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叔同的思想流变是其人生价值选择的重要指引。《忆儿时》通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传达词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包含对母亲的怀念,对当下社会的"非人"世态的感慨,希冀重回具有完整人格的童年以及背后隐含的时间流逝的紧迫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三个层面,折射出李叔同出家前期的种种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2.
怀念敬爱的父亲──马松亭大阿訇马国基今年是我父亲马松亭大阿訇诞辰100周年。今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这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代表我母亲和我们全体兄弟姐妹,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个世纪前,我父亲生于北京牛街一个穷困的穆斯林家庭,少年时就失去了双亲,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越来越沉默了。常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跟人说话,谁要是前去敲门,父亲就大声吼。他和妻很无奈,也都束手无策。父亲或许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怀念母亲吧。一个月前,母亲去世后,父亲把母亲的照片放大,摆满了房间。母亲是个苦命人。6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被卖给了戏班子。后来连姓都随了戏班老板。母亲勤奋好学,加上身段、唱腔都好,深得老板和戏迷们的  相似文献   

4.
烟火气     
正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本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  相似文献   

5.
李晶 《天风》2014,(11):14-15
十一月,是怀念及感恩的时间。说起感恩,话题可以不断,拾起的记忆总是闪烁着最美好的回忆。感恩父母、感恩上帝……时光荏苒,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品尝幸福。 我们对父母感恩,因父母的恩情犹如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我常常和母亲一起用小车往家里推粮食,母亲总是让我拿农具等轻省东西前面走,她自己在后面推着沉重的车子,到家后听着那粗重的喘息声一直持续十几分钟,这永远抹不掉的回忆让我心痛。在母亲羽翼下的日子有多么温暖,长大了才切身地体会到。如今日子好了,陪母亲的日子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夏天     
又到夏天了,我开始思念我的母亲。 母亲是位乡村小学老师。每年放了暑假,老师们终于可以放下书本,回家消夏避暑,静心消闲。而这时,母亲又要背起冰棍箱,往返于城乡之间,来回奔波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07名幼儿及其母亲历时5年的5次追踪测量, 考察了儿童早期(9~38个月)母亲生活压力对5岁时儿童行为问题的预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 在儿童早期, 母亲生活压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引起母亲生活压力的主要生活事件排序有所变化; 儿童早期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机制有两种方式:一方面表现为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5岁时的情绪症状和品行问题的直接效应; 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减少母亲积极养育行为进一步影响儿童情绪症状和同伴问题的间接效应; 此外, 儿童早期母亲生活压力还通过积极养育和儿童努力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儿童过度活跃和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结论: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行为问题具有预测效应, 这种效应的机制包括母亲生活压力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积极养育、努力控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母爱     
家庭是安拉对于人类的恩惠,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我立世的根基,生活的归宿,思念的焦点。想家了,我便想到母亲。母爱,是一杯淳香醒神的咖啡,是一壶沁人心脾的清茶,是一道青春年华的滋补剂,是一块魂牵梦萦的芳草园。母爱是一种对天地造化的缠绵呼应。“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对儿女的柔肠百转的牵挂,能超越时光的风风雨雨,跨越地理的万水千山,飞过岁月的漫漫苍穹。因为“乐园在母亲的脚下”,最应受到善待的就是母亲,然后是父亲。父亲用血肉之躯和坚忍不拔撑起家庭的天空,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和生活依托。为了家人生活得精彩,父亲付出了鲜为人…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1)
乡村衰落是一个全球的现象,衰落的原因在于工业化以后的城乡分工,乡村被定义为农业生产的空间,产业的单一和社会生活的缺乏排挤了乡村居民,造成乡村的空心化。乡村振兴需要重建乡村生活。乡村生活重建首先需要有居民居住在乡村,但不能通过人为地设置障碍来阻止乡村人口外流,只能通过加强城乡融合,建立城乡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机制,让乡村成为乡村居民而非单纯农民的生活空间;其次,乡村生活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单纯的农业产业发展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找回乡村社会;第三,乡村生活是乡村的,因此要避免复制城市生活。近年来出台的针对三农的政策,需要在重建乡村生活的视角下,重新加以审视,避免农业兴而乡村衰的政策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人伦之间     
平心 《佛教文化》2003,(5):76-81
<正> 父亲和母亲 父亲与母亲生于传统而保守的年代,二人经由媒约之言结婚,感情总是平平淡淡,虽然结婚三十年了却从不曾听父亲称呼母亲的名,他对母亲的称呼总是:“喂”。 生活起居都是母亲料理,其实父亲一直很依赖母亲,一直到最近母亲住院,才让我对老爸“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佛缘     
缘于母亲的信佛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出生在五十年代 ,生长在六七十年代 ,当时农村极度贫困 ,温饱尚难解决 ,更无文化生活可言 ,因此 ,母亲所有的佛事活动 ,便成为家庭一道热闹的景观 ,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兴奋点。母亲与佛的结缘 ,最初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外婆的影响 ,二是生活的艰辛。外婆是最初的老师。母亲是长女 ,善良的外婆除了对他进行“三从四德”儒家思想教育外 ,更处处用佛教行因报果的观念影响她。外婆也是佛教徒 ,小时候母亲常常向我们谈起外婆。有时她也谈起我那早逝的祖母 ,但在母亲的心里 ,外婆…  相似文献   

