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辨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一词,来自于西文person,其含义首先是指个人或私人;其次,它还意味着个人身上的身体特征、外在的容貌和风度,是体现在外的个性特点。而我国的许多研究者把人格等同于人品。由于中国人把道德品质理解为一种内向自省的“无私”精神,因此,这样理解的“人格”就与西方人的理解恰好相反。前者是一元的,后者是多元的;前者是道德的,后者是认知的,前者是内省的,后者是外向的;前者“行藏只自知”,后者是向别人表演;前  相似文献   

2.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6):1507-1507,1501
一年前,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上,郭永玉教授报告了他关于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激起了与会同行的浓厚兴趣。今年5月初他把即将付梓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书稿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发给我,并请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地应允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厚实而又拓新的著作,甚为难得。人格是一个现实的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认识,通常都包含其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两个方面。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公开所扮演的角色,是人们看得见的外观;内在人格是…  相似文献   

3.
做一个好父亲,使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是每位父亲执著的追求。那么好父亲的标准是什么,父亲在孩子面前应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仅仅承担传统父亲的责任——赚钱养家,已不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因为钱不是一切,作为一个父亲,挣钱不是唯一的。假如你拥有了钱,却失去了孩子的未来,那么再富裕的家也是不完整的。你在外面扮演的角色再好,回到家里也必须重新演好父亲的角色,而父亲的角色,绝对不是用钱就可以塑造成功的。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呢?做孩子成长的朋友有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会廷作品     
正作品简介:人生如戏,生活给每个人都配上了戏服,就应该在这里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不管是开心与不开心,换上了这身衣服,人生的戏就开始上演了!人生如戏,生下的瞬间,上帝便给了你一个舞台,让你演绎你的人生;戏如人生,谢幕的一刻,就宣告了一段过程的终结,一切又重新开始。人生也好,戏也好,在这部属于你的生命剧里,你都是主角,找准自己的定  相似文献   

5.
女人的一生有很多角色。首先,你要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些属于“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后,你要立足于这个世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这些属于“第二角色”——职业角色;最后,我们还会有自己的“第三角色”——社会角色,你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一个气场,得到认同和提升,它游离于你的日常生活轨道,是自我的外延和拓展。这么多角色,还不是你的全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就是自我角色。这是一个人最核心的本色,让你在悟性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6.
一切如戏。人生如寄亦如戏,历史亦然。话听起来有点玩世不恭,但人的一生不就扮演着多种角色吗?从儿童、学生、成人及至老年,所扮角色数不胜数。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要同时扮演子女、父母、职员、爱人、知己等等,演艺生涯不可谓不丰富。历史也是一出戏,轻轻翻过  相似文献   

7.
健全人格的自我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人格注定了你的人生之路,人格是命运之舟。”凡是有进取心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辉煌卓越,而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什么是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如何来优化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角色     
记得读小学时,有一次被老师指定上台演出,我扮演剧中的爸爸,另一位同学演剧中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加强重复性研究,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纳入更多人格变量,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相似文献   

10.
谈判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交往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被美国《花花公子》杂志赞誉为“全世界最佳谈判能手”的荷伯·柯恩说“世界是一张巨大的谈判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谈判者。”世界是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但无论年龄长幼、地位高低、职业贵贱、性别男女,只要你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你就有可能参与谈判。谈判活动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具有普遍性;谈判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复杂性;谈判行为伴随着每个成员的人际交往,具有随时性。因此,纵然你博学多才,也难以做到事事都内行;即使你已身经百战,也有可能面临新的情况。在你必须参与谈判,而对所谈内容却不通的情况下,你也不必畏缩不前;你应该向下面这位谈判专家学习。  相似文献   

11.
你想知道你在两性心理上扮演什么角色吗?只要在以下的问题中圈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然后参看计分表,你就可知道了。 1.你对爱人的感情如何? A、你对他(她)很满意,要是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角色     
胡士辉 《天风》1996,(11):34-34
记得读小学时,有一次被老师指定上台演出,我扮演剧中的爸爸,另一位同学演剧中的儿子。  相似文献   

13.
政策执行者具有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等身份属性.在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执行者扮演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互有交叉、彼此重叠,形成角色错位、身份矛盾,使执行者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政策执行者在价值选择中所具有的两种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经常呈失衡状态,表现为其工具理性的张扬与价值理性的式微,这些情况使公共政策执行失灵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4.
祈祷     
佚名 《天风》2010,(1):57-57
<正>有一个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道:"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那么,在你的眼里,一百万美元又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意味着一美元。""慈悲的上帝呀,那就请你赐给我一美元吧!"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通达顺应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人际间的交互作用与个体的人格气质是紧密相关的。这不仅需要你把握他人的个性品质,还需要你恰当识别自身的心理倾向。为此,我们编撰了用来评判自身人格气质的个性心理测量问卷,作为辨别工具。  相似文献   

16.
尹奎  赵景  周静  聂琦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66-1877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 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 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 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 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 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 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 加强重复性研究, 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 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 纳入更多人格变量, 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科技工作者的角色道德意识既是对其角色责任、伦理期待和道德规范认知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调控和道德人格塑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伦理道德要求,形成对以权利和责任为核心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只有对自身角色的道德要求有明确认知与觉解,才能自觉按照与角色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进行道德实践,进而养成角色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冲突实质上是由于其角色的多样性及角色之间的相互冲突性所引发的,因而角色冲突是理解新闻传播者责任冲突的核心。在新闻职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新闻传播者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丛"。组织对新闻传播者角色期待的转变、自然的人与职业人相互竞争的角色要求、职业人角色要求与其他社会角色要求的竞争三者导致了新闻传播者面临的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化解需要新闻传播者遵循合理的判断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惠芳  李尧嶷 《世界宗教研究》2022,(3):66-81+129-130
纸扎是一种兼具艺术性和宗教性的民间工艺品,在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人神沟通的媒介和社会关系连接的纽带。纸扎是静态呈现的,随着仪式展开而具有流动性。在人与物的互动流转中,纸扎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作用建构神性秩序、关系网络及其意义世界,形塑地方社会,又进一步巩固其生存发展基础。纸扎作为物质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宗教的一个新的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