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良好的道风是道教立教之基,也是当代弘扬道教正信的根本保障。作为全国道教界的最高学府,中国道教学院一直秉承爱国爱教、承启道风的优良传统,将道风建设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道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端正道风既是爱教的根本要求,更是爱国的基本表现,也是培养合格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纵观道教历史,道教中兴之时,必有加强道风、严整戒律之举。道风对于道门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求从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探究其设计风范,以中国风作为切入点来分析餐饮空间的布局和颜色搭配。  相似文献   

3.
虚云和尚生前整顿道风,除弊布新,不遗余力,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虚云和尚道风建设思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改变寺院不如法的道风;二是坚守戒律,而且在求戒、传戒、受戒、诵戒、持戒、守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三是灵活运用戒律,创新适应现实的法规,进一步推进佛教戒律的本土化和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儒、道、佛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大致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儒、道、佛是中国文化的三根支柱。儒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仁爱博大、刚健有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刚健崇高、雄浑博大之美。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自然朴素、冲淡虚静之美。佛教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缘起性空"、宁静清净,它表现出来的美学风貌就是空灵幽静、清净淡远之美。  相似文献   

5.
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正>道风是什么?对于道门有着怎样的意义?而身为玄门弟子的我们又该如何践行道风的真意?这些是我在中国道教学院的这次"道风月"活动中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玄门弟子在未来的教门生活中永不止息的课题。道风是我们玄门弟子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言行举止、教门气质,也是区别道俗的具体  相似文献   

7.
正道风是佛教徒内在信仰的外化,道风建设是佛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根本,也是佛教能否永葆活力的关键。道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长期工作。道风建设是佛教事业的命脉,既与佛教的社会形象有关,又关系到佛教的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与佛教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加强道风建设,严格寺规,精细管理,注重学经守戒,重视僧才培养,意义重大。坚持"四抓",对道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历史条件下,道教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道教需要从自身着眼,加强道风建设。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得到广大信教群众的认可。教风,是宗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表象,也是宗教徒观念、道德的显示,更是宗教徒信仰的表达。道教习惯称教风为"道风"。近年来,江苏道教界注重道风建设,建立道风建设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升教职人员信仰层次和精神境界,树立了江苏道教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引导道教发展振兴的佳篇──祝贺《道风集》出版张继禹《道风集》的出版,是当代道教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全书对当代道教的发展、道教徒的修养、道教与当代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诸多问题进行较系统的论述。凝聚了陈会长的卓识和心血,体现了一位老道长爱国爱教,弘...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7,(5)
会议认真听取并完全同意一诚会长关于道风建设的重要讲话。会议认为,道风建设是我国佛教界目前要着力抓好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日常所虑甚多,而论基本所需,大抵无非"衣、食、住、行"四事。内中"衣"之一事,由其质料、式样、颜色等,某种程度上或可被视为某个地域、阶层或社群明显的文化表征。唐代僧人道宣曾专门撰写《二衣总别篇》,以洋洋洒洒二万余言的篇幅详细讲述了佛教僧人衣服的具体规制及其意义,可见在佛弟子看来,僧衣正是佛陀为整肃仪容、庄严道风而设。  相似文献   

12.
正张三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其籍贯、生卒年各种不同版本的记载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由于张三丰独具"纤尘不染"的隐仙人格和"高真上圣"的仙真风范,使他成为继吕祖后富有传奇魅力的神仙人物,在元明之际赫赫有名。1本文主要从养道归真的伦理要求、离尘归隐的仙真风范、炼己化世的修养旨归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张三丰的修道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风建设一直是各个宗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道教中称为道风建设,是中国道教协会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之一.道风建设是道教自身建设的根本,关乎道教的前途和命运,是道教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更是道教事业的命脉所在.没有良好的道风,道教将失去存在的根基,甚至有亡教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西安万寿八仙宫自宋代开山弘道,历代身怀绝技、武艺超群的高道名师、云朋霞友,往来此云水之乡挂单仙宫、授武演道,为八仙宫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武功技艺和养生功法,经近千年的积淀、精化、传承、发展,化演成了独具道家风范的武苑奇葩。此功法强身健体以养生,防身护法以修道,促进了道功道术的修持,形成了八仙宫的“家传武功”。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3,(12)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一、全寺僧众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执行有关政策,爱国爱教,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二、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相似文献   

16.
人们平时谈佛教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何人,但是一说到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那真是达到了童叟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一至认为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之风范应该极力提倡,我以为这并不是偶然的。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看,菩萨所具有的那种慈悲喜舍、济世度人的大无畏精神,恰好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仁义之风、以德报怨的圣贤之道相融会,使得印度佛教能够在中国开花结果。从佛法的角度讲,具备并圆满了菩萨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论佛也罢、修佛也好,那就必须要说到菩萨的慈悲本怀及利益众生的无尽大愿。菩萨,全称为菩提…  相似文献   

17.
演悟 《法音》2006,(9):38-42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学佛的基础。但许多刚入佛门的居士乃至个别学佛多年的居士,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对入寺的规矩礼仪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规矩礼仪作简单介绍,以备在家信众入寺处众参考。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  相似文献   

18.
释隆明 《法音》2022,(7):76-78
<正>2022年6月8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崇俭戒奢,整肃教风,是佛教教义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佛教健康传承的有力保障,是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闵智亭道长一生秉承道教尊道贵德的宝训,护国佑民,弘道利生。他爱国爱教的崇高境界、勤奋精进的求道精神、鞠躬尽瘁的无畏担当、济世利人的悲悯情怀和淡泊谦和的处世风格,堪称中国道教界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闵智亭大师羽化十周年纪念活动及当代道教文化建设座谈会,缅怀先贤风范,继承大师宏愿,共商道教发展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闵智亭道长一生秉承道教尊道贵德的宝训,护国佑民,弘道利生。他爱国爱教的崇高境界、勤奋  相似文献   

20.
鲍蜀生 《法音》2008,(5):62-62
本刊讯5月5日至6日,为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佛教道风建设的决议》,着力推进江苏省佛教的自身建设,配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江苏省佛教协会加强道风建设动员会议在苏州西园寺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