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王玉梁1993年9月6日至11日,由《人文杂志》、陕西省社科联和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大哲学系、中国科技大学社科系、海南大学等14个单位主办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共60多人,提供专著二本,论文40多篇。会上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岩崎允胤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德顺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价值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特点,接着对价值本质、价值创造与评价、价值与历史观、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和中日价值取向比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一、关于价值的本质1.价值本质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与会者首先对哲学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展开了讨论。多数学者主张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这种思路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主体性价值论或主体性人学价值论,主要突出主体性对价值的作用。另一种观点是主客体统一论,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价值不仅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一方面同意主客体关系说,另一方面又自称是主体论价值论,这是自相矛盾。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将评价意识看成情感活动的组成部分,但却从理性上为其价值论奠基。这种奠基依赖于形式逻辑学与形式价值论的类比:情感领域具有与形式逻辑学领域类似的结构、形式和形式法则等。而之所以能够进行类比则基于理性一致性的法则。本文从理性的行为动机及其相关项两个层面阐释了这种类比的关联过程,说明了某些价值论法则的独特性,并对理性与情感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做了较细致的分析。胡塞尔的形式价值论的思路内在地回应了当代有关价值客观性的争论。当然,它完全不是将价值性和颜色性加以简单并置的直接类比,而是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将价值谓词确立在逻辑谓词之上的理性先天论。但未能确切地说明情感在这个思路中的作用,恰恰是其价值论构想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关于生态伦理学论争的一个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通之处.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由"对人类单方面利益的态度"所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对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解答所决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唯一价值主体,其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绝对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关于信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出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信仰问题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极大关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日趋深入,现述评如下.一、信仰的本质 信仰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哲学的高度上规定信仰?第一种意见认为信仰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第二种意见认为,信仰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或某种现象的真诚信服与拳拳服膺的态度;第三种意见认为,信仰是一种附着于一定信仰对象的信仰心态,这种心态以“相信”为中心,将认识、情感和意志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高级情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学生写作态度量表(自编)"与<小学生作文六项评定量表>,对小学生写作态度与写作成绩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写作态度的主要维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写作态度与写作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情感因素是写作成绩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在写作态度与成绩上存在性别、年级、写作水平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对109名大学生对代表自我和他人的刺激词的态度差异进行测量,从而探讨内隐自尊的特性。结果显示:在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对自我持有一种内隐的积极的评价或态度,对他人持有一种内隐的相对消极的评价或态度。具体表现在:(1)内隐自尊的特性是将自己与积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将他人与消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2)自我姓名激活的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比一般性自我词更为强烈,而他人姓名激活的消极的内隐态度比一般性非我词更弱。本研究表明,EAST能有效检测出内隐自尊效应,并可以同时获得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隐态度的强度和方向,为内隐自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但其应用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7.
矛盾态度的概念、测量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就目前国外社会心理领域关于一般矛盾态度和种族、性别等具体方面特定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矛盾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态度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情感体验及其程度。其具体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大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矛盾态度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及其对行为的预测强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提出既区别于西方基督教神创论,又区别西方进化论的自然创造论;中国古代自然价值论是存在论与价值论统一、科学与道德统一的理论.它是我国宝贵的思想资源,对现代自然价值论和生态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指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内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研究采用1AT方法,证明内隐社会态度存在着矛盾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存在的证据,并试图整合态度作为“预存评价”和“背景依赖性结构”的观点.以探讨内隐社会态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特点李德顺同历史上和西方的各种价值论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表现为:在理论上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实践上坚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其中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的价值理论。即以彻底的、科学的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来考察价值问题,指出价值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中的普遍内容,是主客体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形态及其产物,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和能力之间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统一。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既不是与主体创造活动无关的自然本性,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或神秘意志绝对自由的表现。能动反映论的评价学说。即在区分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的基础上,坚持用能动反映论的观点看待评价认识与客观价值的关系,从而在认识论层次上将评价学说与真理学说统一起来,同时也强调了评价、态度、情感的特殊性质和意义。人民主体论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即以占人类绝大多数并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民群众为唯一的、最高的价值主体,主张人民是一切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现实的最高价值目标,以符合广大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价值论的研究必然要转到对于评价论的研究,这是价值论研究深化的内在要求和标志。评价活动属于认识活动,这已经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认同。但对于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研究尚少。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些尝试。一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和标准的选择评价,就是主体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是主体对于客体进行评价活动的出发点。需要产生于主体自身的结构、规定和主体同周围世界不可分割的联系。主体的自身结构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随着主体结构及其与周围世界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严磊  佐斌  吴漾 《心理科学》2016,39(6):1379-1384
具身情绪观认为情感的核心功能是评价,这种评价信息会同时表征在低层感知系统和高层认知系统中,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情感一致性反映的是情感具身反应(心理感受、情感相关的身体动作和表情等)与情感认知评价(情感的观念性内容,积极与消极)在效价上的耦合关系。这种关系突出的表现为效价上是否一致,情感一致促进其后的认知加工,情感不一致的作用相反。该观点在短时记忆、叙事建构、刻板印象和说服效果等领域得到了证实。未来的研究应重视情感一致性的情感意义,扩展情感一致性定义及假设,并检验情感一致性的评价本质。  相似文献   

