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冯友兰先生和任继愈先生干春松(以下简称"干"):我记得您就是冯友兰先生的学生吧?您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研究领域均有很大的建树,与你长期跟随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等前辈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吧?牟钟鉴(以下简称"牟"):是这样,我跟冯先生读研究生。我做研究生的那一年就  相似文献   

2.
张践 《中国宗教》2012,(8):40-41
今年夏天,北京的天气十分反常,阴雨连绵不绝。6月28日傍晚接到牟钟鉴先生的电话,得知吕大吉先生走了。顿时泪眼蒙眬,方知连日雨水不断,乃是昊天哭送吕公。回想30多年与大吉先生的交往,我虽然没有在先生门下拿过学位,但是自信受教时间之长,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位博  相似文献   

3.
正1978年,还在我上研究生之初,看到《哲学研究》上任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其中说解放以后,他信从马克思主义,就跟他以前的老师说,今后他不再相信旧哲学,要走新哲学的路(大意)。我当时读了以为是指汤用彤先生。后来读书渐多,始知乃是指熊十力先生。任先生在北大毕业,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但早期思想并未受胡适的特别影响,而是与熊十力、贺麟等来往颇多。他早期研究理学,后研究佛教,再研究老庄,所以他对儒、释、道三家都能进行研究。而其中,佛教的研究是他和其他中国哲学史大家区别的主要指标。如冯友兰先生、  相似文献   

4.
佛学的一代宗师赵朴初先生不幸去世了 ,消息传来 ,举世为之震惊 ,为之痛悼 :我是最早知道这消息的一个 ,所以格外感到伤痛!我与赵朴老认识已经很久了 ,但直到80年代我才有机会陪同老画家朱屺瞻先生去拜见朴老 ,那时两位老人互致景慕之情 ,朱老还向朴老赠送了他的画作 ,而赵朴老在新中国的宗教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事业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 ,早就为广大人民所崇敬了!近几年来 ,我的乡友邱嘉伦先生常为佛学的事去拜见朴老 ,我也随着邱先生一同前去 ,因而常能与朴老晤谈。1998年8月 ,我第七次去新疆调查玄奘取经回国的路线 ,终于在帕…  相似文献   

5.
正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和民间宗教的关系,对道教自身来说同样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道教的基础在民间、在民间信仰、在民间宗教,如果这个部分缺失了,道教就会被孤立,路也会越走越窄。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委员会于8月30日在京成立。该委员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知名教授牟钟鉴担任名誉主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担任主任,车乃亮先生担任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素有“三教”之说,陈寅恪先生在1930年代曾 说过:“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自晋至今 ,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道教的文化整合作用值得研究历史地看,虽不能说儒释道三教构成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鼎足之势,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三教各有其地位和作用,应是不争的事实。诚如牟钟鉴先生所说:“魏晋 以降,儒佛道三家成为三大主流学说,其中以儒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互相渗透,互相推动……”但与儒释二教相比较,人们常以“杂…  相似文献   

8.
1999年1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年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界朋友,约有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该中心主任卢国龙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名誉主任马西沙先生对中心的组织机构及活动情况做了介绍。社科院宗教所所长卓新平先生、中国道协会长闵智亭先生、副会长张继禹先生、著名学者余敦康先生、牟钟鉴先生等人都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 与会学者对道教文化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早产的胎儿。我决计把这篇并不成熟的文字抛到学术界,是因着两个不无衷曲的考虑:(一) 牟钟鉴①在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以下简称《命运》)一文中,对我的《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及其时代特质》(载《光明日报》1986年5月26日,以下简称《特质》)一文提出诘难后,经由我的答难(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文章《答牟钟鉴》),再次向我提出了诘难(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文章《澄清与探讨》,以  相似文献   

10.
舍尔班第一讲 赞美安拉,众目不得见之,想象无以述之,灾难非能临之。有识之士难以言状其尊威,思考者无法探其无始之究竟。无人能言其原在哪里,情况如何,何时始有,现在何处。我赞美安拉清净玄高,我向他忏悔,向他谢恩。知谢者确因向其谢恩而获得了成功。我作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他真乃独一,绝无伙伴。他洞悉万物存在之前的一切。我作证:我们的领袖和先知穆罕默德,  相似文献   

