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清两石塔     
距福州南约二十五里,位于东山与海之间,有福清县城:幽暗的城堡,青石砌的城墙,在多冢的山丘上,蜿蜒穿出草原稻田,学者咸知此为明神宗宪宗时赍志名臣叶向高的故里。  相似文献   

2.
西来宝塔涌波心,日脚有光争晃漾,神州十地新增福,不待恒沙功德比,想见阁黎愿力深。石头无缝倍萧森。闽娇群生喜布金。孤标一耸概丛林。敬题福州西禅寺新建石塔@启功~~  相似文献   

3.
陈文忠 《法音》2004,(8):25-26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莆田凤凰山南麓广化寺的东侧,又称广化寺塔。该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总高30.6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塔上第二层北门右门柱上“乾道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醇挈家同登”字样看,该塔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就已建成,故创建年代最迟应在南宋乾道元年前。第一层塔室南壁的壁龛内壁上有自左至右竖刻楷书两行“舍利塔镇旧基”,可知此塔前身是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舍利塔。石塔坐西北朝东南,塔体均为花岗岩石,面层细凿,由须弥座和塔身组成。…  相似文献   

4.
杨松立 《中国宗教》2021,(11):68-69
明代壁画以比例精准、造型优美、服饰精致而著称,历来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宗教等人文面貌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北京法海寺壁画是现存明代壁画的代表作之一,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生辉.(祝重寿:《中国壁画史纲》)法海寺建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当时许多殿堂都绘有壁画,现仅存大雄宝殿...  相似文献   

5.
<正>这尊崇奉真武的明代道教石塔,其建造与筌塘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上频繁遭受水灾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当地民众道教信仰的某些特质。在桂林市西郊的筌塘村桃花江畔,立有一尊明代石塔,被当地村民称为镇妖石,桂林市文物管理部门于上世纪80年代将其定名为筌塘河伯石塔,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这应是一尊崇奉真武的明代道教石塔,其建造与筌塘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上频繁遭受水灾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当地民众道教信仰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6.
华程 《佛教文化》2016,(6):96-99
在北京,宋庄是一处特别的所在。这里是北京最大的画家聚集区和画作集散地,既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也有靠摆地摊为生的手艺人。宋庄诞生梦想,也收容颓丧。、高高矮矮的民房里.包容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画家、音乐家和文人。  相似文献   

7.
道情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考论詹石窗一、道情的由来与体式作为曲艺的一个类别,道情当起源于仙歌道曲。仙歌道曲由来已久,到了唐朝更见勃兴。唐朝时期,由于皇帝的大力支持,道教宫观大大增多,从而道教活动也频繁地开展起来。适应了道教法事的需要,仙歌道曲广泛地制作着,尤其是唐玄宗在位...  相似文献   

8.
和合神考论     
和合神是民间信仰中一位影响较大的神祗,本文分和合神的起源、演化、信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和合神的起源与傩戏有关;和合神的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和合二仙"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和合神;和合神信仰多样,但主要集中于男女情事与财富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明堂思想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堂”这个词汇在今天的一般社会生活中似乎显得比较陌生 ,但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象征 ,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正如其它许多传统文化概念一样 ,明堂也聚合着先民们治身与治世相统一的精神理念 ,而其内在层面则又是由某种具有运行功能的结构支撑着。因此 ,解读“明堂”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是一个崇拜圣人的国度。如果主要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类型而言,上述判断无疑是可以成立的,无论是反观以哲学、历史学等为主干的中国传统理论型文化,还是考察以礼仪伦常、风俗习惯为要素的中国传统大众型文化,都能发现“圣人”的无所不在以及圣人观念的强大统摄作用。那么中国人所说的圣人以及中国人所拥有的圣人观念究竟指什么,即它们蕴含了怎样的可供我们译析的传统文化信息?这正是本文的主题。如果先提出结论的话,那么可以说圣人乃是千百年来由中国人所设计又被中国人所企慕和迨及的一种理想人格的载体,圣人的智慧和品格就是中国人在生命繁衍和文明创造过程中赖以汲取的力量源泉以及加以奉行的规范准则,甚至圣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具有巨大精神号召力和情感凝聚力的伟大旗帜。因此圣人观念从许多方面表现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旧约》、古代后期犹太文献和《新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弥赛亚观念衍变的脉络和特征,对不同时期的现世首领式弥赛亚、理想君王式弥赛亚、末世救主式弥赛亚、政治首领和军事统帅式弥赛亚,以及耶稣和保罗的弥赛亚观念做出多方面的辨析。认为耶稣承袭古犹太传统而自命为弥赛亚,但摒弃以往观念中的犹太民族主义倾向和政治性、世俗性、功利性动机,而大力张扬了普世主义和绝对宗教精神。保罗的弥赛亚观念进而致力于阐释耶稣生平(尤其受难和复活)对于超越历史和地域之普世民众的共同意义,为日后征服了整个世界的基督教奠定下重要的神学根基。  相似文献   

