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教育的现代社会,互动玩具无疑是市场上倍受家长与儿童青睐的玩具类型。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也是不同设计师与生产商争相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中其所涉及到的不同要素对产品最终效果与销售影响巨大。无论是显而易见的互动要素、安全要素以及人的要素,还是相对专业的技术要素与审美要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的,目的是为现代儿童互动玩具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发达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玩具、毛绒玩具、高科技玩具等抢占了相当大的玩具市场份额,传统陶瓷玩具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旅游市场又是玩具销售的主场。如何开发新的适应旅游市场的陶瓷玩具,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陶瓷玩具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陶瓷玩具无论是从安全性、经济性、艺术性来说,都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经过历史沉淀,旅游陶瓷玩具的开发必须与时俱进,结合旅游市场玩具发展的特性,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民间玩具,俗称"耍货"。它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作为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对于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民情都有重要的意义。湘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情,其民间玩具呈现出一种特有状态。  相似文献   

4.
玩具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产业之一,其题材广泛,品种花色众多,行业发展迅猛,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玩具定位不明确,设计力量相对薄弱。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满足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玩具消费心理,并且消费者消费的也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且是一种体验。学龄前儿童对玩具的依赖性高,对这一年龄段的玩具进行设计时应在注重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互动性,加强玩具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对玩具的外观造型、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进行探究,充分利用感官特性设计产品,以使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卡通形象通过网络开始流传并走红,为卡通动漫玩具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无论基于产品本身形象,还是透过"网络表情"走红的网络卡通形象,其最终获得的是网民们的情感认同.其衍生玩具也正是其情感认同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得中国广东,江苏等玩具生产基地的玩具生产厂家倒闭,中国玩具业缺陷暴露无遗,出口面临挑战,外资带来冲击,本土显现硬伤。许多企业开始从加工出口转而开发国内市场,许多的玩具商开始与卡通动漫合作,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式。如何"借"他山之石,走何种中国创造之路,是摆在我国玩具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报,一则颇吸引人的新闻跳入了眼帘:日本一家玩具商不生产儿童玩具,却别出心裁地开发生产起老人玩具。结果产品一面世,便很畅销,大获其利。 按照一般规律,玩具是儿童的专利,可日本玩具商却反其道而行,结果旗开得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此看来,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发市场,需要多一点“逆向思维”才好。 厚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商人竞争市场的基本原则,但美国“食品大王”鲍洛奇却反其道而行,其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售价最高却供不应求。“顾客的心理是通过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利用顾客的猎奇心理,由企业引导市场,引导消费,鲍…  相似文献   

8.
4·“椰菜”卷旋风年来,玩具已成为国际市场增长迅速的商品之一.年销售总额已突破300亿美元。据统计,在美国市场常年销售的玩具达15万种以上,每年约有3000种以上的新品应市。进入80年代后.玩具打破了以前只属于儿童的常规,愈来愈受到各种年龄人士的青眯。在西方各种节日中,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时兴互赠玩具,以示祝贺,或娱乐身。乙。市场虽大,但要想出人头地和独得厚利,没有好的经营创意,拿不出匠心独具的金点子,显然只是梦想。椰菜娃娃的成功便是一个明证。这种以童话故事主人公命名的洋娃…  相似文献   