12.
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养行为是指母亲为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以及培养、训练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常规等行为的总和。本研究采用母亲抚养行为问卷和家庭环境调查表对1064名1-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评估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的母亲的抚养行为在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2)家庭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母亲的抚养行为;(3)不同年龄儿童的母亲在避免儿童受伤害、训练身体动作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等抚养行为方面具有明显差异;(4)母亲的年龄、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及儿童的性别等因素对母亲的抚养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城市景观从"雾都"逐渐转变为今天郁郁葱葱的景观。而这则得益于19至20世纪中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则是保护英国乡村运动(CPRE)这一环保组织。19世纪城市景观的变化触发了英国民众对乡村景象的怀念,而这也是保护英国乡村运动的起源。CPRE的发展伴随着英国生态观念的转变,其立足点最终着眼于城市,乡村的发展是为了城市更好地复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刻了解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冲突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CPRE对此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王英 《美与时代》2023,(12):89-91
乡村环境艺术设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为乡村带来美学享受,还促进了乡村的发展,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融合了艺术、设计和乡村发展的跨学科领域,能够通过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生态环境和乡村居民生活品质。其目标包括保护乡村自然环境、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和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在策略规划、设计过程、合作、宣传教育、评估与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田家炳先生是香港颇有名望的富豪,他热衷于国家的科技、教育及慈善事业,天文学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他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捐建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被誉为百校之父。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老先生生活非常低调,从来没有被媒体宣传过。田家炳出生于广东一户书香门第,自幼好学,立志要学业有成。他不幸年少丧父,与母亲相  相似文献   

16.
摇篮心曲     
正忆起摇篮,我的耳畔就宛若响起一首首温馨梦呓般的摇篮曲。我的思绪就朝着歌声的方向深情飞翔,在生命的源头看到母亲,发现一个船形的诗意的摇篮,在时光的深处荡来又荡去,而那被荡碎一地的如银如雪的月光,曾经照亮了母亲写满慈爱的脸庞……我不知道南方的乡村有没有摇篮,我能够知道的只是在东北辽阔的乡村,每一个行走在旅途的人,都是从曼妙的摇篮出发的。就像我生命的最初,当满怀爱意的母亲将我抱进摇  相似文献   

17.
母亲     
母亲今年七十岁,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勤劳、善良的一生将永远影响着我! 母亲对儿女特别关心照顾,尤其在神修生活上,为儿女们立着善表。母亲常年如一日进堂、无论天气如何。每逢教会节日,她更忙了,外地来的教友多,母亲为  相似文献   

18.
主内张幸化弟兄:品阅你的来稿,内容着实感人,体悟深刻。我们非常理解你对你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孝道”的感悟。谨望你多多节哀,让我们为您的母亲祈祷,求大主赐她平安,归于永福。为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反省和践行“孝道”。我也愿谈谈我的认识,同广大读者共同分享。愿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基督爱人的精神和圣者先贤的榜样。愿天下人皆“少有所教,老有所养”。“善度今生,蒙获永生”。圣经及教会的训导:“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出20:12,…  相似文献   

19.
母亲在电话里说,她想来深圳看我,也看看她未来的儿媳妇。我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了。我有我为难的道理。母亲出生于50年代,没念过书,一辈子生活在乡村,对许多新鲜的事物看不惯。而我的女友小娜,却是80年代出生的人,热爱一切时尚的东西,染五颜六色的发,穿吊带裙,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狂欢,花钱的手笔有时连我都受不了。尽管刚刚跟小娜恋爱时,我就有带她回家见母亲的想法,可直到现在,我都怕她们因过多的代沟导致摩擦,不敢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20.
对乡村景观的改造,是进一步合理规划乡村区域景观的布局,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更为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以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改造中的运用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传统乡村景观改造当中"传统""乡村景观""更新与改造"的理念进行阐述之后,对乡村传统景观发展现状以及改造需求进行表明;进而阐述传统材料在这一构建过程当中所独有的重要性,为最终总结传统材料在乡村景观建设当中运用的适宜性以及使用原则打下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