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这个栏目取名佛门重鼎。重鼎指某一地区佛教领袖级人物。本年度将选取李唐所绘两岸四地六位重鼎法相。  相似文献   

5.
嘛呢堆,藏语称“嘛呢多朋”,是一个由大小不等的石块堆积而成的塔形石堆。“嘛呢”是观音菩萨明咒“六字真言”中的内容,意为“如意宝”;“多朋”是藏语“石堆”的意思。嘛呢堆主要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等经文和各种宗教图案、造像等石块垒积而成的一种石堆,上面插挂各色经幡和哈达,散见于藏族地区的高山、高原、草原、关隘、路口、河湖以及村落周围等处,供当地信教群众和过往教徒祈祷或祭拜之用。嘛呢堆最早称为“门扎”,意为“曼陀罗”,它的起源与藏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本教信仰有关,本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以占卜休咎、祈福禳…  相似文献   

6.
九山禅师是最早向西方人传播韩国禅的传法人之一,他采用了招收弟子、成立僧团、修建寺院、撰写著作等多种方式。九山禅师充分利用中国禅宗的丰富资源,遵循韩国曹溪宗的传统,同时兼顾西方弟子的文化背景,为他们提出详细而且操作性强的修行方法以及富有特色的禅宗思想,在韩国佛教的国际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生》与《佛传》是佛教文本与图像表述的主要内容,但大多学者对这两个内容的研究,多以考证图像的出处,即辨识出图像出自什么本生故事或佛传的哪个情节,做到图与典的还原就终结了。这种范式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佛教艺术的研究方法,即辨识图像事实上只是研究的初步阶段,下一步的阐释,即如何解读这些画面才是研究的重点,但往往没有进行到这一步;二是对于图像资料与文本资料的利用来说非常浪费。因为这些材料对理解佛教经典与图像的关系、补充或纠正佛教史来说,更真实可靠。本文尝试从对《本生》与《佛传》的分析,来说明佛教发生与佛教史编撰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5,(4)
<正>佛使比丘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僧人,他的道场"解脱自在园"取址于幽静的森林中,所以他同时也可以说是一名"林居僧"。20世纪70年代,他曾提出"法的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鲜明的政治哲学体系,所以学者们也一直大多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阐述此思想。但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法的社会主义"强调的互依互存、各取所需等原则,对于当今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都可做有效运用,而且佛使比丘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传法不传座”是近代高僧倓虚在总结自己多年僧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僧伽管理思想。发掘这笔精神遗产,对于步入21世纪的中国佛教界如何抓好人才建设和教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倓虚(1875-1963年),天津北塘人,生当清末,中年出家。1920年,他在宁波辞别谛闲法师后,便长期在北方弘扬天台教法(1948年,应邀到香港弘法;1963年,在港圆寂)。在讲经建寺、住持寺院的实践中,恢虚耳闻目睹了僧伽管理方面的许多积弊。其中,他认为“传法传座”是造成南北丛林所以衰败的一个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1997年初春之际,因缅甸联邦政府为祈国家太平,人民幸福,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商,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佛牙舍利,到全缅各地巡回瞻礼,供缅甸广大人民礼拜供养,为是举国行动,万众欢喜赞叹,并于1997年3月5日圆满。今日良辰,迎归回国。唯愿我佛如来,大慈大悲,祈为佛光普照于缅国,广施福利于人间;化热恼而为清凉,变灾难而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10日我去位于北京东城区孔庙,参观了徐州文化局、徐州画院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联办的惺一居主佛画展。几年前我就看过惺一居士的佛画,说实在话,当时我只觉得他的画偏重于传统的临摹,似乎也并未显出什么灵气。几年过去,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作品,从中想到了一点佛画的道理。在看展览之前,赵朴老曾对我们说过:“佛教绘画雕塑至清末而衰退,至今未有起色。音乐还留有曲谱,但赶经忏者的唱念已失去本来面目,最近有志之士根据留存曲谱力求振兴,庶几有光复之望,而绘画尚未见进步,主要是缺少宗教气氛,缺少禅妹,此不仅是技艺的…  相似文献   

