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巴次仁 《法音》2001,(8):50-51
本刊讯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西藏宗教界广大僧尼以其独特的方式欢度这一盛大的节日,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7月18日下午,高原古城拉萨晴空万里,大昭寺100多名僧众打着幡幛,吹起法号,以藏传佛教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大昭寺负责人格列向中央领导们敬献了洁白的哈达。  在喜庆的气氛中,胡锦涛副主席一行与大昭寺僧众代表一一握手,并向大昭寺赠送《大藏经》,还向僧众发放了布施。  随后,代表团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昭…  相似文献   

2.
尼玛次仁 《法音》2009,(11):63-64
10月18日至20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暨创建甘丹寺600周年庆祝活动在拉萨甘丹寺举行。来自西藏扎什伦布寺、萨迦寺、敏竹林寺、楚布寺等11座不同教派寺院的僧人代表20余人来到甘丹寺.为这座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古老寺院带来吉祥祝福:上万名信徒前来朝拜,向僧众发放布施,朝拜展佛.让这座往日宁静的寺院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3.
8月1日至4日,由西藏民族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藏传佛教文化对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藏传佛教当前的发展情况、藏传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问题提交了论文,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展示此次研讨会的成果,本刊从研讨会论文中选取了《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若干要素》、《宗喀巴佛教改革的启示》、《加强藏传佛教的文化建设》、《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引导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健康发展》、《藏族吉祥符号的意蕴》等6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日喀则白朗县境内主要寺院僧团及平民宗教实践的现状为例,以由下至上的视角,规避中国—西藏之对立、国家—社会之对立这一通常被简单重合的逻辑,以僧众及平民的宗教生活体验、社群与宗教及与当下生活的对话等为研究路径,试图探讨"藏传佛教在当代西藏的生存"这一命题。僧团寺院生活的变迁,寺院经济的建构,俗众信仰实践的情态,关于藏传佛教之未来走向在地方语境下的探讨等,将是本文关涉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贺信:欣闻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0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西藏藏传佛教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50年来,中国佛协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团结信教群众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西藏,开展藏传佛教对外交往,培养爱国爱教僧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6.
《法音》2006,(10):4-4
欣闻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O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西藏藏传佛教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五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团结信教群众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西藏、开展藏传佛教对外交往、培养爱国爱教僧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爱国社会团体,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是党和政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基本力量。当前的西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2,(8):55
新华网拉萨7月26日电(记者边巴次仁)26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西藏佛学院考察,并举行佛事活动。期间,他告诫所有在学院学习的活佛和僧人学员,要潜心修法、利乐众生、护国利民、弘扬佛法。26日9时许,班禅活佛一行抵达西藏佛学院。顿时,法号齐鸣、桑烟缭绕。班禅活佛面带微笑、缓缓从列队欢迎的僧众中间步行来到了学院的主殿。位于西藏拉萨曲水县聂当乡境内的西藏佛学院,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正式落成并开院,总投资超过1亿元。供奉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主供佛像的主殿,落座在学院正中央,其建筑风格依曼陀罗形状而建。班禅活佛逐一向主殿内的佛像敬献哈达,不时双手合十念经祈福。随后,班禅活佛坐上了设在大殿中央的宝座上,为主殿举行开光宗教仪轨。起始,班禅活佛随众僧一同念诵颂扬佛法僧三宝的经文,随后,他用洪亮的声音,向僧众讲经说法。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2,(12):26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邢利宇)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4日在北京举行第八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仪式。 5 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接受了这些"拓然巴"学衔获得者和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朝拜。朝拜前,在僧乐队和僧众的护拥下,班禅大师经天王殿、垂花门来到清净化成塔前敬献了哈达。之后,在阳光楼大厅举行了佛事活动,僧众代表分别向班禅敬献了曼扎、佛像、宝塔和经书,班禅为僧众摸顶赐福、赐赠护身结,祝愿高级学衔获得者精进佛法、爱国利民。  相似文献   

