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吉 《法音》2004,(8):37-38
本刊讯6月21日上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主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活佛、珠康活佛等领导和近一百位藏学界、文化界的学者、高僧大德出席了开幕式。会上,由帕巴拉·格列朗杰宣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正式成立,刘延东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2.
郑镇 《福建宗教》2000,(3):10-12
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总是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形势,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不断对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世纪之交,面对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格局,针对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开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  相似文献   

3.
高洁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25-125
“段子文化”作为近年重新兴起的亚文化,是自觉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流文化的,同时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它的流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经济意义越发受到关注,表现形式也趋向多样化,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经济军事竞争,文化竞争对国家的影响力的意义越来越大,在文化建设的路上不可避免的曲折,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如何应对这些重大的挑战也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巴扎西 《法音》2010,(4):51-51
<正>本刊讯3月28日,时值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1周年纪念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暨"雪域宝鉴——见证西藏历史、弘扬藏族文化"大型主题展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表示祝贺并参观展览。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文化建设,对于保证我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充分认识领导文化的重要社会功能,深刻揭示现代领导文化的核心内容,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领导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28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座谈会,庆祝《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工作的顺利完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1,(11)
2011年11月1日,国家宗教局召开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元龙,中国基督教三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郭婕 《道德与文明》2015,(3):113-118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领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呈现三种面向。围绕"何种传统"、"何种关系"及"何种途径"等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三种面向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0.
《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连续刊发了云杉同志的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以下简称云杉文)。为了回应此文并推动哲学、伦理学界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问题的思考,2011年5月7-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天津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对孝文化进行历史的回眸,挖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价值,以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其进行重塑,建构当代孝文化,必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超越对其背景、内涵、特征、结构、内容、意义及作用等的考察,而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农村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品)的角度考察其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深化这一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道慈 《法音》2004,(12):42-43
11月3日,江西省佛学院教学大楼落成庆典法会暨海峡两岸禅宗文化研讨会,在宝峰寺隆重举行。庆典仪式由宝峰禅寺代主持衍真法师主持,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韩京承,省民宗局副局长张福培,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9,(6):10-14
五四运动铸就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具有亲和性和承继关系。具体表现在,五四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涵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如何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培育爱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仍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9—11日,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实学会、中国道教协会、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济源市政协共同主办。十届全国政协张怀西副主席、政协民宗委黄璜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以及河南省政协、济源市委等单位的领导亲临现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北京、山东、四川、陕西、吉林、河南、香港、台湾以及美国、韩国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论文25篇。会议主旨为进一步挖掘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的丰富内涵和现有道教历史遗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指出文化强国是多元时代凝聚全民族思想共识的重要战略.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社会背景下的大众与精英、民族与世界、本体和客体等矛盾都在大学文化中较为鲜明地呈现出来,大学文化需要重塑理解与尊重、容忍与宽容、沟通与舍弃等自身应有的文化要素.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对大学文化的社会冲突肇始和现实重建路径进行了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在文化上的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的家族文化历史悠久,生命力极其旺盛。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了解近代农村家族文化的发展及变迁历程,以此来更好地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打好基础。本文探讨了家族和家族文化的含义,分析了近代农村家族文化的发展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农村家族文化,扬长避短,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传平 《学海》2006,46(2):15-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要引导宗教界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宗教文化正确发展方向,促进宗教健康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