的"历史科学"则为自由概念史开拓出"社会现实"这一新的思想栖居地。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实际上就是一次自由的思想移居,它并不是自由自身发展的断裂,而是关于自由的一个新的理论视域的开启,是自由从思辨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类形而上学的主要诉求是对精神规定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给予阐释;形而上学的超越性构成了其精神动力的追求和方向。人自身的发展在于借助于人的本性要求,并通过现实活动以冲破当下的有限性而成为无限的存在,实现精神的内在自由和现实的弹性空间。这种内在的而又具有超越的二重性在相互纠缠中,推移着人类寄托于终极关怀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及其出路。俄罗斯东正教精神对人类痛苦的同情心和对普遍拯救的责任感,促使俄罗斯的形而上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宗教性特色,试图以"神性"唤起人对自身完整性的追求,以信仰至上的原则来对抗精神的外化,实现人的自由,恢复"精神性"在其本真存在中的位置,以重建精神世界使形而上学凸现崇高。  相似文献   

6.
卡尔·马克思把以自由人为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与理想构思;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人的全面自由"本质上是"蒙恩"之人的精神灵性向着无限终极实在的自由翱翔.两种观点共同指向人存在的内在诉求--神圣与世俗的共构.解放与救赎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对人的自由与解放、内在与超越的关注与期许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就是从肉体到精神的通透的、彻底的摆脱桎梏--无论是共产主义与人存在的自由之境,还是基督救赎与人的存在的神恩之境,都将是一个向着终极目标、终级理想迈进的永恒开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加缪的希腊想象,目的是成就一个"审美的人"。在他看来,中道、平衡与节制是希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审美达成自由是希腊人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与彻悟存在是希腊人的生命状态。而所有这一切,足以为现代人的精神病痛提供一剂解救的良药,进而为弥合"荒诞的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沟壑提供一种古典品位的可能。加缪的创作与思考,在本质上是一种直面生活的美学。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性思想中,古典经济学和康德哲学分别达到了对于人类自由的社会经验与先验理性能力的认识,而黑格尔则试图综合这二者,以"概念演绎"的方式阐明人自身对于经验世界的创造关系,为人的现实自由奠基。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人类创造性的见解,但又强调人类对经验世界的认识和创造关系是不可穷尽的,人的自由只能存在于自觉调整、变革其生产和交往条件的持续进程之中。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也因此既具有超越性,又具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希腊人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人造出了以下这些单词:“城邦”、“民主”、“人民”、“寡头政治”、“自由”、“公民”等等。这就不得不使人作这样的假定:是希腊人首先发现了政治的永恒真理,或者说我们所说的永恒真理;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奴隶制,这是他们的民主与民主本质之间的主要区别。因为世间必然有一个永恒政治的存在,可供人们进行哲学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从这里,通过不同的时代,可以找到政治的核心本质;各种政治体制尽管千差万别,却在其功能上存在着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类同性:树立正义、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