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十发是继任伯年、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个海派绘画的高峰。他主张对古今中西艺术传统广收博取,并执着追求传承弘扬传统水墨情怀。程十发对国画本体的思索和探索,其艺术的广博性与现代品质亦早已超越了"海派"的局限。他为中国画现代革新展现出新的思路与方法,不仅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还对中国画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写意人物画是程十发绘画的重要题材,是他全部的艺术创作中非常有特色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十发在中西文化的辨析中,找到中国写意人物画在形式、题材、笔墨上与传统精神和时代情感的同构。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从而使他的人物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笔墨技巧;而他从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入手,找到时代精神与艺术创新的契合点,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自己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给中国写意人物画带来一种崭新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
"没骨"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技法之一。它是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为我国写意人物画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没骨画历史悠久。没骨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语言特征。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语境下,没骨人物画所包含的民族气质和中国笔墨画蕴含的艺术特征,对发展中国写意人物画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对于自身创作发展而言,分析没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特征也有利于形成自身的形式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成不变都是不可取的,对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新是目前符合其发展趋势的一大重要举措。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属于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将传统的中国画作为发展媒介,题材多以人物为构象。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是传统人物画的升级,但是通过了解过现代水墨人物画与写实素描的融合以及写实素描影响下的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发现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语言的丰富与改变是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当代蒙古族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成就有着自身与时代的历史原因。对于青年蒙古族画家来说,面对当前蒙古族题材写意画的现状,要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之外加以创新。针对内蒙古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艺术特点、发展现状与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与实践,从而对蒙古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加以创新,并为发展新的表现技法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继承传统"还是"开拓创新"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写意重彩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语境下,也有着承古与创新的独特方向,其画面语言形式已趋于综合性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艺术家们在继承古代重彩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水墨画的笔墨语言,并结合民间艺术、西方现当代绘画形式等来表现当下的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风格。朱振庚、钟孺乾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画家,文章以"对比研究"为视角,结合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与文本梳理,从创作起源、画面构成、造型特点、设色习惯、审美表达五个方面出发,归纳其艺术特色的共性与差别,探寻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中的迹象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行业。在五四运动后,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以他为首的一代艺术家把西方素描引入了中国,使得西式艺术教育开始在中国普及。试从古往今来多位画家对素描与写意人物画关系的看法、对写意人物画造型的改进以及当代画坛中对“西画中用”的褒贬不一的声音入手,讨论素描对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造型的影响,希望能给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写真"和"写意"是写意人物画的重要特征及艺术表现形式,"海派四杰"之一的任伯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多面手。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继承了中国画意象造型的表现并结合西画的水彩、速写及透视,形成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的人物画的立意由"雅"转"俗",由"写真"变"写意",体现出画家独具匠心的艺术思想,任伯年用"写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写真"的目的,对我们今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写意人物画自五代起便已经出现,到宋代,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大门已经正式开启了,其中典型代表有石恪、梁楷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明清以及近代众多写意人物画大师在写意人物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任伯年、蒋兆和、徐悲鸿等。从写意人物画出发,简单叙述其发展历史,而后依照不同历史背景,分析写意人物画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颜倩 《美与时代》2023,(9):78-80
婴戏图是传统中国画重要的绘画题材。婴戏图主要表现生动活泼的孩童形象,具有传递各阶层的愿望等文化内涵,多以写实性的工笔画形式进行表现,到明清之际出现了写意性的表现方式,发展到现当代,中国画中以儿童为主体的绘画呈现以写意表现为主的趋势。将20世纪杰出的写意人物画家周思聪的儿童题材绘画与中国传统婴戏图从题材内容、笔墨技法、艺术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她笔下婴戏图的呈现分析其具有立足于时代表达个性和基于传统实现突破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绘画艺术也博大精深,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国画艺术当中,当以工笔和写意为主要内容,而工笔当中人物画以及写意中的山水画被世人称赞居多。基于此,文章将以工笔人物画及写意山水为例,探析国画中的工笔和写意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写意人物画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它能有效地将观者的思想和感受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近年来,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既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精髓,又与当下的社会潮流相呼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素描是绘画创作的基础,素描在中国画人物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写意人物画还是工笔人物画,中国人物画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素描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且竭尽所能学好素描,才能为以后中国人物画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水平。同时,既要吸收西方素描大师的营养,又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人物画的文化艺术传统,努力创新,走进生活,促进素描和中国人物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现今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孙其峰花鸟画不求形似而又不离形似为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发现西方现代艺术的踪迹。通过对孙其峰花鸟画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绘画作品的笔墨、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论述,全方面地去感受孙其峰花鸟画的艺术魅力,并将他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传承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4.
线描是中国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其技法、形式丰富。以意笔线描为基本手段的人物画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写意性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意笔观念,从初步了解线描笔墨与结构、形体的关系,到逐步掌握意笔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和理论知识,为今后能很好地运用到创作实践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花鸟画写意形态多元化,作为其中异军突起的"扬州八怪"成为这个时代的点睛之笔。从梳理"扬州八怪"及其花鸟画作画的形态方式入手,分别从花鸟画的两种形态即大写意和小写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细从题材、笔墨和布局三个方面,将"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及作品大写意和小写意形态进行解析,着意于绘画作品艺术本体语言分析,旨在透视出这个艺术群体绘画形态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当代蒙古族女性·系列》人物造型采用意象方法,延续写实的方式,画面人物都以端庄的表情呈现,整个画面也尽力营造简洁、轻松的生活环境与方式。通过对蒙古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现状进行研究、梳理、分析、总结,分析蒙古族题材水墨人物画表现形式的特征,并以当代蒙古族题材水墨人物画表现形式在自身创作中的运用与反思,从多方面对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提出发展创新当代蒙古族题材水墨人物画表现形式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造型、笔墨、构图色彩。  相似文献   

17.
本人从事多年的水墨人物画教学实践,深感传统水墨人物画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怎样将形、情感、笔墨等艺术因素切入到水墨人物画造型训练之中,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教学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腾 《美与时代》2023,(5):88-90
亚明作为新金陵画派的组织者,担起了运用传统中国画服务人民、反映时代的重任。亚明凭借多年的革命经验,在艺术实践中敢于大胆改造传统中国画,为传统中国画表现现实题材找寻新方向。尤其是亚明带领江苏画家外出采风写生,其间创作的人物画作品大多切合时代、主题鲜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如此,亚明在写生中还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试图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去表现现实题材,并提出了“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的艺术标准,为中国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亚明阶段性写生进行梳理,对其人物画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认识亚明笔墨语言表现现实题材创作的蜕变过程做铺垫,并以此来指导现实题材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19.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很大,第一,孔子首先提出了绘画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升了绘画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并在其后世的绘画理论中形成了兴成教化的儒家艺术传统;第二,孔子美学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传统人物画的创作产生影响并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第三,孔子美学思想对传统绘画的章法、笔墨、色彩等技法理论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孔子认为绘画是政治的工具和附属品说明其对绘画的独立性主体性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20.
闵贞的写意人物画描绘了人物的瞬间动作,还描绘了人物的精神状态,他的作品造型笔墨运用精练。其写意人物画里的人物,造型狂放而又不失严整,动作生动活泼,无处不表现出自己的性情,寥寥几笔便能抓住动作特点。其笔下的写意人物表情传神,在人物面部用笔细腻,描绘出了情感里的五官特点,但又有自己绘画的个性。写意人物线条简洁豪迈绝伦,墨的使用挥毫自然,人物的衣纹褶皱简约生动,其绘画作品把人物描绘的动作生动、表情传神,离不开他的这些主观意识和他的深厚功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