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以劝善为目的,如来佛祖慈眉善目,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取经的唐僧心肠特别的软,他甚至对妖怪也心慈手软,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佛教形象。谁能想到,日本佛教却能把这非常慈悲的教义转化为鼓吹杀戮,为侵略战争服务。何劲松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日本佛教,他的《近代东亚佛教——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为线索》一书,向我们揭示了日本佛教从甲午战争以来,为侵略战争服务,特别是为侵华战争服务的历史事实。这不仅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也提出了令所有人都值得深省的问题:宗教与善,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上,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细推其原由,宗教极端主义往往是前两者的根源。当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进行交往的时候,如果对自己的宗教观念和体验抱一种迷信和狂热的态度,就会诱发出种种行为上的极端主义;相反,如果诉诸道德和理性,则会使宗教成为国家和睦和民族融合的桥梁。反思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绝少发生狂热的宗教崇拜和残酷的宗教迫害,更没有因纯粹的信仰原因而诱发的宗教战争。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应当归功于中国主流文化儒学“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理性精神,这也是儒家…  相似文献   

3.
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塞尔改编的电影《浪潮》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微型极权主义群众六天内从开始到灭亡的全过程:从游戏般的开始,到病毒般的迅速蔓延,再到歇斯底里的狂热,最后以两声枪响结束,主人公死的死,伤的伤,被抓的被抓,观后令人陷入深思。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潮",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狂热的念头,尤其在社会不满情绪堆积、"失意者"增多的情况下,更加危险。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与社会携手努力,争取为中国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提供一个触手可及的希望,让不同民族、性别、出身、教育水平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稀释人民的不满情绪,让民众保持理性,远离狂热。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慈爱,相异与儒家的慈孝、仁慈,它以公平、情感的自然流露为特征,其理论的依据在天、地、人、道的规则在自然;其实质在他人优位的价值取向,在整体联系性的强调;慈爱反对战争,即使选择战争来解决问题,也必须坚持解决问题为止,不能逞强,即使对胜利的战争,也不能美化,因为战争是以伤害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与胜败没有任何关联;在战争中必须装备恬淡慈爱之心,爱护生命,同时自爱生命,这些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生态、人际疏离三大危机,无疑具有的积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莹 《美与时代》2007,(12):130-132
"战后派文学"在二战后的日本文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作品一方面有对日本军国主义专制统治和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批判的积极因素,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故意模糊战争的侵略性质,只着眼于日本自身的战争创伤的体验,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推卸责任.这是我们需要加以批判对待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思想史既有令人振奋的方面,也有令人压抑的方面.也许有人会把它看作是一部偏见和教条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人们常常是偏执和狂热地固守这些偏见和教条.也许有人甚至会把它描述成宗教狂或准宗教狂的发作史.说到这里,请读者不要忘记,自穆罕默德以来,人类破坏性最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由于宗教或意识形态引起的,当然,成吉斯汗所进行的战争是个重要的例外,看来可以说他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个典范.毫无疑问,即使在可悲的、令人压抑的宗教战争的景象中,也有令人振奋的场面.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人为了他们的信念、为了他们认为是真理的思想而生活、会捐躯,就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7.
基因伦理学中的实体论认为,在道德讨论中,人的自然体以及附着在自然体上的精神过程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实体,通过基因技术对人进行干预和操纵是极不道德的.然而从社会实践来看,自然基础不能作为反对基因技术干预的基础,对技术责任的担忧也不能成为否定人之自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实现财富共享,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亦是民众的幸福所倚.责任政府的构建,就是要在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当前环境下,为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提供合理的制度平台,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一种政府形象,创造财富是责任政府的第一要义,公平正义是责任政府的道德核心,关注民生、扶贫济弱构成了责任政府的基本德性.  相似文献   

9.
责任概念本身具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西方责任伦理思想产生了"习俗伦理责任"、"类理性责任"与"道德责任"三种责任形态的变迁.在传统社会里,人的责任是个人对自己所在社会结构的习俗伦理责任.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外在自由的类理性责任.后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意志(内在)自由的道德责任.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使得责任解除了外在结构的要求,走向了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对任何人来说,排队都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然而,日本人却非常热衷于排队。在日本,从车站、电梯、厕所、收银台,还有各种餐厅的外卖窗口,到处都是井井有条的队伍。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日本民众心里,排队不是负担,不是麻烦,而是一种"文化"。不过,日本人喜欢排队也是有原因的。日本人的团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