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为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遗构,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塔通高67.31米,五层六檐,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檐覆盖筒、板瓦,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是国内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最高的木构塔式建筑,亦系世界木构建筑中罕见的珍品。木塔台基高4米,分两层叠涩砌筑,均用石块垒砌。下层为方形,每面各出月台一方;上层依塔身筑作八角,东、西、南三面亦各出月台一方,南面台基两侧有石阶可转折而上,台基和月台各转角处均置角石,其上圆雕卧狮凡卫7躯,姿态…  相似文献   

2.
公元9世纪,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契丹族崛起,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947年,建立了大辽王朝。辽代各皇帝笃信佛教,在各京城与州城里建造佛寺,佛寺中建立佛塔,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当时佛教发展的状态。辽代寺院规模比较大,有的建塔,有的不建塔。建塔是根据寺院的经济状况和各宗派主持人来决定的。凡在寺院内建塔,都将塔建在寺院中轴线上,大雄宝殿的前端或者山门外,完全是仿照唐代佛寺市局风格。辽代塔造型基本相似,从总体观察,各种塔具有基本的标准式样。辽塔平面呈八角形,有繁复的基座;第一层塔身特别高,自第二层起做密檐式,…  相似文献   

3.
大理三塔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大理市古城西北,矗立着三座高大的砖塔。塔塔相距数里,但却浑然一体:青山绿水间,若天柱标空,雄浑壮丽的大理崇圣三塔是大理古国的象征,是银苍玉洱胜景之一。 崇圣寺为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皇家寺院,当初院占地七里,规模宏大;三塔鼎立于祟圣寺山门前。主塔名千寻塔,建造于南诏时期,至今已一千一百多年,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为18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建筑年代稍晚于主塔;两塔间距97米,与千寻塔相距70米,三塔形成鼎足,虽不建于同时,但浑  相似文献   

4.
辽代佛塔建筑形制由早期的四面塔发展到后来的六面塔、八面塔,其中以八面塔形式居多,多数塔身一层都雕有佛教图像,图像内容和形式随着建筑形制的变化也有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以辽西古塔为例,通过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实地考察,对朝阳北塔和广济寺塔塔身一层图像样式、奉神系统、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辽西辽塔砖雕图像特征早期到中晚期的传承与演变。  相似文献   

5.
佛光寺现存的砖塔分布在寺内与寺外的山坡上,它们都是和尚的墓塔,虽体积不大,塔身不高,但造形奇特,各具风姿,是我国古代砖塔艺术中一批珍贵的遗产。一、祖师塔的艺术风格祖师塔位于佛光寺上院东南角,塔的平面呈等边六角形,下层塔基分六层,遂级收分,整体平矮。第六层上再起台阶,上盖六角形小屋,屋墙略有收分,西面开券门,门顶作火焰纹,六角形小屋是塔体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显通寺西侧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密檐式墓塔,塔旁古老的坟莹里,安葬着一位三百七十年前的高僧、明代中叶山西杰出的建筑家妙峰和尚。妙峰,姓徐(一说续),名福登,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卒于明万历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之塔     
东台墓塔 位于东台顶望海寺东南侧,是现代新建的一座高僧墓塔。塔基平面方形,为青砖砌筑的基台。基台上还置有一个由两层青砖筑成的四角平台,上为四角束腰须弥座。须弥座的上部、下部均为两层,束腰部分单层。座上又用青砖叠涩内收五层成一方形平台,承托着坛形覆钵塔身。塔身下部有一覆莲瓣的装饰,塔身正面设一方龛,  相似文献   

8.
金申 《佛教文化》1994,(6):28-29
今年8月初,我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缘,得以巡礼了陕西安宝庆寺遗迹和耀县药王山碑刻。 宝庆寺,位于西安市内书院街路口,原寺早已无存,只剩下一座六角形砖塔,俗称花塔;与花塔近在咫尺的是二层的仿古形酒楼饭馆,饭招酒旗飘扬,与塔比肩。塔近年维修过,四周圈以铁栅,保护尚好。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花塔的塔身各面都作成小龛。  相似文献   

9.
辽代前期的佛塔保存极少.五重宝塔的北方天王佩鱼符、石塔塔身雕巫觋,极具特色,是目前仅知的一座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10.
千年塔铃     
庚辰初夏,到河北省正定县游天宁寺木塔。天宁寺木塔原名慧光塔,后称灵霄塔,始建于唐代宗广德至大历年间(公元763—766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木塔九级,高41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一至三层为砖造,四至九层以木结构为主,因系砖木混合,且塔身又多系木结构,故称木塔。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当时天宁寺院规模宏大,  相似文献   

