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贲 《中国宗教》2022,(8):80-81
<正>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转型时期,相比于唐代的佛教建筑,宋代的佛教建筑淡化了宗教属性,院落布局更为灵动变幻,木造建筑技法更为高超精湛,建筑形态和装饰艺术更加多元化。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个转型时期。相对于唐代而言,这一时期的建筑尽管规模较小,但是建筑形态更加灵活、装饰艺术更加多样化,而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甚至出现了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书《营造法式》。  相似文献   

2.
天王殿是宋代康定元年(1040)重修开元寺时所建。如今的天王殿是80年代初期,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以其母亲的名义独资重修。天王殿能重现昔日的风采,既体现了现代精湛的古建筑艺术特点,也反映出潮州艺人对古建筑工艺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开元寺殿堂建筑艺术群中当推天王殿最有建筑科学价值。天王殿是开元寺第一重殿(又称过殿),建筑格局必须体现宏伟﹑庄严,但其建筑高度不能超过主殿,因此,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从天王殿建筑格调,可以看到3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天王殿在整体协调上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开元寺总体建筑格局是按照汉化佛教“…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4.
徽派建筑中的窗棂艺术起源于宋代,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顶峰。作为一项非常成熟的艺术,徽派建筑窗棂艺术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例如古代徽州地区的文化环境、徽州地区繁荣的经济水平、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等等。它表达了徽州地区人民对于美丽事物的渴望,也是手工艺人和民间艺术家依靠丰富想象力开展艺术创作的载体。各种形态的窗与精美的雕刻纹样在艺术海洋中熠熠生辉,并且它们在多个层面上也具有美学设计意境。因此,深入探索徽派建筑中窗棂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玄妙观之最在苏州众多道观中 ,玄妙观以历史悠久 ,规模宏传而著称。玄妙观蕴藏的文化瑰宝 ,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宋代建筑代表三清殿、艺术珍宝老子像碑、石刻艺术杰作石栏杆等文物 ,为玄妙观之精华 ,件件光彩照人。(一 )全国现存最大的宋代殿宇———玄妙观三清殿三清殿是玄妙观整体建筑群中的主要殿堂 ,整座建筑结构完整 ,庄严雄伟 ,体现了以其为核心的建筑群体。据载三清殿与玄妙观创立相始末。现存的三清殿主体建筑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 (1179) ,为当时提刑赵伯重新设计 ,进呈孝宗 ,并御书赐额“金阙寥阳宝殿”。元至元十八年 (…  相似文献   

6.
宋代花鸟画以独特的题材、精妙的构图在我国绘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宋代画家文化追求与艺术审美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宋代花鸟画内容题材与载体,其次对宋代花鸟画构图布局与绘画技巧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与形成原理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花鸟画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冯秀莲 《美与时代》2013,(7):101-102
宋代建筑形式一般呈现出尺度缩小、布局随意、清雅柔逸、装饰细致的基本格调。这一格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程朱理学中蕴含的深沉美学思想的熏染,对当时及后世的建筑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程朱理学中的美学思想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继汉唐之后第三个繁荣时期,科技、文学、艺术和手工业高度发达,在思想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著称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颢、程颐学派和朱熹学派,世称程朱理学。程  相似文献   

8.
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我国历代帝王肖像绘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承接唐朝和五代,对后世元明清的帝王肖像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肖像画的历史渊源的阐述以及对宋代帝王肖像绘画艺术特征的探索,分析出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当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题材、构图、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宋代宫廷花鸟画的艺术表现,从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审美情结、"形"与"意"的表达倾向三个因素来阐释宋代宫廷花鸟画艺术的意象表达,围绕宋代宫廷花鸟画的形态与哲学内涵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靠师徒口传心授,能够传世的古建筑专著可谓凤毛麟角;在现今宋代建筑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营造法式》的记载可以让后人对宋代建筑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而这部著作对于宋代佛教建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挖掘研究。《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为北宋李诫"奉敕编修",颁行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这部著作参阅了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了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之一,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课本"。本文以《营造法式》的记载为例,介绍宋代佛教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将伦理与建筑艺术相结合,从艺术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与建筑特定的伦理关系。建筑艺术的背后是人所认可的价值观念,将内在的无形的东西物化为外在的有形的东西,在建筑中能看出伦理,在有形中看见无形。借助建筑伦理中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智慧,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可以来理解建筑的存在、精神伦理功能、人伦伦理功能和审美伦理价值等。  相似文献   

12.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部分诗词散文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有着特殊亲近与钟爱,每到一地,总会留下许多关于当地风景的佳作,至今仍为后世吟唱。苏轼的诗词散文无不体现着山水地形美、气候天象美、建筑艺术美、色彩音响美和联想意境美。  相似文献   

13.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都市经济繁荣的典型时期,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艺术的发展。宋代诗词的雅、俗走向一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诗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宋诗要发展,就要独辟蹊径,于是宋诗一改唐诗恢弘之气,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偏重"言情"。宋词来自于民间小曲,这种特性决定了宋词之"俗",然而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词逐渐走向"雅"化。宋代诗由"雅"到"俗",词由"俗"到"雅"的这种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发展需要雅俗共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文化的长足发展,建筑在实用性、牢固性、遮蔽性等传统价值取向外更多地被赋予了精神人文价值,其中尤以纪念性建筑为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民族气质的精华,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角度探寻我国纪念性建筑的深层意蕴,可以丰富诠释建筑底蕴的学术之径,加深对纪念性建筑当代转型的理解。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言说对象,从娓娓"道"来的意境、点线串珠的"舞"术及"中和为美"的追求三方面初步探析隐藏在其设计语汇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藉此揭示纪念性建筑影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代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成就颇丰、独具魅力的一支。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从图像学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宋代花鸟画发展的成因,分析宋代花鸟画中隐藏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期更加立体、直观地描绘出宋代花鸟画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正大足道教石刻,是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等代表性石窟点。在大足道教石刻中,可以领略到道教艺术自身创新的独特魅力,丹凤眼与美须髯这些人物面部局部特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道教艺术在经历漫长发展之后,至两宋时期逐渐臻于成熟,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道教石刻,可谓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9.
熊巧 《美与时代》2015,(4):45-46
婴戏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种,其图案风格活泼自然、造型写实,生动展现了孩童的纯真与烂漫,广受人们的喜爱。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低人口出生率与战事的影响、婴戏图的发展、佛教文化的影响,共同促成了婴戏纹瓷器在宋代的盛行。宋代婴戏纹瓷器的艺术水准和数量都远超其他任何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刘金钟文化的广义概念系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等等。“建筑文化”当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