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画面内容极具特色,在内容上使用道教的文化象征符号,在技法上将写实手法与超自然的内容融于一体,用以表现“天降祥瑞”的主题。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它描绘了二十只形态各异的丹顶鹤出现于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宫城正门宣德门之上的场景,这既是宋徽宗艺术创作成果中的精品,也是北宋瑞应图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在经历了唐代的萌芽和五代的生长之后,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开启了美丽的绽放之旅。宋代花鸟画登顶的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宋徽宗赵佶为此做出的贡献。宋徽宗的身份不仅仅是北宋君主那么简单,他还是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在整个古代君主中艺术成就排名最高。赵佶所创的瘦金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绘画中,宋徽宗偏爱花鸟画,光是收集的花鸟画就高达两千多件,而他本人也是画花鸟的一把好  相似文献   

3.
论宋徽宗对宫廷美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是宋代第八个皇帝,执政27年.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失败者;在绘画上却有很高造诣,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开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时代.他在中国美术教育方面也是一位开创者和推动者.本文试对宋徽宗在宫廷美术方面所作的贡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学界对宋本《度人经》的成立与构成,及其与宋代道教思想、信仰与道法间的关系,尚缺少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解析,本书指出:宋本《度人经》是宋徽宗等人出于"符应"目的所造,是依据北宋时道教的发展要求,对传经神话、思想观念和经法道术进行创构而成的道经。宋本《度人经》既反映了宋徽宗改革道教的思想印  相似文献   

5.
宋徽宗赵佶,于公元1127年被金兵虏掠北去,这就是南宋时壮士激愤的“靖康耻”。在此之前,他作了二十五年皇帝,也曾是金冕锦袍,臣妾呼拥,当日环宇间最称文明发达的国度,整整被他统治了一百个春夏秋冬。 同样的天地斡旋,四季循环,同样的春秋二十五度,换一个时代,天工该有多少造化,人间可成何等功业!然而,对于宋徽宗的二十五年,似乎搜罗不出任何政绩,纵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宋徽宗的艺术生涯和花鸟画创作进行探讨,研究他作品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意义。采用文学与绘画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框架,通过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中的诗意绘画表达和画意文学表达,探讨诗画互文现象的意象共鸣和情感交融,同时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宋徽宗花鸟画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历代帝王之中,宋徽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他的书画修为极高,特别是他所独创的"瘦金体",已为众人所接受,成为绝世佳品。同时宋徽宗又是一位非常痴迷于道教的皇帝,道家所追求的充分自由超脱的主体精神,"无心"的审美态度,"淡而无为"的道教文艺观,以及对生命灵性的尽情抒发和追求,都影响了他的书法艺术及其内在精神,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品味到道教所特有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宣和水灾,指发生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五月,危及汴京的洪水灾害。在史实之外,宣和水灾还有一系列与僧伽这一僧人有关的故事。本文以宣和水灾中的僧伽故事为考察对象,通过僧伽故事与其他史料的参照,认定僧伽在宣和水灾中曾被赐六字号,后改为"普慈巨济大士"的四字号。将宣和水灾中僧伽故事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僧伽信仰在宋代的流行、僧伽的祈晴驱洪功能和僧伽在宋徽宗抑佛活动中的特殊性。总结僧伽故事的产生,其意图是为了扬佛、抑道,批评宋徽宗的崇道抑佛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基于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详细考察了福建莆田元妙观的历史源流、所藏碑刻及其社会影响。指出:莆田元妙观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经历代的不断修缮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是一座"三殿宏丽,甲于八郡"的著名道教圣地。观内保存的宋徽宗御制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较海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保存完整、石质上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见于金石著录的字数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宋徽宗瘦金体碑刻。莆田元妙观道士与明代林兆恩所创的三一教有关联,同时也与莆田地方社会士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道藏》第一经"的大型道书———六十一卷本《度人经》的编撰历史、内涵及其寓意一直存有许多未解之处。本文指出,《度人经》共分古本(魏晋本)与宋本两个部分,宋本《度人经》是对古本《度人经》的模仿与增添,是延续魏晋道教"天文"与"真文"信仰的产物。宋徽宗等人将魏晋时期风行道教的壬辰谶纬及终末论预言融会其中,突出该经作为"太平圣君"符应和祥瑞的地位,并仿效上清的"降经"模式来神化其编撰历史,使宋本《度人经》成为论证宋徽宗道教"神王"身份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宋本《度人经》是魏晋时期道教的"千禧年主义"及与之相应的"救世主"观念在宋代的延续。对宋本《度人经》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学界理解该经的宗教内涵与政治寓意,而且有助于解析宋徽宗于政、宣年间积极崇道的背后原因及其内在逻辑,深化对宋代道教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向认为“字如其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笔迹与个性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北宋抗金名将宗泽见到岳飞龙飞凤舞的手迹时说:“此非凡品也”,于是提拔岳飞于行伍之中。宋徽宗是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写的是自成一体的“瘦金体”,有位“望气者”(即研究玄学者)说:“圣上之字,有骨无肉,宋祚岂能久乎?”把北宋的灭亡与宋徽宗之手迹联系在一起,可算得上是玄之又玄的玄学了。 今天,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笔迹学”已被公认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少名牌大学已把  相似文献   

