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为  于江 《美与时代》2022,(8):44-46
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和分析建筑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场所、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的递进分析,深入阐释了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尝试将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概念归纳为构成场所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特性带给人的精神感受。在场所精神理论的启发下,探讨了乡村场所的意象、空间和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乡村场所精神的实质,揭示了乡村聚落的自然和人文价值,提出了田园生活的归宿、乡村记忆的载体、现代农业的基地、城乡融合的纽带等当下乡村更新改造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分析建筑符号学的应用,发现很多建筑设计对建筑符号学的应用停留在表层结构,致使很多建筑设计缺乏场所精神和情感意义。通过对地域性建筑特征进行提取、加工、运用与反馈来探索建筑符号学与场所精神之间的联系,既是对建筑符号学的进一步的拓展,也是对场所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伊斯兰教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落实国宗局、省民宗委提出的深化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建设文化型、学习型、道德型、生态型"四型场所"的要求,2015年11月23日至24日,湖北省伊协召开四型场所暨清真寺文明卫生创建研讨会,全省各级伊协、部分清真寺负责人共46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常正 《法音》2010,(4):55-56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有关文明燃香、保护环境等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前一阶段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工作情况和经验,对进一步推动规范燃香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进行部署,3月26日上午,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了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5.
韩迎春  莫雷 《心理科学》2005,28(5):1188-1191
本研究采用扇效应技术来进一步探讨空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共分为两个分实验。实验1通过在材料中使用同样具有可“移动性”的物体概念(例如快餐车)来探讨“可移动性”是否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根本原因。实验2将材料中的“大场所”地点替换为“中场所”地点,来进一步探讨空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人的可移动性”不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原因并且在不受个体背景知识衰减的情况下.空间信息对情境模型建构的影响作用强于主人公信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彩玲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1):1917-1928
领导愤怒(leader anger)作为最常见、最易被感受到的工作场所负面情绪之一, 对于改善工作关系、行为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然而, 已有文献关于领导愤怒阻碍还是促进领导有效性的观点存在许多争议, 对于领导愤怒为什么以及何种条件下影响领导有效性的问题尚不明确。在回顾工作场所领导愤怒概念起源和内涵特点的基础上, 从消极效应和积极效应双刃视角厘清了工作场所领导愤怒的有效性, 基于情绪即社会信息理论阐释了工作场所领导愤怒有效性的双路径中介机制, 并从个体/团队/组织三层面分析了领导愤怒有效性的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应从工作场所领导愤怒的概念和结构测量、事件前因和后果、中介机制、情境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层面等方面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有关文明燃香、保护环境等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2009年以来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工作情况和经验,进一步推动规范燃香活动在全国广泛开  相似文献   

8.
严瑜  王轶鸣 《心理科学进展》2016,(12):1934-1945
以往研究通常考查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接收者个人和工作场所内相关结果的影响。而近来研究指出,无礼行为会超出工作场所的界限产生溢出效应,且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会对接收者之外的他人产生消极作用,即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交叉效应。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溢出和交叉效应的产生机制,包括消极情绪和情感在无礼行为溢出效应中的中介机制,以及压力传递在无礼行为引发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与工作-家庭冲突中的中介角色;深入探讨了共情在无礼行为交叉效应中的调节机制和社会阻抑在无礼行为交叉效应中的中介机制;并建议未来相关研究选取新的结果变量视角、探究新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进一步整合无礼行为的溢出和交叉的连锁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工作场所欺负的内容结构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 bullying)的内容结构及其测量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工作场所欺负内容问卷,对全国7个城市75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436份有效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N=229)表明,我国工作场所欺负内容由人身攻击、工作压制和社会排斥三个维度构成。三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N=207)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的工作场所欺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对员工情感承诺和离职意向等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瑜  曹照雪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1):1906-1916