13.
矛盾态度是个体对同一客体同时存在的积极和消极评价与情感。本文主要阐述了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方法,矛盾态度的相关因素与基本特性,以及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行为意图和实际行为的影响。最后,文章指出矛盾态度的界定与测量还需扩展,对引发矛盾的客体、矛盾态度特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价“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转向”?朱宝信(河南驻马店地区卫生学校)我国哲学改革以来,价值论研究日趋活跃,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笔者以为,就其弥补原有教科书之空白来说,价值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深刻的进步。但是,对于有些同志的过高评价,笔者...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学活动情感的初步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中学基础学科之一,有关数学教学、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并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既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尤多重视知识水平的评价,而忽视情感水平的评价。本文试图对中学生数学活动情感作些初步定量研讨。  相似文献   

16.
顾红磊  温忠粦 《心理科学》2014,37(5):1245-1252
项目表述效应是指由项目表述方式的差异引起的与测量内容无关的系统变异,项目表述效应模型的统计本质是一种双因子模型。本研究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为例,探讨项目表述效应对人格测验信效度的影响。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340名“蚁族”进行测查。结果表明,CSES在核心自我评价特质以外,还存在一个反向题项目表述效应因子;忽视项目表述效应对CSES的同质性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有重要影响:高估CSES的同质性信度,低估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正相关,高估核心自我评价与消极情感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情感体验是审美主体用美的标准来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审美观而引起的态度体验.音乐审美情感体验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审美主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审美客体层面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超越与升华阶段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心理制约下,钢琴演奏者的审美情感体验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审美情感缺失性体验、审美情感的丰富性体验、审美情感的崇高体验、审美情感的孤独体验、审美情感的神秘体验以及审美情感的皈依体验.  相似文献   

18.
生活情感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生活情感问卷》与影响因素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样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情感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当代大学生生活情感正向积极并高于总体情感素质平均水平,其中自尊感最高,自强感最低;大学生生活情感的具体成分与性别、本专科学段、家庭结构等关系密切,主要受个人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提升大学生生活情感乃至情感素质水平的途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就国外关于一般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矛盾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态度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及其程度.相关研究是传统态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为态度改变和行为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情感启动行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心理学界,情感启动的研究是近20年来的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采用多种实验任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人的态度能够被自动激活,并提出了三种对情感启动效应的理论解释:激活扩散机制,反应冲突机制,情感匹配机制。但到目前为止,不同的研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今后的研究应该重点探讨评价自动激活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情感启动的无意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