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中国道教》1995,(3):59-62
根据中国道协“关于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宗教界举行和平祈褥法会的通知”精神,各地道教宫观于8月14日至16日隆重地举行了和平祈祷法会。 长沙市道协 长沙市道协所在地云麓宫,存有抗战期间第四路军总指挥部独立团、第63师、34师和19师阵亡将士2700余人的铭刻。8月14日至16日,全市全真、正一两大教派道友于三清殿举行祈祷法会,表示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崇高敬意和怀念。市道协所属陶公庙、河图观、天竺山道院、青阳山道院也分别举行了不同规模的祈祷法会。  相似文献   

2.
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道衲衷心祝贺华诞 ,并祝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民族振兴 ,国富民强。道衲之所以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道衲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 ,熟悉旧社会民不聊生 ,百业凋敝 ,华人受欺 ,国家不国的事实。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强盛中国的道理。道衲之所以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道衲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实事求是”就是我们道门中常说的“道法自然”。有了“实事求是”才有今天的改革开放 ,才有今天的百业兴旺 ,民心舒畅。道衲之所以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崇尚巫鬼的道教与越南本土原始鬼神信仰极为契合。汉末,初创不久的道教便经由上层及民间等多重路径南传越南。六朝期间,入越的循吏、高道及奉道世家的涉道活动,尤其是著名道士兼道医董奉、葛洪等,入越弘道布教,有力地推动了道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初具规模的民间道团组织的出现,堪称此间道教南传越南最为明显而又直接的发展成果。隋唐期间,入越道教不断受到上层社会的推崇而与越南本土信仰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越南化道教,道教南传越南亦因此达到了鼎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道教建筑意境这一研究新视野出发,以龙虎山天师府为案例,对道教建筑思想与道教思想关系新范式进行考论,揭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道教建筑深受道教心性、道教科仪等道教体道行法宗教实践影响;在此实践过程中,道教建筑意境主要表现为心性意境、神志意境等仙道意境;而这一仙道意境也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乃是道教建筑与其他传统建筑本质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5.
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有一句名言“数与道非二本”,很早就注意到自然界的数量关系与天地自然之道的本质联系。道门人士对天地之道的积极探寻,必然会涉及自然之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从而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本文从道教术数与传统数学思想这一视角对此作一些尝试性解读与探索,分析探讨了道教重视术数、关注数学的内在原因,并指明研究道教数学思想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4月 1 7日至 4月 2 6日 ,湖北省暨武汉市道教协会在武汉长春观联合举办全省道协、宫观负责人培训班 ,全省 2 4个市县 ,34个道观的 43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此期培训班是湖北省道教界在新世纪举办的首期培训班。培训班主要学习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法令及 2 0 0 1年 4月 1日施行的《湖北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和道教史、道教神仙、教理教义、道教仪范等。通过学习 ,各宫观负责人普遍感到政策水平、法制观念、道教知识有了提高 ,并纷纷表示一定将在此次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带回各自的道协、宫观 ,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扬道教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教》2001,(4):36-36
福建闽东地处山区 ,经济落后 ,各宫观都以务农和手工业加工自养。为此 ,福安市棠发洋鹤山道观陈幼英道长和柘荣县城郊下村灯火山清阳观林美菊道长 ,近年来组织道众开办清鹤道教服饰厂 ,为海内外道教宫观制做传统服饰。经过几年的实践 ,现可制做大袍、大褂、小褂、红法衣、十方鞋、白袜、混元巾、汉装、灯笼裤、八卦旗、四象旗、八卦袋等二十多个品种。各地宫观如有需要服饰 ,具体事宜请来函与福建省福安市城北棠发洋鹤山道观廖信杰联系闽东道众开办道教服饰厂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05,(6):32-32
2005年10月29日上午,浙江省乐清市道教音乐团正式挂牌成立并举行道乐演奏。乐清市民宗局等有关方面领导以及温州市部分县市区道协的领导,乐清市道教协会所属的重点宫观负责人以及乐清市道协全体理事共130多人参加揭牌仪式并观看道乐演奏。乐清市民宗局副局长朱孔西同志代表市民  相似文献   