12.
在从两汉到唐宋时期的易学发展中,尤其是在河图洛书方面,关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者.但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其人其书缺乏了解和认识.该文从原始资料出发,先对其人的有无进行考证,再对其易著<关氏易传>作一辨正,并试图解决<洞极真经>的著作权问题,最后考述了关朗易学的传承脉络.在事实考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关朗在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对文中子的研究亦有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骈考论     
周立升 《管子学刊》2012,(2):20-23,2
田骈是稷下学宫中著名的先生之一,因书阙有间,关于田骈的身世及行事,难以详述.本文兹据现有史料,对其行事及思想作一粗疏的考论.田骈的思想属稷下黄老学派,黄老之学是道家与法家的统一.田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术观、齐物观和法治观.他的道术观没有抓住道的本质,他的齐物观没有达到道通为一的境界,他的法治观则尚法而无法.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愧是先秦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15.
陶奭龄是明末佛学与儒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学界至今对其著述仍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这与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本文根据传统史料并结合新发现的《宗镜录具体》,全面爬梳、考论其著述的全貌,为拼接陶氏完整的思想文本谱系奠立学术基础,以廓清笼罩在这一被埋没的思想家身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16.
笙诗考论     
今本《毛诗·小雅》中收有六篇有义无辞的诗作,由于它们在表演之时以笙为演奏工具,故被称为"笙诗".自宋代以来,学界提出笙诗没有本辞的说法,并进一步指出《毛诗序》记载的六则笙诗小序皆为汉儒就诗题附会而成.此说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学者对笙诗相关问题的判断.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关涉笙诗的两个核心问题——《毛诗序》所载笙诗小序是...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诸儒论孔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几代儒家学者对孔子的经、道、德、位等进行了反复讨论,相互之间的观点既有承续也有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却呈现出内在的发展趋势,即通过重新诠释孔子,一方面推进了儒家学说由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的理论转型,另一方面则确立了孔子的学术至尊地位和作为历代皇权师臣的政治地位,对其后几百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时主要继承了二程的易学思想,注重从义理释<易>,同时也认同画前元有易,推崇先天学,融义理、象教为一炉.然而,杨时的易学旨趣却在于用易,不流于空谈易理.他主张反身而诚,学<易>必须心通的为学之方.由于受到当时学术背景和社会政冶的影响,杨时的易学思想理论建构并未超出前人范畴,但其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考证了麻衣道者的真实身份、里籍和活动区域,并对其所作《麻衣道者正易心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揭示麻衣道者的思想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分会,于1981年12月18日至22日在郑州召开北宋哲学思想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了张载哲学思想,也讨论了司马光和胡瑷的哲学思想。本文综述关于张载哲学思想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宋明理学产生和形成的时代。张载作为两宋新儒学运动的开创人物之一,对整个宋明哲学的发展有其积极的贡献。从世界观上说,两宋新儒学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化一的学派,从一开始,就暴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