11.
牟钟鉴先生《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一大(载今年第5期“当机者说”栏目),是近年来学者治佛学中不多见的水准较高的力著,其“信与不信”的提出,皆赖党的改革开放、发扬传统文化的好政策,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不过我以为这信与不信属于中性概念,既有盲目的迷信,也有盲目的不信;当尚未知晓明达之前就信或不信皆是迷信,待知其真善美之后仍拒而不信也属愚盲。因而似应确立一个可以量度的标准方好。于此,佛法中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此中的法、义、了义、智皆具真实义,而凡真皆具善美,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无碍的信海     
但愿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常怀感激之情、借人爱物之心和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学会谛视内心佛教的赞美歌《在风雨中》是一首将佛陀教诲的根本意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了的好作品,它不知激励了多少人的勇猛精进,唤了多少人慈悲之心。这部赞美歌使佛光直接映照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词作者长田恒雄先生于1977年3月病逝,生前他对我多有关照和教引。在他卧病在床时,我多次去探望他。一次他对我说:“我的病是我自己做的业,正因为是自己做下的病,所以只有自己去疼爱它,和它友好相处了。正如手、足、眼、头等一样,这个病也是我这…  相似文献   

13.
丕之走了,走得那样突然。离开北京时不是还好好的!那健壮而健谈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已过七十的人。然而他的确走了,这是一个“事实”,而“事实”往往是对人不利的。“死”就是这样一种最为普遍而又最无可奈何的“事实”。我认识丕之三十多年了。1957年反右前他在高级党校工作,到人民大学听贺群先生讲黑格尔哲学的课,不久就到哲学研究所贺先生领导的西方哲学史研究组工作。那时我刚从北大毕业,他在我面前有一个高大的形象,不仅年龄比我大——其实那时他才三十多岁,他还是党内的老干部、老革命,原则性很强,我对他一直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14.
我与丁文方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交。我比他小二十来岁,在思想、学识上,都不敢望先生之项背。然而,先生却从来不弃愚顽,热心鼓励后学,经常鞭策我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5年之初,承蒙张师岱年先生不弃,指定我为陈来先生博士学位论文的同行评议人之一,因此我有幸先睹为快,阅读了陈来先生《朱熹哲学研究》的论文打印稿。时隔三、四年,陈来先生又以京、沪两地出版的《朱熹哲学研究》和《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二书见赠。其治学方法之严谨,考据之精审及其所提出的确实有据的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深为钦佩。亦诚如国际朱子学界的老前辈陈荣捷先生所评论的“如是水平之高的博士论文,中国外国不多见也”(页423)。该博士论文是作者的成名作,使他成为近二十年来朱子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今的中国花鸟画坛,马新林是极少数能够坚守传统同时又自出新意的优秀画家之一。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他长时期坚持不懈分不开。马新林从小就喜爱绘画,并有所成。1983年,马新林参加了孙其峰教授在洛阳西工区文化馆的花鸟学习班。198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尚涛教授。从此在尚涛和孙其峰两位先生的耳提面命之下飞速进步。马新林师从孙其峰先生多年,他书、画、印兼修,又勤于读书、研古、知新,深得先生艺术之精髓,并结合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牟门弟子李明辉先生以"理性事实"和"隐默之知"为基础诠释康德与孟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谨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我的基本观点是:我承认在康德和孟子学理中都存在着"理性事实"和"隐默之知",但这不仅不能消弭反而更加彰显了康德与孟子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三月末正好是日本樱花开放的季节,我到医院去探望镰田茂雄先生时,东京的街头巷尾已经飘满了粉红色的云。可惜先生却不能走到庭院里信步赏花,或者坐在樱花树下和弟子们酣饮畅谈了。先生本来最喜欢饮酒,酒量之豪在日本学界也是久负盛名的。有一次我从国内探亲回来,给先生带来亲人特赠的一瓶“茅台”。先生立刻取出一个朴素的日式大酒壶,素朴得只能称作“容器”,却是他总要自己随身携带的,然后,当着我的面,目不转睛地把瓶里的茅台酒全部倒进壶里。在弥漫四溢的酒香中,他心满意足地收起自己的略有些笨拙的大酒壶,同时把空空的精致的…  相似文献   

19.
一代水彩大师王肇民先生将中国水彩画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对人生、艺术、美学等的思考浓缩在诗词创作与画论中.在表述自己的艺术观、美学观时,知前人之所未知,言前人之所未言,涉及绘画创作与教学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意论经历了几次变化。其中,以平濠后至良知教确立的一段时期内变化最为精微。阳明良知教的确立说明阳明对知有一成熟的理解,同时,他对意以及意与知、物关系的理解有一新的进境。其主要的变化在于,对于知的理解从原先的心之已发转变为贯通未发已发,意由心之所发的表述转变为知之感应,由意定义知与物的学说在心知一体确立后转变为知决定意。不变的是,工夫始终落实在心之已发上。由此产生的问题有,知行不能合一,诚意与致知作为第一义工夫的不确定,心与意的脱节,意在心、知序列中的凹陷等等。最终,这些问题要求析出阳明意的两层含义,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