9.
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藏传佛教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将之尽快融入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体系之中,创建具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新型和谐文化。2010年,我随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课题组进藏调研,对藏传佛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和谐的文化功能有了新的认识。2011年,我在西藏挂职锻炼期间,又就这一课题做了调研访谈,进一步认识到: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大多数藏族民众为藏传佛教信徒,清王朝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由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主管西藏政教事务。噶锡家族是18世纪西藏贵族首领,其日常生活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本文以噶锡家族为中心研究西藏贵族作为信徒如何进行相关宗教活动,探析藏传佛教与西藏贵族的密切关系。认为西藏贵族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并积极修行佛法,在贵族的率领下藏族民众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揭示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藏传佛教兴盛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1.
桑吉扎西 《法音》2004,(9):13-16
本刊讯为了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宗教工作会议及宗教工作座谈会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和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藏传佛教自身建设,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于2004年8月18日至19日在拉萨召开全体委员会议。来自北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新疆、内蒙等省、市、自治区的30多位委员和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18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工作委员…  相似文献   

12.
音乐素质提高要以文化素质为基础,而现今高师音乐文化素质令人担忧,只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使音乐专业学生提高文学修养、人文知识,这样才能促进音乐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又能教学又擅长科研的音乐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民国以来,为改变滥传戒法的现状,佛教界逐渐加强传戒的管理,力求提高僧众的身份与形象。能海上师积极顺应时代,契理契机地借鉴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律学传统,在五台山两次推行传戒改革活动,作为现当代汉传佛教传戒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一条路线、一种有益尝试,其成效虽然有限,却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5)
<正>本刊讯4月22日上午,藏传佛教经师评定和聘任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藏区的藏传佛教代表及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代表出席研讨会。为加强藏传佛教人才培养,2012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藏传佛教寺庙经师资格评定和聘任办法》,并于当年12月3日公布实施。《办法》公布  相似文献   

15.
叶辉  普多吉  觉果 《法音》2006,(1):43-44
新华社西藏日喀则12月8日电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尼色日山峰顶的吉祥时刻,古老的扎什伦布寺迎来了藏传佛教的大喜日子——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坐床十周年。十年前的今天,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这里坐床。这十年,他在浓郁的藏文化氛围里接受了传统佛学教育,兼学了藏语文、数学、汉语等多科目文化知识。十年中,感受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西藏从加速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持续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十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局势稳定十年中,西藏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使西藏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西藏昌都,深入企业、医院、乡村和藏传佛教寺庙,考察当地发展稳定情况。俞正声高度重视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他来到强巴林寺,亲切看望宗教界人士,详细了解文物保护以及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情况,鼓励他们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引导信教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俞正声指出,做好藏传佛教工作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一个重点。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17.
作为藏传佛教的一朵奇葩——藏传佛塔,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逐步发展的。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兴盛时期为吐蕃时期,在汉地的兴盛时期为元明清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大力提倡并直接支持藏传佛教,使得藏传佛塔在西藏和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修建,而藏传佛塔的形制及其特点的演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以及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在2020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同胞们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如何根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逐步推进和深化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叶辉  觉果 《法音》2006,(1):42-42
新华网西藏日喀则12月8日电12月8日,西藏扎什伦布寺按照藏传佛教仪轨,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举行坐床十周年庆典活动。深冬的日喀则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扎什伦布寺金幢高悬、经幡飘扬,扎寺多加大院布置一新。由油炸果子、干果、青稞、小麦等搭设而成的、高约7米的供果塔显得格外耀眼夺目。由江泽民为扎寺题写的“护国利民”金匾高高悬挂在大院西侧,熠熠生辉。上午10时,在浑厚的法号和清脆的唢呐声中,第十一世班禅神情庄重地来到多加大院,僧众齐声诵经祈祷,祈愿十一世班禅健康长寿;信徒虔诚仰首瞩目,双手合十,默默祝福。10时30分,…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12)
<正>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历来被佛教界尊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白马寺坚持"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重视僧团建设,提高僧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道场清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进寺院和谐健康发展。一、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僧众信徒素质佛法的传承和普及关乎佛教的兴衰存亡,白马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