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色彩艺术在建筑领域外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原因主要是色彩艺术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对色彩学的运用,使建筑的观赏性大大提高,色彩的设计使建筑具有特色,优秀的建筑色彩设计艺术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赋予人们更积极向上的一面。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对于建筑外观的色彩运用技术也逐渐提高,更具创新意识,使当代建筑外观更具独特性。本文将主要阐述色彩艺术在实际建筑业外观设计方面的应用,给相关建筑设计从业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南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案例分析,结合寺院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传统,探讨了不同色彩在寺院建筑中的运用形式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拉卜楞寺中的不同建筑以及相关材料进行了类比,论证了其色彩艺术在藏传佛教建筑色彩艺术体系中存在的共性与不同,进一步总结了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建筑领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美术艺术也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建筑行业就是色彩与建筑的融合,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至今,人类对装饰艺术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装饰艺术从西方引入到中国时,与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了简单的融合,借助其美术建筑的思想,倡导建筑的艺术性。美术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设计方案来定,美术建筑的质量与建筑设计的方案和建筑美术施工质量等有关。我国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将美术艺术进行融合,将艺术魅力与现代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美学设计,而且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美化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色彩是建筑外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城市建筑风格、特点的主要载体。文章探析了城市建筑外墙装饰中的色彩艺术,并就其功能、色彩类型、装饰原则展开探析,提出色彩在城市建筑外墙装饰中应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色彩和环境美学越来越为城市建筑行内人士所注重。色彩既反映了市民对居住环境美感的需求,也反映了设计师对美学的运用;色彩的合理运用,既让城市环境变得美轮美奂,又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6.
尚竑 《美与时代》2003,(12):52-54
透视学是伴随着绘画、建筑艺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是美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学科之一。加强绘画空间透视的理论教学,将有助于形成学生对西方艺术文化大背景的宏观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建设,大多色彩比较艳丽,且色彩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建筑建设中使用色彩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增加建筑自身的艺术气息,是古代建筑文化的主要表现。三亚崖城古民居建筑主要以淡雅为主,重视与自然的色彩对比,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古民居建筑色彩的作用,同时阐述了三亚崖城古民居建筑色彩语言艺术特色,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8.
陶瓷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壮丽瑰宝,带有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陶瓷的艺术设计领域中理应添加若干具有审美色彩的艺术设计要素,以便给人们提供精彩纷呈的审美享受。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冲击极强的艺术语言,在陶瓷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无疑会提升陶瓷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城市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标志性城市建筑耸立于各大城市中。在不同的标志性建筑中,人们对其装饰方面十分重视,在装饰中,其色彩的运用往往会体现出一个建筑的风格,色彩选用的合理与否,关乎着整个建筑的装饰水平。现代建筑色彩装饰将传统色彩技术和当代色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筑装饰领域有了一套自己的装饰色彩应用技术。当代的城市装饰色彩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企业中应用,因为它能体现出相关企业的格调,同时对视觉效果带来惊人的呈现。对城市装饰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设计方法、在色彩装饰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现代化城市建筑领域应用实例进行一系列阐述分析,以期对研究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0.
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这两支独特的艺术奇葩,以稚拙夸张的造型、鲜艳热烈的色彩及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独特的美学享受。儿童美术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能够有效将审美和创造、情感合而为一。儿童能够利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他们以自己异于成人的独特方式,将稚拙的画面与富有节奏感的高纯度色彩结合,形成了儿童画鲜明的艺术特征。民间美术是生产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造,蕴含"乡土味",生动有趣,雅俗共赏,同时也具有民俗性,带有民族文化特征,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对比两者,就会发现它们在造型、色彩、构图以及绘画形式美感、情感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相似处。就两者之间的相似特点进行浅析及探索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宗教、建筑艺术及道教美学思想,从建筑的环境、布局、形态、装饰和造像五个方面对新津老君山老子庙的建筑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老子庙建筑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并将易学的符号理趣和义理融贯其中,其建筑艺术紧扣道教文化精髓而展开,体现了道教特有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具有独特的道教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相比于素描,色彩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导致现有的色彩教学知识零散,不成体系,未受到学生与教师的重视。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基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实践水平。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色彩的合理利用,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对色彩教学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剖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高校美术色彩教学的创新实践路径,以更好地发挥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自天主教传入中国以来,各地建造了很多中式风格的天主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彩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与天主教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两者交相辉映,取得很好的美学效果,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天主教堂建筑装饰艺术。一中国传统建筑彩绘(俗称"丹青")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用油漆、矿物颜料等色彩,对梁枋、斗拱、柱等构件进行髹饰。建筑彩绘一方面是对建筑物的装饰,使色彩更加丰富、建筑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具有实用目的,可以对木建筑起到保护作用,减弱风雨、蛀虫等对木材的侵蚀。  相似文献   

14.
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特征,其特定的形式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本源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特征,把这些形式语言有选择地植入到色彩表现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本土民族化道路的一条捷径,同时也为我们探索中国当代表现性色彩艺术开拓了新的空间。然而,当前民间美术的形式语言在色彩表现教学领域中还处于空缺状态,因此,需要重视教学中形式语言的植入,将本土文化传统巧妙融汇于一体,重新建构并创作出符合当下中国文化语境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胡静 《美与时代》2005,(11):64-66
建筑离不开色彩,世界各国建筑的色彩各有千秋.古希腊建筑的色彩表现大理石的纯净;埃及神庙表现黄色花岗岩石形成的强烈光影;欧洲教堂建筑以厚重的色彩表示宗教的肃穆;伊斯兰教教堂建筑色彩华丽,具有强烈的神秘感;日本古代建筑传承中国古风,色彩简约、朴素.中国古代建筑用色强烈,图案丰富,使用色彩的部位多、面积大,彼此之间搭配和谐统一,具有绚丽、活泼、生活气氛浓厚的艺术风格,显示出很高的造诣.  相似文献   

16.
周红 《美与时代》2003,(11):30-32
建筑模型所具有的三维直观视觉效果特点,能把设计者的构思以立体的概念向观者充分传达出来。而在模型设计制作中,色彩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色彩对人的视觉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模型设计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因此,在设计模型时,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搭配。  相似文献   

17.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起源地,具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艺术文化气息,其鲜明纯净的色彩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塔尔寺也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的宝库,其艺术三绝——壁画、酥油花和堆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塔尔寺建筑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丰富的含义,体现出藏民对色彩独具一格的认知审美。因此,在宗教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塔尔寺的色彩特征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色彩基础课程是艺术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作为艺术学的基础主干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掌握色彩基础知识、色彩规律与表现技能外,也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地方性高校由于客观教学条件和主观教学理念等问题,在实际的本科基础教学环节中往往存在着美术色彩课程教学目标较模糊、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以及对于学生在美术色彩课程的兴趣点启发不够完善等问题,如何合理有序地实现艺术类专业学生对色彩学习的迫切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和色彩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探索地方高校美术色彩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正是研究的初衷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华 《美与时代》2013,(12):128-129
色彩是高校绘画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色彩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对于整个美术学科的教学作用巨大。色彩的学习是各类设计课程的基础。学生只有把色彩课程学习好了,才能在后续的色彩设计课程中进行游刃有余的发挥和创作。正因为色彩课程如此重要,我们对于色彩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才需要多加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及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建筑环境能对人的行为及心理感受产生积极影响。而高校建筑作为社会建筑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寒地地区的气候条件特殊,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于建筑的色彩有着特殊要求。研究寒地高校建筑色彩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能够通过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对使用者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