9.
吴光正 《中国道教》2004,30(2):27-30
曹国舅在八仙中出现最晚。他在宋代就被内丹道收编为吕洞宾弟子,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迟至元明时期才出现于有关记载之中。有关曹国舅的情况,叶慈氏、浦江清、赵景深、周晓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①,班友书在考察黄梅戏《卖花记》的源流时,对曹国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视角独到。②笔者拟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综合以上诸说,对曹国舅故事进行系统的考察。一、内丹道对曹国舅的收编八仙中的曹国舅原型为宋代国舅曹佾,他在宋代就已经被内丹道收编,成为吕洞宾弟子,并在宋金元时期以固定的形象出现于八仙队伍之中。历史上的曹国舅曹佾是曹…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的佛道关系实现了从激烈的对抗到彼此间平等的对话与共存的重大转折,而转折的实现与佛道两家实力的消长变化、统治者的政策导向以及佛道思想的发展演变有紧密联系。佛道关系转折代表了最基本的观念态度的转变:佛道一致的关系模式因其强调佛道两教的高低优劣,侧重于阐述佛道思想的差异而仍然坚持对抗的观念态度;而佛道合一的关系模式则强调佛道思想的融合,侧重于阐述佛道思想的共通处,因而突出了强调彼此间平等的对话与共存的观念态度。正是由于道教率先突破对抗的观念态度,站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吸收佛教思想从而实现了理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王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龙溪是中晚明阳明学中会通三教的代表人物,历来虽多谓龙溪与佛道二教关系密切,但却鲜见有专门的研究.本文考察龙溪与佛道二教人物的交游以及龙溪对道教实践法门的修炼,以具体说明龙溪与佛道二教的因缘,力求为进一步探讨龙溪与佛道两家在思想上的关联,奠定历史与实证性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5日,作为澳门道教协会举行2009道教文化周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研讨会暨《澳门道教科仪音乐》首发式假澳门博物馆演讲厅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各方来宾,共同见证了第一本有关澳门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与道教     
老子认为,为学是求知识,为道是求智慧.真正的智慧是超理性、超逻辑的一种体验方式,只有通过为道的方法才能悟道.老子的道,与基督教的上帝是极其接近的概念.道是非人格化、非神的上帝,而上帝是人格化的、神圣化的道.道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表示规律、法则,但它潜在着一种被神化的内涵.一旦社会有了需要,它可以转变为一种宗教的核心理念.例如在道教中,老子为道的方法发展成为道教修行的方法,老子的<道德经>演绎成道教各类经书.  相似文献   

14.
罗映光 《宗教学研究》2006,1(2):157-165
蒙文通先生是蜀学发展过程中承先启后的大师,其道学思想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博采各地众家之长的特色和优势。蒙先生根据其“古史三说”、“古族三分”、“文化三系”的理论,从先秦仙道三派考证,到道家南北二派辩析;从道家道教产生溯源,到上古民族地理甄微;从道家黄老学论演化,到道教“五阶三变”归纳;从重玄道论发掘开创,到道佛相互渗透阐释;从道学理学内在联系,到辑校道书发微钩沉。本文对蒙文通先生在上述研究领域不拘成说、不苟附和的创见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道服,即道教服饰。隋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穿道服的现象零星出现,至五代而形成社会风气,北宋蔚为大观,形成了文人士大夫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穿道服的独特现象。文人主要在两种时空穿道服:一是在职官员非公务的私人生活中;一是贬官或无仕的在野文人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穿道服既来源于道士服饰中的"常服",又发生了变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是道教世俗化对文人影响在服饰方面的重要表现,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带有道教信仰意味;是闲适生活方式的象征;代表了一种与世俗礼仪相对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道教思想史的视阈中,从思想源头看:韩非与道教俱"归本于黄老";从韩非思想内容的本身看,韩非对黄老之"道"做了大量"法"性改造,构建了"道法"体系;从对后世道教的影响看,后世道教明显吸收了韩非基于"道"的法术势的思想,这在《抱朴子外篇》《通玄真经注》《鶡冠子》得到了典型体现。"道"一以贯之韩非思想。韩非是道教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教知识专修班坤道班开学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已久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道协举办的坤道班是中国道教协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坤道学习班,这是中国道教界的一件大喜事,更是我们全体坤道的一件大喜事。坤道班是在国务院宗教局的关怀下,在中国道协的直接领导下,在各地庙观的老道长、老前辈们的殷切期望下,在全国青年坤道们的求知欲的要求下举办的,它为我们坤道开辟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今天在座的坤道为能参加这次学习感到万分的荣幸。激动和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18.
道官初探     
道官,是中国古代道教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广泛搜集正史及道教经典、金石中的有关史料的基础上,采用道教金石史料与正史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方法,对道官司职、道官在道教历史上的作用与贡献、道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等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宗教学研究》2007,(1):175-179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道教之道对于太极拳拳理的渗透、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对太极拳的指导、“生道合一”的人生境界对太极拳的影响几方面来探讨道教对太极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2001,(4):11-11
20 0 1年 5月 1日 ,嵩山中岳庙隆重举行了“嵩山中岳庙名山第一坊竣工典礼” ,中国道协闵智亭会长、陕西省和西安市道协的负责人到会表示祝贺。参加典礼的闵会长和郑州市市长陈以初、登封市市委书记刘全心、市长冯留卷等为名山第一坊竣工剪彩。闵智亭会长在竣工典礼会上做了讲话。他要求中岳庙道教管理委员会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增强团结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把中岳庙建设得更好。名山第一坊原建于清代顺治年间 ,形制为四柱三孔檐庑殿顶木牌楼 ,清代末年废毁。 1 942年在原址上建了中华门 ,形制小 ,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