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冯冰楠 《美与时代》2023,(9):118-120
山水画写生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用以锤炼自身的表现形式,培养艺术感受力。山水画是画家将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归纳、整理后,提炼出能够成为绘画语言的表达符号与创作素材。其不仅是每个学习山水画者的必经之路,也是山水画创作的前提。从近代画家吴一峰的川西行作品中分析川西独特的自然景观,探寻川西的自然风光对他艺术风格的影响,同时论述对景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创作是建立在临摹和写生上的。而写生通常是指深入大自然进行写生。山水画创作的特点就是在原有的生活感受基础上,根据大自然的元素来创作一幅作品。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作品一方面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对象,是自己对大自然进行新的组合,有更多主观的因素。同时,山水画的创作对自我也进行着审美教育。山水画创作的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湘西北的画家杜朝霞,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与创作风格。从杜朝霞的个人性格与生活环境开始,阐述画家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探究其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作品中所呈现的清新梦幻的田园气韵,展现出画家对家乡的热爱以及画家自身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山水画家将视线投向西南地区,成为西南山水画建构与探索的重要主体。从作品内容来看,西南山水画的建构与探索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在传统山水画图式中强行嫁接西南地区的建筑、人物或生活场景,二为描绘西南地区的景观、聚落等代表性场域。耿杉的山水画创作属于后者,他以强烈的历史认同与审美感知聚焦西南地域特色,形成自身标志性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5.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其绘画作品对后世的意义,可以从其笔墨、构图等几个方面论述,但是从审美层面上研究其绘画艺术,则不能忽视其作品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壮美,表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崇高、雄浑。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追求,使得李可染最终确立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其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十分杰出,极其富有画家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他的书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的绘画理论在我国的美术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理论著作中以他的《画语录》为代表。许多的山水画作者将他的作品与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艺术规律,这对画家们的创作有许多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蕴含了多种情感因素,为更加贴切地表达山水画的审美意象,需要将写生与创作深度融合起来,进而提升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感和意蕴美。基于此,就中国山水画写生对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山水写生的重要性和山水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合二为一的有效路径,旨在更好理解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家黄宾虹的作品为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所创作的山水画具有"返虚入浑""墨沈翻腾"的雄浑气象。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表面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却可以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当中看出其人生体悟的表达,这不但使其绘画的观点得以陈述,也使其老庄哲学的精髓得以讲解。他为何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是由于其山水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对黄宾虹山水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具体对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李皓 《美与时代》2023,(2):51-53
山水画家张宏的作品带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精神,他遵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真实地去描绘山川景致,但也没有丢失山水画的传统。此种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可以说为晚明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一缕新鲜的空气。现从晚明的时代背景、张宏的山水画作品等方面去论述其独具风格的写真山水画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清代画家恽南田的绘画思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南田画学以阐发山水画理为主,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关涉到山水画的创作主体、艺术本体、审美标准以及山水画的多重境界观,形成了以"逸"为主的绘画境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前提,也是山水画创作的核心。山水画的审美意境是由构图与笔墨这两种基本要素组成的,艺术家在意境表达的同时还要关注创作与鉴赏之间的关系,即要考虑到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审美需要以及审美的积极性,又要在画面中充分展现山水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传统中国画的主要门类,山水画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内涵。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长盛不衰的一种社会思潮,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包括山水画等文化艺术门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山水画的产生和独立、山水画对逸品的推崇、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山水画题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凸显画家对山水画的超功利性的"隐逸"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3.
石涛是清代画坛的一位非常伟大的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直在自然中思自然,对近代的影响深远,推动了山水画创作的发展,并且石涛在山水画构图中有许多新的创新和突破,通过画面构图方式的不同去精心布景,构建一种诗意空间,营造不同氛围。对石涛山水画构图理论进行分析,有利于在将来的山水画绘画创作中更好地通过构图彰显创作意图,因此分析和研究石涛的山水画构图,对于我们今后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在当时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画家个人创作的影响下,南宋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北宋山水画气势雄浑、规整严谨的风格相比,南宋的山水画更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展现其内在的文化韵味和诗情画意。这种独特的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南宋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构图形式和意境表现上。南宋山水画在笔墨上追求"简",通过"斧劈皴"的手法体现笔墨的苍劲,在构图形式上注重"边角式"构图,在意境的表现上讲求"虚实相生""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15.
宋代山水画审美标准经历了以真为尚;"三远"塑真情;"韵味"天下;"涵泳"内心,"老"境外显四个发展阶段。对景写生以真为尚展现出宋初画家对于真实自然山水的关注。郭熙创造的"三远"法逼真地再现自然山水的同时,将创作者的主体情思也熔铸到山水画作品中,开启了以我观物的美学新境界。随着北宋中期文人集团掌握艺术创作话语权之后,倡导韵味为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受此影响,工拙相伴的山水画创作手法成为新的批评标准。南宋时期通过"涵泳式"的审美方式来酝酿审美情感,提炼审美物象,以苍老、荒率、雄健的笔法刻画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苏联画家叶福塞尼·叶夫谢叶维奇·莫伊谢延科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大部分都以军事题材为主,画面也极具表现力。他的作品不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画面的局部或整体都处理得十分协调。他非常重视构图的形式感,每幅作品中都展现了对立与统一的艺术规律。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他的油画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从莫伊谢延科油画作品的审美价值来分析,探讨当代创作者在油画创作中如何进行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杨 《美与时代》2023,(2):54-57
萧云从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其山水画的风格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重视书法用笔,他师古却不泥古,自成一家。萧云从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画家,尤其是皖南一带画派影响深远,在当地形成了“姑孰画派”。当下,国内对萧云从的研究多关注他的个人绘画风格和美学思想,以及他所影响下的“姑孰画派”,并且大多是将传统山水画审美风格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的,而对萧云从绘画中书法用笔的剖析甚少。因此,结合元代文人画“以书入画”的影响,对画家萧云从作品的题跋及他画作中的书法用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萧云从影响下的皖南画家的艺术风格论证其在皖南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窦宪敏是一位国内知名的太行山水画家,他的太行山水画独树一帜,带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故乡情结是研究其山水画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窦宪敏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形象塑造的精神内涵及笔墨语言分析,探索与解析太行文化精神。利用荣格分析心理学阐释窦宪敏故乡情结的成因、故乡情结在其山水画中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与梳理其故乡情结的发展脉络和作品价值。通过研究窦宪敏的太行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让更多的山水艺术爱好者了解窦宪敏,感受其艺术风格及价值,同时也在美术理论与创作上为山水画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古人笔墨形式,更不是如西方素描对现实景象的照搬照抄,而是画者将客观物象加以主观思想提炼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有赖于画者身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修养,借以画面传达出的一种文化精神,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北地区,山多地少、岩溶广布,有着错综复杂的丘陵。丰富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各地的画家为之挥毫泼墨,造就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山水画家。以桂北地区的山水为题材,知微见深,深入发掘桂北地区山水所蕴含的自然属性及人文内涵,通过对众多画家描绘的桂北山水画作品笔墨语言分析、研究,探求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特征及创作规律。通过艺术家们对桂北山水形态审美意趣的笔墨表现,来探讨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传承态度。  相似文献   

20.
马远作为南宋画院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马远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边角构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后来绘画的构图与布局带来了新的审美思潮。以马远山水画中点景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马远的生平经历、山水画发展的历史,简述点景人物,归纳马远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类型,以进一步探讨马远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