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鸽是一名少数民族艺术家,她的绘画始终走在探索的路上。她的作品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的表现,灵感绝大多数来源于她对四川凉山彝族人的感悟。阿鸽对家乡人的浓厚感情源自于她的成长经历,她又把这种浓厚的感情、不凡的经历注入她的作品中,从而使这些作品既是个人经历心之所向的反映,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变化的折射,更是伟大祖国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在位于沈阳南湖与音乐学院毗邻的音乐治疗中心,笔者曾目睹了用音乐治愈患者心灵创伤的全过程。患者是一位名叫李丽(化名)的年轻女子,她很漂亮又很瘦弱,满脸的愁云使她美丽的大眼睛黯然无光。她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前,与她同居两年的男朋友突然在一个早上提出分手,而前一天晚上他们还在亲密地做爱,这实在是她所始料不及的。她做出了种种努力来挽救他们的关系,可是无济于事。两个月之后,她听到了他结婚的消息。李丽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她服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幸而家人及早发觉,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出院后有整整一个月不能吃饭,体重急剧下降。以…  相似文献   

3.
正她是蜀绣传人,作品《秋色高原》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她受邀用刺绣为百度在七夕夜绣制LOGO,她更是身体力行保护蜀绣,自费培训几百位蜀绣女工的"蜀绣女掌门",她是励志改变命运的下岗女工孟德芝。因为高考时填错了志愿,孟德芝只好顶替退休的母亲,进蜀绣厂当了一名绣花女工。在蜀绣厂,孟德芝刻苦学习蜀绣技艺。她幸运地碰上了蜀绣大师肖福兴,并拜其为师。在肖福兴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孟德芝  相似文献   

4.
宽恕的力量     
利比里亚的女总统瑟利夫,在未当上总统之前,曾经3次流亡几内亚。每一次走在流亡的路上,她都在想,有朝一日必将卷土重来,搞垮她的政敌,使曾经让她饱尝艰辛的人也尝一尝颠沛流离的滋味。但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引入音乐疗法已近10年,目前全国有300多家医院使用了这种“灵丹妙药”;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一个全新的专业——音乐治疗本科。神奇的“音乐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海归派”女孩林染又是怎样在美国边打工边“取经”,回国后成为“用音乐下药的心理医生”的呢?走进她的经历,你会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赞美     
徐牧 《天风》2006,(6X):36-37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她是没有形象的文字,又是没有字的诗词;她是没有色彩的画卷, 又是没有摄拍的影视。她充满在宇宙的空间和时间里,用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但当你用心灵去感受体悟时,你便既能看见又能摸着了, 音乐是神奇奥秘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与赞美     
徐牧 《天风》2006,(12):36-37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她是没有形象的文字,又是没有字的诗词;她是没有色彩的画卷, 又是没有摄拍的影视。她充满在宇宙的空间和时间里,用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但当你用心灵去感受体悟时,你便既能看见又能摸着了, 音乐是神奇奥秘的。  相似文献   

8.
靠主得胜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宋姊妹虽然40多岁了,仍然和30多岁的青年人一样精神焕发,经常见她乐呵呵的。可是她竟然也有一段痛不欲生的坎坷经历,是主把她从死亡线  相似文献   

9.
陈丰盛 《天风》2012,(5):42-42
前段时间,在QQ上与一位姊妹交谈,提到有关她在服侍中的困境。她很有音乐恩赐,又很有服侍的热忱。因此,她在教会中身兼主日学圣经教师、音乐教师、诗班司琴、钢琴教员等数职。这么多的服侍,对于一位全职的传道人来说,已不算清闲,但对于她——全时间的学校教员来说,足以成为她的重担。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她提出自己正想舍弃一些教会服侍,  相似文献   