9.
现代儿童玩具设计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玩具对开发儿童的智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的玩具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要求.玩具种类繁多,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玩具的喜好不同.设计师要学习和研究更多的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以设计出更安全、更符合孩子口味的玩具产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日益重视起儿童早期的教育及智力开发,家长们对于儿童玩具的需求也日益转型,从开始的传统型中低档的电动、拼装玩具逐步转向新颖的电子型和智慧型玩具。由于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交互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萌芽,交互设计在儿童玩具设计中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玩具产品的互动性已经不仅仅是指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游戏行为,而是更深入地发展到了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家长、儿童与玩具、玩具与玩具等方面的互动,交互式儿童玩具无疑会成为未来儿童玩具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玩具产品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玩具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中愈发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诉求,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充分结合儿童的感官体验、交互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帮助其认知事物、确立社会关系、启发智力、寄托情感。其中社会关系的确立,对儿童的影响较为深远。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以其为依据,并且结合学龄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整理分析智能玩具对学龄前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旨在论述智能玩具设计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在学龄前孩子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博弈困境为探究社会合作秩序和道德(正义)准则从一种缺乏伦理引导的状态中缘起,提供了一种富有启示性的类比。而与博弈论通过重复博弈的实验来解释合作演化的机制所不同的是,伦理学家们在分享"博弈玩具"兴趣的同时,通过对博弈境遇中人类互动合作的条件以及道德(正义)原则的获得和服从问题的诠释,力图为这一困境提供某种"道德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儿童玩具的数量成倍增长,但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深入剖析儿童的心理是提高玩具质量的新出口。以2-6周岁儿童的心理为参照,从玩具的色彩、材料、卡通图案、造型上阐述玩具的易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原则,树立儿童正确的审美和三观,并在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中发挥创新型玩具的优势。把握儿童心理细节特征,合理运用在玩具上,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 以渔”,这 是国人耳熟 能详的一句 成语。然 而,即使是 在玩具世界 里,由按钮 和成品组成 的极易操作 的“高科 技”玩具, 究竟属于 “鱼”还是 属于“渔”               呢?从增减人的“动手做”能力的角度来看,上述玩具显然是“鱼”,而不是“渔”,极不利于儿童的素质教育。 有一位朋友最近出洋考察了美国的玩具市场,他发现,美国玩具商正青睐于新种类、普通价位的高品质手工艺套件——由此而引发起玩具业界的热门卖点。 具体地说,像蜡烛制作、香水制作、自制化妆品、时钟及庭园创作等手工…  相似文献   

15.
煽情夺人美国一家玩具工厂通过市场调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人口负增长,一些人很想表达母爱但又对生育婴儿望而生畏;人口老龄化,不少老人的生活寂寞无聊。为此,工厂开发出一种名叫椰莱娃娃的玩偶。它构思奇特,进行了人格化设计。娃娃屁股上有接生...  相似文献   

16.
面塑是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从农耕社会乡土气息浓郁、同时蕴含众多文化内涵的节庆"面花"食品或祭祀供品,到近代市井街头的玩具"面人儿",再到成为今天观赏收藏的"面人"艺术品,历经了千百年历史沧桑,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梳理面塑艺术传承演变历史源流的同时,保护和传承面塑艺术更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7.
将人们脑海中对某一类产品的印象定义为产品的"原形",它实际上是人对产品信息的一种自我解释。当人们看到或使用过某件产品后,随即在自己的脑海中对产品信息进行处理,当再次提及这种产品时,脑海中对产品的印象就停留在对自己留下最深刻记忆的部分。人们对产品"原形"的认识是一种对产品的"潜在想象",如果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原形的因素,即使用者对产品的潜在理解,并基于此展开设计,就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使用者对产品的感知。  相似文献   

18.
圆者自转     
正地球是圆的,它每天自转不停,自然界才有了白天和夜晚,这是人人皆知的科学常识。有趣的是,人类自身却不能自转。小时候,玩一种叫"开飞机"的游戏,先眯起眼睛,然后双臂张开为一线,在原地不停旋转,不一会儿,人就趔趔趄趄地找不到东西南北,继而跌倒在地了。此外,孩子们还常常玩一种"抽汉奸"的游戏,每人手拿一根柳条或鞭子之类的东西,抽打一种名叫"陀螺"的玩意儿,让那上圆下尖的玩具,在外力催动下,旋转不止。多少年之后,这两种游戏,常常让人联想到现实中一些人的行为,觉得挺有趣的。说有趣就在于,常常看见一些人的自转,与童年的游戏十分相似。童年"开  相似文献   

19.
产品的独特面貌,显示出其内在的性格及外在的识别特征。产生区别企业及其产品间的形象识别力就是产品"他性"。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品日趋同质化。在同质化的产品包围中,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运用符号学构建产品"特性"。通过产品"他性"设计塑造,传播企业形象和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和设计师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快消"时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装业态之所以能够很快地占领市场并成为时尚的主流,究其原因主要做到了紧跟时尚潮流、上货时间快、价格平民化。时装市场中的这种"快餐式"文化现象,顺应了当前的快节奏生活,满足了那些对时尚有强烈的渴望、但又不具备经常购买高档奢侈品能力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为号称"夕阳产业"的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这一现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顺应市场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由于更新速度太快造成产品的质量差,做工粗糙以及抄袭严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于"快消"时装品牌的未来发展而言,低碳化、环保化才是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