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中国福建省是高僧辈出的地方。今年三月,我和在福建省出生的、现于日本大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慧光法师一起,对福建寺院、尤其是僧伽教育机构,即——以推动整个中国佛教的佛学院为中心做了参访。现就我所了解的福建佛教概况,以及中国佛教的某些现状,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去恶行善、慈悲利他、克己、孝亲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这些观念,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谐家庭的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8日上午,由中央音乐学院和麒麟广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签约仪式,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签约仪式由中  相似文献   

4.
大致来说,就信仰群体而言,佛教的中国化既包括在王公贵族、中上层僧侣、知识分子等精英层面的中国化,也包括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上的中国化。相对于精英阶层的佛教中国化,民众的佛教信仰及其修行从一个更加宽广、细腻的角度丰富和深化了佛教的中国化,在中国佛教繁荣的唐宋时代,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以石刻和古代文献为资料,考察唐宋时代民众的神灵信仰,以此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佛教中国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是一种具有时代要求、中国特色、亚洲特征、国际影响的"全球文化意识"。它作为一种文化对话与合作的路径,能够为中国社会的和平发展奠定文化精神资源,塑造一个和谐共享的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以人间佛教的社会姿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与海外相关地区的佛教信仰体系展开不同形式的对话与合作,从而在倡导国际文化新秩序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丽心 《法音》2004,(4):36-39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二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为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行了不少佛教题材的邮品。如泰国发行的“金玉大佛”,越南发行的“罗汉图”,印度发行的“阿育王石柱”,孟加拉国发行的“铜佛”,蒙古国发行的“跳布扎面具”,日本发行的佛像、佛教建筑,澳门地区发行的“观音系列像”等等。中国作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三大语系佛教齐全,佛教文化极为丰富,因此在当代,我国也发行了不少佛教题材的邮品。说起邮票,就不得不先简单介绍一下邮票的历史和集邮的知识。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16日,由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五台县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和五台山佛教协会承办的为期一月的“中国五台山首届国际佛教化节”在五台山4.7万平方米的化广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观察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社会中其它宗教形态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共生状态,分析其在多元文化空间中吸纳和整合其它社会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阶序特点,为藏传佛教中国化乃至宗教中国化实践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经验案例。  相似文献   

9.
茶能提神,茶能生津。受佛教思想影响,中国人在喝茶的过程中,逐步加入了佛教修行的理念,即思想放空、抛开世俗的纷扰、追求身心的愉悦。佛与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元素,长期以来,相互浸润,互融互通,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一道奇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宏度 《法音》2002,(5):38-38
本刊讯以帕·拉加拉他那摩尼大长老为团长的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代表团一行10人于4月21日至28日来华访问。在京期间,代表团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瞻礼了佛牙舍利,参访了广济寺、灵光寺和雍和宫,游览了故宫、长城、颐和园。4月24日至26日,代表团赴河南访问,先后拜会了河南省宗教事务局和河南省佛教协会,参访了少林的武术表演。代表团一行对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交口称赞。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促进了中泰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代表团一…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佛教文化》2012,(6):7-7
三十岁前,什么都不信。岁数逐渐大了.才知道看不到的未硌没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似文献   

12.
智文 《中国宗教》2017,(2):42-43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中国佛教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自信的增强,自然也需要中国佛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中国佛教既来自于传统,又立足于当代,  相似文献   

13.
印度佛教在其创立之初即有着人本化的意蕴,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则彰显了佛教的伦理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伦理相冲突、调适、融合,则真正实现了佛教伦理的大发展。佛教伦理中国化或者是彰显佛教原有的伦理文化因素,或者是与中土伦理相融合,作为其结果,中国佛教伦理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在佛教徒中有重要规范作用,而且对中国伦理文化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讲得题目是《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五台山的研究》,现分两部分来讲, 一、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为借鉴,看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佛教在印度,从古至今并非是一个最大的板流。  相似文献   

15.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儒、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美学领域儒、道文化更是各有千秋,但是又有着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礼"它是以"仁"为根基,偏重于伦理学."仁"在儒家的思想之中是最高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是可以达到的,如<孟子·告子下>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  相似文献   

16.
永信 《法音》2014,(11)
正少林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少林僧团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宗教土壤条件下创造的以禅宗文化为核心,以禅修、功夫、禅医、佛教艺术为表现形式,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少林文化具有四个显著特征:民族性,宗教性,原创性,共享性。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特现象,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4,(9):86-87
7月,正值酷暑,《中国宗教》杂志社佛教胜地行系列采访组来到湖南,从湘北的八百里洞庭湖南下,至长沙,到寿岳衡山,一路追随佛教先贤的足迹。湖南,是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禅宗、天台宗、净土宗都在此处传承。今天的湖南佛教,正用自己特殊的方式,阐释湖湘文化素有的"经世致用"传统。长沙麓山寺,被誉为"汉魏最初名胜,  相似文献   

18.
普正 《法音》2005,(7):46-46
本刊讯6月12日至15日,台湾“中华佛教僧伽会”会长、台北善导寺住持了中法师一行4人应邀访问北京。6月14日上午,了中法师一行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副秘书长蘧俊忠、陈文尧、张琳,及各部室负责人和广济寺僧众的热烈欢迎。在会见中,圣辉法师说:“了中长老是我会的好朋友、老朋友,是两岸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长老。所以我们中国佛教协会各层领导都出席迎接长老的到来。我们都是中国人,更是法乳一脉、同根同源的法门兄弟,真正是两岸一家亲。”了中长老对中国佛教协会如此隆重的迎接表示感谢,他…  相似文献   

19.
常正 《法音》2005,(10):47-49
本刊讯9月24至25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会议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隆重召开,中央统战部二局周宁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四川省党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莅会指导,一诚会长、圣辉副会长、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人,以及有关省级佛教协会的领导、全国部分佛教院校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部室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佛教协会有关领导和峨眉山佛教协会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副会长兼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明学法师主持,一诚会长首先作重要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20.
李明岩 《法音》2012,(2):52-55
加拿大是美洲北部的一个移民国家。国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南与美国为邻,东接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国土南北跨越4600公里,东西则相距5200公里。总人口约三千多万人。在加拿大历史上,中国人民向加拿大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和援助,著名的太平洋铁路就是中加友谊的最好象征。早在19世纪末,大批华人铁路工人进入加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