12.
史经鹏 《法音》2014,(6):26-30
正竺道生(355?-434)是中国南北朝初期的高僧,在《大般涅槃经》传到南京之前,即倡言一阐提亦有佛性的佛性悉有论,被后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经》的主题之一是法身常住,那么道生的法身观是否受到此经的影响?本文将在此问题意识上重新观照道生的法身无色和佛无净土思想。对道生此二说,汤用彤先生略引经证,然仍有未尽之处[1]。兹分别论述。一道生对法身和色法的观点,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日本学者古田和弘及木村宣彰等为代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法音》2020,(4):35-41
<正>关于神的形象,从整个世界宗教史来看都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实质上是关涉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宗教理念中,神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试图以物质形态的具体形象代表神、取代神的都是"伪像",都是对神的一种亵渎。因此,就有了犹太教"十诫"中"不可崇拜偶像"的戒律;基督教在八至九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佛教在公元前五世纪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佛典《十颂律》中就有"佛身不可造"。[1]《阿含经》中也有"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的训告。然而,宗教  相似文献   

14.
一本被誉为是佛教“思想的精华”和“道德的格言”的经典南传《法句》,最近由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流通。这本由我国研究南传佛教的学者叶均先生(现任中国佛协常务理务)早年在斯里兰卡留学时根据巴利文本翻译的经典,一九五三年曾在香港出版。但那次印数很少,内地几乎不见流通。这次再版时,译者对译文和注释都作了一些订正。初版时有印顺法师写的《序》,这次再版仍冠篇首。  相似文献   

15.
东晋义熙八年,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筑佛影台,第二年又撰写了《佛影铭》。慧远有这样的举动,是他读佛经,得知西域的那伽诃罗国有佛影窟,窟中有佛影,而后罽宾禅师和南国律学道士来到庐山,告诉他更多的情况。罽宾禅师是从印度来的僧人佛陀跋陀罗,但南国律学道士是谁,颇费猜疑。本文根据文献中相关的记载进行分析,认为这位南国律学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从印度求法归来不久的法显。相关的考证不仅可以增加对法显回国后行踪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慧远此举背后的动机,这些都与当时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禅修以及佛前观想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又称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简称"世佛联")成立已有65年,第27届"世佛联"2014年来到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举行,真是可喜可贺!追溯"世佛联"成立的因缘,不能不提到"世佛联"的首倡者太虚大师及其高足法舫法师。本文试就"世佛联"成立以及法舫法师对创建"世佛联"的贡献展开论述。一、太虚大师首倡建立"世佛联"并派遣法舫法师出国参与创建(一)太虚大师与法舫法师对创建世界性佛教组织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1)
正一、导言比叡山被称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佛教各宗派祖师辈出。比叡山开山祖师最澄(766-822)入唐求法,从师修学,蒙授大法;佛法相传,即承师直接相传的血脉相承之法缘,奠定了比叡山日本佛教母山这一历史地位。关于佛法相承,奈良时代(710-794)布教开宗的所谓南都六宗(位于古都奈良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俱舍宗、成实宗)自不待言,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开创的真言宗,乃至镰仓时代  相似文献   

18.
徐晓鸿 《天风》2009,(7):40-42
佛郎国献天马 通常说来,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是在元代,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唐代以后的基督教在中国境内并未完全绝迹,只是在中原或汉族聚居区内没有了踪影,而在北方少数民族当中,景教的传播并未完全中断,甚至还有了一定的发展,如在畏吾儿(今维吾尔族)、外蒙古中的克烈、乃蛮、蔑里乞和内蒙古中的汪古部等均尊奉景教。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与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的生成——一种法社会学探析夏锦文程德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经济领域内表现为以中央高度集权和行政干预为核心的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类型转换;而从传统型...  相似文献   

20.
觉真 《法音》2007,(7):8-11
香港的六月,是灿烂;香港的七月,是精彩。2007年6月、7月,香港佛教界四喜临门,五福俱臻。一喜:喜庆的佛诞节——佛诞公众假期施行九周年纪念,一连举行了四日的庆祝活动。二喜:香港佛教领袖、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八秩晋八米寿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