工作场所文明行为是一种在组织文化下, 基于社会和组织角色义务的, 传达礼貌和尊重的主动性行为, 是一种向内要求自我控制, 向外主张尊重传达的行为, 它对于个体自身性格的塑造、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文明氛围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员工-员工、领导-下属、员工-顾客等关系中, 工作场所文明行为发挥着增进同事情谊、促进合作、增强领导力、建立信任、提升绩效等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厘清工作场所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的关系, 运用动态视角研究它们发生、发展和被感知的机制, 以及这两种行为能否相互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场所”的形成1 92 6年 ,即西田几多郎 (1 870— 1 945年 )从京都大学退休前两年 ,他发表了题为《场所》的论文。这篇论文对于研究西田哲学的发展过程来说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篇论文出版之后 ,左右田喜一郎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对它进行了评述 ,认为它“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2009年国家六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要求,2011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燃香类产品有害物质测试方法》和《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三项国家标准公告。此三项国家标准涉及燃香活动的产品要求、检测方法和安全规范,为开展规范燃香提供了技术依据。如规定香体长度不应大于500毫米,直径不应大于10毫米;点燃香体、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7,(5):61-63
为贯彻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和国家宗教局等十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精神,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广州佛教界、道教界开展"文明敬香,文明礼神,建设生态寺观"活动,将文明敬香活动纳入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建设工作重点,号召全市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树立绿色理念,建设生态宗教活动场所,形成佛道教活动场所文明敬香活动新常态,开创了场所规范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期望-效价理论探讨了期望(关系修复可能性)和效价(关系重要性)对工作场所排斥后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1采取回忆范式证实了遭遇工作场所排斥后个体将以积极、消极或不作为行为进行应对,而期望和效价对应对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2在研究1基础上,通过情境问卷对期望和效价进行操纵,进一步验证了期望、效价与应对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关系修复可能性越大、关系越重要,个体越倾向以积极而非消极行为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2,(8):56-57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湖北省黄石市结合实际,统筹谋划,从宗教“场所、人员、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升级,打造宗教事务管理“黄石样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18,(11):50-51
近年来,温州市民宗局积极照“五进场所”推进教育引导工作。一、联系交心进场所;二、政策法规进场;三、优质服务进场所;四、依法管理进场所;五、和谐创建进场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增进与宗教界的密切联系,教育引导宗教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和政府同心同行,促使广大信教群众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近年来,温州市民宗局积极按照“五进场所、十大举措”推进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无礼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存在, 但由于其强度低、意图模糊等特征, 从而使组织很难有效地甄别、预防或控制它。在总结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展开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 厘清无礼行为与其他相关不良行为的概念边界; 其次, 梳理了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的发展进程, 主要介绍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模型、情感事件理论模型和无礼行为的情绪反应模型; 最后, 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张建构一个以认知和情绪反应为中介, 以社会文化、人格和组织因素为调节变量的无礼行为的模型, 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运用纵向实验设计的方法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走向, 以求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深化无礼行为的发展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4,(12):48-49
各地建堂简讯 ○在新疆库车县的西郊戈壁边缘处,有一个近百人的聚会点,这里的弟兄姊妹十多年来苦于无固定聚会场所,曾五迁聚会点。靠着主的带领和信徒们的美好见证,周围的群众对基督教有了理解、产生了好感,当地领导也给予了帮助,教会终于得到了建堂的地皮、木料。弟兄姊妹们自力更生,并得到邻近地区兄弟教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1978文化创意园的建筑形态、建筑材料、艺术装置进行分析,探讨文化创意园的场所精神,反映人们对特定场所空间的共同历史记忆、文化共识。场所精神可以反映出艺术作品与场所功能、环境之间的匹配性、协调性。结合历史时代背景塑造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创意园,能给公众带来全新的艺术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22,(4):64-64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宗教“同心圆”工程为主抓手,以“六进六导”系列活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场所,强化思想引领导向;爱国主义教育进场所,强化政治意识导向;政策法律法规进场所,强化法治理念导向;公共安全管理进场所,强化平安稳定导向;优秀传统文化进场所,强化文化建设导向;优秀传统文化逬场所,强化文化建设导向;公益慈善进场所,强化和谐共荣导向)为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