11.
南京玄武山上有座五层方形砖塔,是1944年2月28日为供奉大唐三藏玄奘法师顶骨而建造的,故名三藏塔。玄奘法师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初五,荼毗后灵骨葬于长安(氵产)水之东,后五年改葬于樊川北原,为建塔(即今长安兴教寺玄奘三藏塔)藏之。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据长安,毁寺发塔,灵骨迁于终南山紫阁寺。迄宋端拱元年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显通寺清凉妙高处,屹立着两座精雕细镂的铜塔。两座塔造型相似,均为十三层,东面的略高,代表东台,西面的略低,代表西台。据《五台县志》载,铜塔铸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三百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使西面铜塔塔身和塔龛的衔接处,出现了一道裂缝,致使塔身略微有点倾斜。为了保护好这一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文物,五台山管理局于去年七月进行了翻修。七月十日,当建筑工匠小心翼翼地逐次揭去塔顶、拆开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7,(5)
<正>本刊讯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于4月16日在山西博物院举行。被盗流失19载的这一珍贵文物终于"回家"了。回归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台湾中台禅寺见灯法师等共同为塔身揭幕。邓峪石塔位于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绘四面佛造像塔,砂岩质,通高320  相似文献   

14.
普化寺的塔     
塔,梵语stpa,音译作(宀八卒)都婆、数斗波;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冢、塔庙,是“顶”、“堆土”之义,本谓安置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土、砖、木、石等构成的供养礼拜的建筑物。早期的佛塔多数建在寺院内的前边,如始建于北魏时期的五台山清凉寺下寺——灵丘县觉山寺的觉山塔。唐代之后就逐渐移到了寺院内的后边,重建于八  相似文献   

15.
塔院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塔院寺位于显通寺南隅,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及青庙十大寺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院寺与显通寺原为一寺,是显通寺的塔院。内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文殊发塔。明永乐五年(1407年),上敕太监杨升重修大塔,始建寺。万历六年...  相似文献   

16.
白塔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辽寿昌年间(1095—1100),原名永安寺。元至元八年(1271)重建,改名大圣寿万安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修,改名妙应寺。因寺内有一座元代修建的覆钵式大白塔,所以人们习惯称为白塔寺。白塔寺是北京历史上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历朝历代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辽代时是当时燕京重要的密宗传播道场,著名的辽代显密圆通法师道殿曾驻锡于此举扬宗风,并亲自主持修建了一座“释迦舍利之塔”。元代时是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后兴建的第一座佛寺,寺庙规模宏大,“一如内廷之制”,寺的中心又有尼泊尔著名工程师阿尼哥…  相似文献   

17.
在五台山塔院寺大慈延寿宝殿的左前方耸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大白塔。大白塔,原名佛舍利塔,建于方形塔台上,塔台围长八十三点三米,四周筑以碑垣,碑垣四角建有四个六角单檐攒尖角亭。塔台上面置有八角形的塔基,塔基周匝单檐挑角围廊,廊内装有写着“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真言的百零八个绿色铁皮转轮藏。塔基上是二重八角束腰须弥座,承托着状如藻瓶的高大塔身。再上  相似文献   

18.
陈文忠 《法音》2004,(8):25-26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莆田凤凰山南麓广化寺的东侧,又称广化寺塔。该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总高30.6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塔上第二层北门右门柱上“乾道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醇挈家同登”字样看,该塔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就已建成,故创建年代最迟应在南宋乾道元年前。第一层塔室南壁的壁龛内壁上有自左至右竖刻楷书两行“舍利塔镇旧基”,可知此塔前身是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舍利塔。石塔坐西北朝东南,塔体均为花岗岩石,面层细凿,由须弥座和塔身组成。…  相似文献   

19.
芮城圣寿寺     
山西晋南芮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人杰地灵,著名的道教圣地永乐宫就在这里。位于芮城东北巷口村圣寿寺,因寺内有八角十三级浮图塔一座,又名“塔寺”,又因历史记载塔内藏有舍利,也称“舍利塔”。该寺创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2)年间,元明清三代重修。后因战争影响,只剩有46米的高塔巍然依存。高塔与法门寺塔样式相同,挺拔秀丽,塔刹顶部已毁,仅存覆体刹基。塔内残存宋代壁画,依稀可辨,塔中原设木楼梯,也已毁没。塔身岌岌可危,站在塔下,即可看见明显的裂缝沿着塔顶向下延伸,现在已经延伸到塔身第3层。此外,塔底也布有多条裂纹,亟待修复。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吴立民内容提要法门寺地宫,全称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元魏二年(555)肇启塔基,供奉佛指舍利,塔迭经北周武帝、唐武宗毁佛法难及唐贞观、显庆年间重修工程,明万历年间围绕唐代四绷木塔加固砌成十三级砖塔。塔下地宫即为供养舍利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