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1986,(4)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隆莲今年三月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二十届佛教传道文化奖.日本佛教传道协会的宗旨是帮助人们从现代的角度去理解和发扬佛教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佛教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人类和平而努力。佛教传道协会设有佛教传道文化奖和功劳奖,向长年致力于佛教事业而有显著贡献者颁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一九八二年曾获得第十六届佛教传道功劳  相似文献   

2.
张一 《法音》2021,(10):39-43
在中国佛教的传统中,佛教音乐被称为"弘法之舟楫",为历代高僧大德所注重.佛教音乐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佛教音乐也逐渐兴盛起来.近些年来,古老、传统的佛教音乐受到广大佛教信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和青睐,似乎更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流行文化".打开音乐搜索引擎,以"佛教"为标识的音乐作品,数量繁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显示出十分迅猛的发展势头.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音乐的现状作一梳理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不仅是现代人间佛教一位卓越的倡导者,也是现代人间佛教一位卓越的创立者。为了说明星云大师在现代人间佛教发展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为当代人间佛教的继续前行总结经验,本文分别从系统建构人间佛教思想理论,深广推进人间佛教实践事业,创建高素质规模化的人间佛教僧团,积极发挥佛教信众主体性作用,倡导对全体佛教文化、知识、信仰的整合,成功推进佛教现代化转型发展,大力拓展佛教的国际弘法空间,努力以佛教加深两岸社会民间的友好交流,引领台湾现当代佛教的健康走向,启迪大陆佛教今后的改革和发展这十个方面,予以了系统和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舟山市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普陀山佛教协会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普陀山佛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佛教大计,人才为本。佛教人才是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的中坚力量,佛教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佛教未来发展面貌和命运的大事。一直以来,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观音道场,都把人才培养看作全山佛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舟山市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普陀山佛协不断创新佛教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赵朴初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佛学大家,还是一位佛教文化的积极弘扬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充分发挥其在中国佛教界的领导作用,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途径,反复强调“佛教是文化”这一思想,致力推动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佛教是文化”的观点引起教内外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赵朴初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佛学大家,还是一位佛教文化的积极弘扬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充分发挥其在中国佛教界的领导作用,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途径,反复强调"佛教是文化"这一思想,致力推动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佛教是文化"的观点引起教内外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便是道安。道安(312-385)是东晋时期一位著名高僧,其一生致力于“佛教中国化”的事业,主要有两大贡献:其一,推动佛教理论上的中国化。道安本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组织整理大批佛教文献,推动了中国翻译学、目录学的发展,并于此基础上将我国本土的儒道二家学说与佛教思想相结合,推动了般若学的兴起;其二,推动佛教僧团组织管理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在舟山市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普陀山佛教协会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普陀山佛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佛教大计,人才为本。佛教人才是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的中坚力量,佛教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佛教未来发展面貌和命运的大事。一直以来,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观音道场,都把人才培养看作全山佛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舟山市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普陀山佛协不断创新佛教教育理念,制定  相似文献   

9.
吕彤 《法音》1993,(12)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刻下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佛协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被佛家四众弟子普遍看作是中国佛教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佛教事业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新闻     
《法音》2006,(5)
圣辉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界授予的“弘法功德奖”本刊讯斯里兰卡纪念佛胜日卫塞节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佛历2550年度“弘法功德奖”授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表彰他在汉语系佛教界保护与弘扬佛法,及增进世界各国佛教徒之间友好关系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这是继赵朴初居士于1982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十六届“佛教传道功劳奖”、于1985年荣获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的“庭野和平奖”,隆莲法师于1986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二十届“佛教传道文化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于2004年荣获孟加拉国佛教会授予…  相似文献   

11.
李贺敏 《法音》2009,(1):57-58
本刊讯2008年12月13日,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灵云院住持则竹秀南长老一行6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时,一诚会长在张琳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兼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的陪同下,代表中国佛教协会授予则竹长老"中日佛教友好使者"称号并颁发证书。这是自日本净土宗水谷幸正先生(1998年)之后,我会时隔十年授予该称号的第二位日本友人。  相似文献   

