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国画和现代重彩画材料、技法与形式特点的比较研究,阐明传统的笔墨关系、思想形态对现代重彩画的影响,以及现代重彩画在吸收传统笔墨的同时又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材料方面,现代重彩画对古代矿石颜料进行探索,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颜色。在技法上,其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尤其是西方绘画元素在现代重彩画中的吸收和运用,使现代重彩画的画面效果更加浓郁并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日益成熟,在经过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创新后,工笔重彩画走向了现代。现代重彩相对于传统工笔重彩而言,不管是技法、肌质方面,还是色彩、造型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现代重彩画表现出独特的兼容性,表现风格、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更加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绘画的审美要求和需求。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融合的背景形势下,现代重彩画家发现西方绘画中也有很多值得参考、借鉴的元素,这又为现代重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到大地湾地面黑白绘画;从春秋末年中国工笔设色绘画的基本框架大体形成,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都称得上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工笔重彩画。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后,直到20世纪中期,工笔重彩画仍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绘画样式。当旧的美术创作满足不了当下的审美需求时,创新便成了最好的出路。绘画的革新与发展一般是从材料开始进行改变的,新材料的运用必然会引起技法程式上的突破和绘画表现语言的丰富和转变,而材料与非笔绘性语言正是当下探索、推动传统工笔重彩画向前发展的重要的有效手段之一。材料的无限性与非笔绘肌理的丰富性、偶然性以及不确定性,为创作主体的情感宣泄与绘画表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非笔绘性语言,也为工笔重彩画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行性探索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和新技法对于古代绘画有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画画家对于新材料新技法的探索从未停止。时代变化,科技发展,艺术家可以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多,造诣高超的艺术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在材料技法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语言的探索,不断丰富中国画绘画语言,展现绘画语言的个性发展。许多艺术家打破传统常规,将新材料新媒介融入绘画,不断探索,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运用新材料、新技法构建新的绘画语言,作品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之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逐渐有了整套的技术画法,现在已经作为中国画技法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工笔重彩画教学分为临摹、写生、多种材料的运用、创作四个部分。古人用"丹青"作为对绘画的称呼,"丹"就是指朱砂,"青"就是指石绿、石青,是工笔重彩画的颜料。工笔重彩画是传统的绘画,有着完善的体系和技巧,但是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着重对工笔重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工笔重彩画艺术的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多元美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汲取了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技法和材料上不断推陈出新,画面题材也不再受到局限。当代的观念、思想内涵和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入了工笔绘画的画面当中,使工笔画呈现多样化生长趋势。在画面架构有所突破的当代工笔画中,画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值得人深究并探索其所想表达的个人绘画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又称为"细笔画",工笔画自战国至盛唐再到当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手段甚至是绘画工具、材料的变化都微乎其微。这与我们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有些脱节,因此采用新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工笔画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在工笔画中运用肌理技法的创作方法,丰富了工笔画创作的语言和技法,增强了工笔画的表现力度,给观者展现了一种新的工笔画的体验意识和审美情趣,使画面更有效地表达创作者营造的意境,也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肌理效果的运用促使工笔画在材质运用与技法表现上有所提升,让传统的工笔画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继承传统"还是"开拓创新"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写意重彩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语境下,也有着承古与创新的独特方向,其画面语言形式已趋于综合性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艺术家们在继承古代重彩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水墨画的笔墨语言,并结合民间艺术、西方现当代绘画形式等来表现当下的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风格。朱振庚、钟孺乾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画家,文章以"对比研究"为视角,结合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与文本梳理,从创作起源、画面构成、造型特点、设色习惯、审美表达五个方面出发,归纳其艺术特色的共性与差别,探寻当代写意重彩人物画中的迹象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文化发展潮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呈现交叉现象,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审美观念、社会意识的大幅度变化,传统漆画在很多方面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如画面语言、风格样式、表现技法等。因此,从漆画材料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现代漆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现代漆画绘画语言创作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作出了一些个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工笔重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从原始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纹的绘制,到战国和西汉的帛画,再到唐代的敦煌壁画,工笔重彩画曾轰动一时,在绘画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然而也有长达千年的黯淡时期,工笔重彩艺术被长期搁浅停滞不前.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多元化,我国的文化和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优秀的画家如潘絮兹、蒋采苹、何家英、胡伟,胡明哲,郭继英、唐秀玲等,有效地继承传统的工笔重彩的精华,大胆摒弃工笔重彩的一些成规,积极学习借鉴,终于得到了绘画界的认可,促成了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形成,延续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花鸟画古朴典雅,意境清幽深远。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遗存的宋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出现了斑驳模糊之感。当代众多画家为了表现宋代画韵,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传统的工笔画中讲究“三矾九染”,现代工笔则以水彩画中不断“冲洗”的洗染法来表现当代新工笔的审美趣味。洗染法对画面的色彩、肌理、意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工笔花鸟画家运用此技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想情感。洗染法为画面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梦幻朦胧之感,深化了新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2.
倪龙娇 《美与时代》2008,21(5):53-55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实质上也应该是绘画工具材料发展的历史.新的工具材料必然产生新的技巧和技法,而新的技巧和技法又将带来全新的视觉语言.人们对材料的追求和表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画材料的优长,也应该积极探索绘画材料的应用,既保持中国画独特的特征,又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陶瓷艺术绘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在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其产生了很大影响。传统的中国画题材丰富,技法成熟,因而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画的特点,在陶瓷上作画,创作出各种陶瓷绘画。陶瓷绘画是指使用绘画工具在陶瓷材料上进行创作,其绘画表现技法借鉴国画,但画面效果的呈现却不同于国画。陶瓷绘画使国画获得新的发展,同时国画的构图、造型等也对陶瓷绘画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此,研究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共性,阐述国画表现手法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绘画的创作包含着题材、形式、语言、技法等多方面的因素,技法的创新是推动绘画创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彩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分支,其技法的创新也值得探索。水彩画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其表现技法众多,除了传统的基本技法外,也包含着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的新技法,我们统称为特殊技法。文章将对水彩画的特殊技法进行归纳与介绍,为水彩画的创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人物画的造型方面分析任惠中的绘画语言,分析任惠中如何结合中西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现代的审美特征。他运用西方素描速写的造型方式,结合传统山水技法的笔墨形式,将人物特点进行夸张与变形,创造出了极具特色的绘画形式,让人印象深刻。他运用写生的方式收集素材,凭借感官的感受,运用抽象的线条、墨点和水的自由结合去塑造形体,创建出犹如山水画的体块感受和水墨淋漓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画面的时空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连续的时空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时空观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性,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从理论上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特殊的时空表现方法对绘画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研究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精髓的传承和借鉴,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中并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能给现代绘画艺术寻求根基和走出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绘画艺术是经济发展推动下工业文明的产物。不同于传统绘画艺术对于色彩和造型语言的探索,现代绘画艺术更多地体现于对材料质朴的性能和触感的原动力追求。在这种环境下,综合材料应运而生,以适应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对现代生活的艺术感悟。首先深入分析了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中的作用,而后从材料媒介和技法表现两方面进行了综合材料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山水画不断演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梳理传统山水画中披麻皴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历代经典作品中的笔墨皴法,总结出披麻皴技法因时代不同,所呈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披麻皴技法时代特征的同时,分析了现代山水披麻皴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强化了披麻皴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星宽教授水墨重彩画豪放大气、奔放宏阔,色彩绚丽狂放,墨色灵动深邃,具有独特的抽象艺术形式。他的水墨重彩画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创造抽象的形式美艺术,这是艺术美学观念、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突破。这种中国绘画的抽象形式美对现代设计艺术形式美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