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陶装饰中隐藏着结构复杂的视觉经验。制陶者通过花纹的布局、结构等建构出意向性的"观者之眼",还创作出作为母题的、能够从彩陶向外发出目光的眼睛纹。"看"和权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观者的目光投向不同时期的主要花纹的时候,一种"看的形态"便会被析出。据此可发现,单向性看、交流性互视和控制性互视先后成为了彩陶史上主导性的"看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论述了"构成"这一概念及其起源,重点分析了不同时期彩陶纹样中所体现出来的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
彩陶纹饰是原始先民“观物取象”创造的纹样,带有象形的明显特征,有装饰的目的及特点。它反映出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生成的一些重要线索,表达了生命在自然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周志斌 《学海》2001,(6):125-128
1661年3月1日,为抗议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苏州百余名秀才挺身而出,为民请愿.他们乘"哭庙"悼念顺治帝之际,组织领导了这场旨在反对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群众运动.结果反贪未成,18名秀才反被诬为"抗粮谋反",在江宁惨遭处斩,这是当时震惊江南的一起冤案."哭庙案"是当时江南诸多社会矛盾尖锐冲突的结果,反映了清初苏州一代文人疾恶如仇、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5.
界首彩陶又名三彩刻花陶,是伴随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产生并延续至今的民间工艺,作为中国民间陶器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装饰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界首彩陶的纹饰、釉色及造型艺术体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意蕴,具有明确的美学特征,反映了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社会潮流等一系列的美学思想。因此以界首彩陶的纹饰艺术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美学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书峰 《美与时代》2014,(10):97-97
自1972年发掘以来,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因发现有丰富的仰韶文化彩陶和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的木骨泥墙连间式房屋建筑而文明于世。大河村遗址涵盖了仰韶文化产生、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其中连续发展、传承有序的彩陶是大河村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类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石器时代美术的发展转向了器用,此时代的美术绝大多数体现在彩陶的造型和装饰纹样上,彩陶造型的丰富实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彩陶纹样的装饰功能优化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饰研究证实了艺术源自于生活,更适应于现实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特殊性质。原始彩陶是中国美术发展的起源,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不仅是物质上的极大创造与改善,更是在实用性基础上发展出的美学装饰和造型艺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原始社会里,对种族繁衍的重视导致了生殖崇拜的产生,因而使得中国的彩陶艺术与生殖崇拜观念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由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过程,因此先民们的生殖崇拜观念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在马家窑彩陶艺术中留下了特有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彩陶纹饰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物,它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种认知、感受、规律和情感,也体现了原始先民们早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彩陶纹饰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并经历了由再现向表现的转变,走向符号化、抽象化。彩陶纹饰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是独特的,主要体现在符号性、独立性和情感性三个方面。这一原始艺术从一开始便渗入交织着社会性观念内容,它启示着艺术创作中应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共同情感、个体性与群体性交织积淀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曾点气象"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曾点气象",事出<论语·先进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相似文献   

11.
彩陶鼎     
该鼎系1980年因潍博公路拓宽,在东营市广饶县付家遗址东部出士,由广饶县花园乡西十里村侯保坤等人捐献,同时捐献的有彩陶罅、彩陶壶、红陶鼎等十几件,均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该鼎为细沙红陶,侈口,大翻沿、圆唇、唇饰黑彩,折腹,平底,肩部饰不对称錾耳一对,折腹线以上及口内上部饰红陶衣,上服用白、赭色绘两组浪涡纹,鋬耳下部饰白色网  相似文献   

12.
读王家台秦墓竹简"易占"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些学者认为,王家台秦基竹简"易占"可能有两个不同的抄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秦简"易占"少督卦中的"口小于",有人认为是"周小子",但我们认为更有可能是"晋小子","易占"右卦中的"平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宋平公",但我们认为是"晋平公"的可能性更大;秦简"易占"可能真的如有的学者所说即是汲冢‘易繇阴阳卦>,而且秦简"易占"或<易繇阴阳卦>可能与汲冢书中的其他"杂碎怪妄"之书大有关联.如果秦简"易占"涉及晋小子、晋平公的观点成立的话,则其与殷易<归藏>不相关的材料就更多,其是否为殷易<归藏>就更值得怀疑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名录中,上海道教音乐榜上有名,可喜可贺.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落实,道教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契机."修庙建观"、"著书立说"、"妙音缭绕",一派生气勃勃的太平景象.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公历纪元之初的玛雅文明堪与古希腊、埃及和中国文明比肩而立,共同构成世界文明丰富博大而又绚丽多姿的奇观。玛雅彩陶以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手法高超、风格鲜明而独树一帜。作者在将其与中国彩陶文化的对比中深切感到:玛雅彩陶是研究玛雅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图形创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创意思维和图形表现的能力是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部分,而"点爆式"教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方式。所谓"点爆式"教学,即借助于点爆图形创意思维雷点的思路,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案例导入、提问、启发、互动、头脑风暴、演示六个环节,它们依次构成了点爆过程中的布雷、引火、点火、等爆、爆炸、收场六个步骤。以此"点爆"学生的创意思维,完成图形创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先秦时期所称的"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六家"、"九流十家",与先秦至汉代所称的"百家",不是同一范畴内的概念,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后人不了解"家"的这两种含义,更不了解"六家"、"九流"所产生的背景,对于先秦学术思想史有误解.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号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闻名遐迩,举世瞩目。中央领导同志百忙之中还总是惦记着、关心着大家。常言讲"人杰地灵",要把五台山建设成为真正的佛教圣地,就得有一批杰出的僧人。惟贤老和尚(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曾对我说:"有庙就要有僧,有好庙就要有好僧,如果光修庙不见僧,  相似文献   

18.
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的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保障制度推行2个多月以来,让神木县居民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政策,无疑是新医改中最引人关注的,叫好者很多,质疑者也有之,就神木县免费医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疑问.  相似文献   

19.
"和而不同"、"推己及人"与团结友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结为贵、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礼之用,和为贵",而实现人和的关键是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做到"中",即所谓"致中和"的原则;以仁爱精神做到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则应该"推己及人"、"兼以易别".古人这些思想包含了十分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继承,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升华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与其"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且二者都与其解决"物理吾心判而为二"的思想困惑密切相关.阳明思想中的"心"往往意味着在生活"之中"的"投入"体验.此"理"是生活境域中的"活理",不再是脱离构成域的概念本质.生活中的活理自然是"知行合一"的.把知与行分作"两件"时,已不是"知行本体",即不是知行的原本状态了.知与行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的合一的,是"紧切着实"的关系."行"是"知"的不可分割的构成性的边缘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