12.
正太虚大师(1889-1947)是近代中国佛教最有影响的领袖和改革家之一,他继承融汇中国佛教传统,志在革除佛教在封建时代所附着的尘垢和弊端,力图引导其能契理、契机地适应新的时代,走向现实人生,化导社会、人心,被誉为"近代佛教的马丁·路德"。太虚大师还是继杨仁山居士之后,具有世界佛教视野的又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致力于佛教教育事业,组织创办了"世界佛学  相似文献   

13.
高振农先生的《民国年间的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一文,回忆了这间著名的佛教居士团体的历史和弘法事业,资料丰富,史事翔实.总结历史是为了策励将来.过去的居士道场在弘护三宝的事业中作出的种种贡献,对今天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居士团体当有启发资取之益.民国年间的佛教教育事业亦有相当可观之处,希望教界大德能提供这方面的回忆文章,以为当今办僧教育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杭州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是杭州名刹、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杭州灵隐寺始终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佛教现代化和文化引领等三大主线,推进佛教中国化不断深入。一、践行佛教中国化,致力高层次僧才队伍建设佛教事业的接班人,是新时代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杨文会被视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开创者,原因之一是他开启了近代佛教新式僧教育的序幕,这与他参与其中的近代东亚佛教现代化运动有着很大关系。出访欧洲的经历以及与南条文雄、达摩波罗等人的交流,使得杨文会的僧材培养理念与实践不同于传统佛教的僧材培养模式。他强调对现代佛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构建了以新式教育制度为框架的僧教育体系,创办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弘法能力、能够担当振兴佛教重任的僧材为目的的祇洹精舍,从中走出了欧阳竟无与太虚两位民国时期居士与僧伽的代表人物。杨文会的僧教育理念与实践开创了近代佛教僧教育的新局面,为民国的佛教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7,(3)
一、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第二条和第十五条的精神,本会决定设立佛教弘化基金拟并定本办法。二、佛教弘化基金旨在资助佛教界培养僧伽人材、开展佛学研究和出版佛教书刊,发展佛教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三、佛教弘化基金的来源:1.接受全国各地寺庙、佛教团体、广大佛教信徒和关心佛教文化事业人士的捐助;  相似文献   

17.
金代是女真贵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女真族原来信奉的是萨满教,随着它的发展和对外交往,早在东北时候,佛教就由其邻国高丽(今朝鲜)和渤海(今黑龙江)传入其境.当它灭了辽国和占领了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以后,为了利用佛教统治汉人,也就崇奉起佛教来了.五台山在其版图之内,又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所以金代诸帝也都护持五台山乃至清凉寺的佛教.而清凉寺的僧人继宋代中兴清凉之教的成觉大师之后,又出现了一位被金海陵王完颜亮“赐号宣秘大师,铸印令掌教门“事的善慧大师.……  相似文献   

18.
佛教净业社,是上海著名的佛教居士团体之一.1922年正式成立后,在团结上海佛教居士界,举办各种佛教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在上海近代佛教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秦萌  李楠 《法音》2023,(6):75-76
<正>本刊讯2023年6月2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理事会佛教教育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佛教院校规范化建设,推动佛教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讨论了事关佛教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问题,审定了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小组提交的关于全国汉传佛教院校资格认定的意见、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位授予工作小组提交的关于中国佛学院授予硕士学位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八指头陀本名敬安,字寄禅,因燃去二指供佛,故自号“八指头陀”。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僧。辛亥革命胜利后,他组织成立了中华佛教总会,被公推为首任会长。一九一二年在北京法源寺逝世,时年六十二岁。他一生不但在维护佛教事业方面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且留下了一千九百多首诗。八指头陀出生农家,识字不多,十八岁出家,二十一岁登岳阳楼,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