12.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大举伐宋,十二月,东路军占领燕山(今北京)信德府(今河北邢台)。同月三日,西路军粘罕攻占朔州,十一日进占代州(今代县),忻州望风而降。二十一日围攻太原。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很火的《千里江山图》在布局、技法、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方面都很吸引人,在这里略谈一二。布局上咫尺之内有千里之趣,技法上在前辈的绘画基础上进行创新,还有关于作者的老师宋徽宗以及通过对比体会18岁少年和元代82岁老翁黄公望绘画中的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14.
“千古艺帝”宋徽宗赵佶对我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卓越贡献,他对艺术的狂痴热爱、精谨致学、格物穷理、重视写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赵佶工笔花鸟画中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蕴表现,对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及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麻敏 《美与时代》2014,(6):76-76
提起宋徽宗赵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昏庸无能,荒淫无度。却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罕见的艺术奇才,是中国书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也是贡献最多的书画大家。本文试就他的书画艺术成就和贡献作一些探讨,作为赵估书画艺术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花鸟画从唐代起成为独立的画科。五代时期,经由黄筌、徐熙的发展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花鸟画风格。北宋时期,"崔白之变"到宋徽宗院体画派创立,使得花鸟画进一步走向成熟。南宋时期,以林椿、李迪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家将工笔花鸟画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以"细节忠实"的代表特点。  相似文献   

17.
璀璨的历史沿革如皋灵威观,在江苏如皋古城北厢内城河间。相传,武当山玉公、信公、静公三位道长,于隋代之前来到此地创立道观,名祖师观。唐初,尉迟恭东征在此扎辕,凯旋后重修,唐太宗御题"仁威";宋代,因"金蛇绕出殿间,事闻于朝",宋徽宗"赐额灵威"。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在开封市井里出生、长大的。开封这块土地上积淀的历史文化,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无形中种下某些基因。我们家在开封城的东北一隅,东边是司马迁《史记》中写到的"夷门",即魏国信陵君倚重的那位隐士侯嬴当差的地方;北边是宋徽宗时代的艮岳、明清时期的贡院,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西边是北宋的御  相似文献   

19.
刘卞功是北宋后期至金前期的著名隐士,被宋徽宗敕封"高尚处士",在当时的民间、朝廷和道教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自南宋开始,他一步步地被神化,成为一个自在逍遥、神通广大的神仙。与此同时,士大夫也对他推崇备至,但不是因为他的神迹,而是因为他的修为与境界,尤其是他的"四杀"说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20.
北宋神宗前后,一些文人士大夫如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针对当时院体准确细腻的绘画风格,发表了不少颇具创新的理论,促使了绘画观念的转变,古典传神论传统在北宋时期士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得到强调。宋徽宗宣和体花鸟画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受到了文人画观念的影响,在院体画法度严谨、造型真实的传统基础之上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