10.
一、额我略歌曲是基督教会的重要的、古老的礼仪祈祷音乐,它涉及到古代人们的音乐经历,这些古代文明被很浓厚的神秘色彩和神话笼罩着,用基督徒礼仪歌曲的篇章将揭开这一神秘面纱。这个阶段包括了十二个世纪的伟大创造性的经历,它走过了难以站立平衡的幼年时期,又经过了发展阶段,最终使自己走向成熟形成了自身独到的风格。基督徒的礼仪歌曲的丰硕成果是产生在自己的不同的团体内,它起源于教会传教士所到达的不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在微博和朋友圈,一则感人的故事在持续刷屏。故事的主人公曾是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担任过CCTV国际频道节目主持人,获得过全国"十佳"主持人称号和"金话筒"奖的亚妮。然而10年前,就在她事业的巅峰期,她却突然沉寂,仿佛真空消失了一般。不久前,她带了一本讲述她十年经历的书出现在大众面前,大家才知道她这十年间的非同一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直面人生     
有句很通俗的话说:“面对生活,你对她笑,她就对你笑,你对她哭,她就对你哭。”生活犹如一幕戏,剧情或跌宕起伏,或曲径通幽。生命的日子里,有时会有厄运的洪流将你挟裹,有时又会红日高悬彩霞万里。曾经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我懂得了这是生活的真谛,处事的哲理。  相似文献   

13.
金怡  禾艺 《天风》2005,(9):31-31
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犹如连贯着的历史史诗,使人在欣赏、品读之余,心中涌动起那份感动,金怡姊妹是一位刚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未来建筑师”,对于建筑包括她内心的“上帝的圣殿”,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把想法变成让更多的人看得见的图像,则是她“筑”在心中的梦。这幅取材于上海沭恩堂的摄影作品,试图在解构着一种“建筑中凝固的音乐”的诗意内涵。教堂与都市现代化建筑重叠映象,似乎是她内心想象的外化。  相似文献   

14.
江小春读完5年医科大学之后,又专门去北京进修了一年心理医学,回到生她的城市,在一家医院任心理医生。妈妈对女儿的选择很满意,支持女儿的工作,唯独做父亲的江经理却很  相似文献   

15.
她来自一个县城比较富有的家庭,叫罗红,因从小喜欢音乐,后经老师指点,加上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艺术中专。她个头一般、相貌平常、胖瘦适中,在音乐圈里面  相似文献   

16.
正前段时间,我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总公司进修。一个周末,生活在那里的表哥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家吃饭。我到的时候表哥表嫂都出去了,是他们的女儿梅丽莎给我开的门。我进门后她告诉我她的父母很快回来,让我等一下。然后,她就跑去洗手间洗手。路过时我不经意地瞟了一眼,看到梅丽莎那认真的动作,我以为她是要吃什么东西。没想到我刚坐下,她就跑到书房拿了一本书坐到我身旁,一边看一边陪我等。我拿出手机刷朋友圈,梅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15岁女孩子的倾诉,她们是初三的学生。我接到她的电话。她那么迫切地要说出心里话,在大人们的概念里,她们的烦恼无非是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点点滴滴。也许,正是这样的想法,使我们忽略了她们心中的感受。大人们总是这样,明明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偏偏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处理得并不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年妇女,在经历十几年的闯荡生涯后,为实现自身价值,向社会奉献爱心和智慧,自费在都市创办了一家以谈心、解答婚恋者身心困惑、为之排忧解难为主的“心语热线”——知音之家。  相似文献   

19.
温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52-152
一、《二泉映月》作者简介 该曲作者华彦钧,又名瞎子阿炳,他是中国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中年时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后半生靠乞讨卖艺为生,他把对痛苦的经历全部通过音乐来诠释。阿炳在音乐上最初源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20.
上初中一年级时,我们的音乐课,是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女老师教的。她人长得十分漂亮,眼睛大大的,有两行如玉石般洁白明亮的小米粒牙,笑起来特别迷人。而她所教的关于音乐的知识,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