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它利用人们感官系统中的视觉部分进行信息交互和感知体验。视觉设计和艺术表达有着相同的视觉要素和形式语言基础。在全球化及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要重视感官的体验、情感价值的丰富和思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视觉中心主义是建筑领域受到关注的议题之一。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呼吁重视感官体验,特别强调触觉的价值和自我感知的重要性,并将自身观点凝结为感官建筑理论。研究感官建筑的概念,梳理其从视觉批判到感官重塑,再到实现精神完善的逻辑线,以此推演出知觉与建筑、行为与场所、思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延伸建筑学边界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以关注人类的视觉感觉为主,忽视了其他感觉对于景观的感知和体验,但事实上,在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类已不满足于视觉层面的享受,而是更加渴望多感官多维度的体验,希望能从心理、精神等多个层面感受到景观世界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及存在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园林景观五感体验式设计的观点,以期加强现代五感设计在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他们期望能在公共建筑中的展示、休闲、娱乐等各种功能中获得更丰富且多元化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和体验感。因此,博物馆由之前单纯的以"物品"为主的直白陈列方式也在逐渐转变为以"人的感受"为主的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在展示中注重观众的感受,增强亲和力,通过设计使得展品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文章以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为例,重点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使观众获得美好且舒适的参观体验。  相似文献   

5.
张童  王凤欣 《美与时代》2024,(2):103-105
对国内休闲农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列举目前休闲农场识别设计存在的问题,引出多感官体验设计概念,讨论结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感官体验融入品牌识别设计的表达方式。通过多感官设计提升城市休闲农场旅游的综合体验,增强游客与农场的趣味互动,提升品牌识别设计水平与质量,为解决当前休闲农场品牌创意不足、形式单一、游客参与感不高等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段红霞 《美与时代》2003,(12):19-21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源自学生对音乐的体验。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和运动感知来体验音乐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技术给大众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在当代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体现出了平面化、立体化、空间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在空间展示上也拓展了视觉感官的体验,从而能够为中国当代博物馆中的新媒体艺术再添新篇。  相似文献   

8.
谭亮 《美与时代》2013,(7):73-75
随着艺术和科学的交叉发展,图像与声音这两种媒介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声音视觉化是将声音、图像、动画合理综合运用的结果,能充分发挥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综合了多个感官的感受,增强了观众的艺术体验。当声音的空间与视觉的空间互相交错,水乳交融时,它们会为受众呈现出从听觉到视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从而实现声音视觉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在中外景观设计中一直备受关注,是中外设计师不可忽视的设计要求,景观基于土地就如孩童基于母亲,任何的景观作品都无法排除地域环境所带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音乐家罗伯特·默里·谢弗提出"声景"的理念,强调对"声"环境的感知、体验和理解过程。这一理念的提出给中外设计师们提供了新思路,人们开始关注景观中除了视觉以外的感官对人的感知力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了景观的多感官因素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申畅 《美与时代》2023,(8):102-104
作为承载文明传承之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文化遗产无疑是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文化遗产展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体验方式。通过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为观众打造出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以文化遗产展示中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交互设计要素以及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探讨打造交互体验的路径。通过优化展示过程中的交互体验,使增强现实技术与文化遗产展示更好地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谢小丹 《美与时代》2024,(1):103-105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深化参观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促进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通过系统地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方面的应用模式和优势,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参观体验,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藏品信息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提供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信息为用户创造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 其中触觉反馈面临诸多技术瓶颈使得虚拟现实中的自然交互受限。基于多感官错觉的伪触觉技术可以借助其他通道的信息强化和丰富触觉感受, 是目前虚拟现实环境中优化触觉体验的有效途径。本文聚焦于触觉中最重要的维度之一——粗糙度, 试图为解决虚拟现实中触觉反馈的受限问题提供新思路。探讨了粗糙度感知中, 视、听、触多感觉通道整合的关系, 分析了视觉线索(表面纹理密度、表面光影、控制显示比)和听觉线索(音调/频率、响度)如何影响触觉粗糙度感知, 总结了当下调控这些因素来改变粗糙度感知的方法。最后, 探讨了使用伪触觉反馈技术时, 虚拟现实环境中视、听、触觉信息在呈现效果、感知整合等方面与真实世界相比可能存在的差异, 提出可借鉴的改善触觉体验的适用方法和未来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AR科普绘本以视听交互构建沉浸体验,以触控交互构建互动体验,以媒介交互构建联觉体验,以此调动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体验和动作、情感等行为体验。AR科普绘本的创作需要紧随媒介交互的时代,提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智能性和艺术性,为儿童营造更真实和全面的多感官整合体验。AR科普绘本的多感官体验设计主要可以归纳为视听交互构建的沉浸体验、触控交互构建的互动体验和媒介交互构建的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型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进行最合理且符合用户感官体验的支付型APP设计,是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基于用户的操作体验、视觉体验、听觉体验、直觉体验进行分析,以发现用户的实用性、审美性、趣味性及情感性的人性化需求,最终通过提高支付型APP用户的操作便捷性、视觉舒适性、听觉趣味性、直觉愉悦性,从而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能够为设计师们在设计支付型APP时提供参考思路,有效推广和普及支付型APP。  相似文献   

15.
彭瑜 《美与时代》2014,(7):54-54
展示空间的布局设计通常是在展示空间的环境中,采用一定的视觉元素,借助展具设施,将信息和展品展示在公众的面前,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展示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展示空间可以作为一个传达资讯的载体,成为交流和体验的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也逐渐的趋向多元化。在展示设计中,要把握好节奏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性设计,有效利用空间,增添空间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观众对于空间所蕴含信息的接受效果,建立空间展示产品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在观众心中树立理想的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17.
视觉表现是展示设计中重要的表达语言,是与人视觉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光影是视觉表现的重要元素,因此它在形态表现和功能性上都对展示设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光与影在展示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的分析,来探究其在展示设计中的功能作用,可以更好的将其运用于展示设计中,有助于展示设计的进一步出彩。  相似文献   

18.
交互式展示方式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展陈方式的新型展示艺术方式,在应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功能,除了以最基础的展墙和展柜的方式展览文物和艺术品等,还注重观众与展览内容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触觉的感官体验,不仅节省了固有的空间面积,还将艺术和最新的媒介手段应用结合,运用这些交互技术与艺术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将成为当今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竞争空前激烈,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成为现代商品营销和商品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它要求设计师将商品功能特性、消费者的感官、心理体验及设计元素融为一体,以便消费者更加全面了解商品功能特性,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设计融入商品型录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围绕"以人为本"和"开发展现商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发散设计思维、创新设计手法,为消费者创造购物新体验,从而促进消费和商品经济发展。感官体验设计的融入为商品型录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数字媒体打开了人类生产方式与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沉浸式数字媒体的诞生使设计师和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现代展示设计作品所营造的沉浸空间,它实现了人类千万年来所追求的多感官和身临其境的境界和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