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国基督教是宗教领域在改革开放中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基督教今天的发展。改革开放对我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改革开放促使完成"基督教在中国"向"中国基督教"的转变简单说来,"基督教在中国"可以从基督教传入中国算起,包括教会的建立、崇拜的方式、经济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没有三自爱国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要摆脱“洋教”的丑号,要独立自主,要自治、自养、自传,是百余年来爱国的中国基督徒的愿望。俞国桢牧师在1906年创办了“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3.
徐晓鸿 《中国宗教》2018,(12):24-26
我国基督教是宗教领域在改革开放中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基督教今天的发展。改革开放对我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单说来,“基督教在中国”可以从基督教传入中国算起,包括教会的建立、崇拜的方式、经济的来源、人事的任命、神学的研究以及各项事工的开展都是外国人掌控,或受西方差会的影响;“中国基督教”的标志是“自治、自养、自传”,自治是主权在我的体现,自养是经济独立的彰显,自传是神学重构的宏愿,这三者完全实现了,才可以是真正的中国基督教。  相似文献   

4.
徐以骅 《中国宗教》2018,(12):26-28
在此,我主要谈谈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意义。首先,没有4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今天,而包括基督教界在内的中国宗教界的改革开放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不仅密切相关,而且步调一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但1979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这在中国当代基督教史上也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  相似文献   

5.
正在此,我主要谈谈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意义。首先,没有4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今天,而包括基督教界在内的中国宗教界的改革开放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不仅密切相关,而且步调一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但1979年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这在中国当代基督教史上也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  相似文献   

6.
许伦胜 《天风》2012,(5):5-7
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探寻基督教如何在中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知道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有4次,历史记录着中国基督教的沉浮兴衰,走到今天的中国教会仍需回答这一问题。历史总是在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7.
肖安平 《天风》2021,(2):33-34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  相似文献   

8.
在热烈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的时候,我们怀着向神感恩的心情回顾三自运动50年来的历程,深深感到,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前辈发起和开创的、在丁光训主教带领下继续推进的三自爱国运动,其功劳和成绩是十分巨大的,它为基督教在新中国开辟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并对世界基督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自运动50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一、三自运动最重大的功绩,就是使在外国差会控制下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的基督教,改变成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后。引起了中国基督教界的强烈反响。2001年7月11日,30余位在沪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委员畅所欲言,交流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体会。与会者谈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舟共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书写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6,(3)
正基督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虽是外来宗教,但其并非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而是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为中国神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通的:1.基督教的一神崇拜与中国固有的对天的观念本没有多少冲突在中国人对天的观念中,虽不免有多神崇拜的倾向,然而认为群天之中,有一至高至尊的昊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8,(3):18
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 正当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努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之际,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3.
没有免费的午餐——基督教与“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方的基督教组织呈现出把中国大陆的学生、学者作为宣教重点的迹象。以英国为例,英国有些教会和牧师会组织和邀请一些中国留学生去某些地方旅游,教会的牧师不知疲倦地全程组织有关参观活动,并提供膳宿,在活动的当中还会安排有关基督教的基础知识讲座。他们知道,中国学生和学者自小一直受到无神论的教育,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会轻易相信上帝的存在,便专门安排有关进化论与基督教的关系之类的讲座。他们会送给中国学生和学者《圣经》。有些中国留学生在英国遇到不顺时,他们会主动提供帮助。中国学者离英返程回国时,他们会主动到机场去…  相似文献   

14.
李栋 《天风》2007,(7):9-10
——反映出基督教信仰的本质。“神是个灵,敬拜他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他。”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但相信上帝的存在,这就是基督教信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近代中国的国家主义者对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基督教学者从基督教的国家观、基督徒的爱国问题和世界主义(大同主义)等方面所做的回应。这种考察,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与某种政治思潮的纠缠,也可以为我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审视基督教与国家的关系提供借鉴。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可以纠正国家主义的偏狭,国家主义的思想刺激基督教不得不考虑本土化和处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圣理 《天风》2018,(5):36-37
本文拟从保罗的神学思想来谈谈基督教中国化的圣经和神学依据。保罗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入外邦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普世意义的基督教,这对我们中国的基督徒倡导基督教中国化,有什么启发呢?所谓基督教中国化,就是指基督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要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相适应,必须做到在政治上认同、在社会上适应、在文化上融合。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7,(12)
<正>今年9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这是中国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中新的里程碑。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顺利召开,宣告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今年又值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来研讨基督教中国化,无疑增添了某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基督教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在中华大地上发  相似文献   

18.
刘金光 《中国宗教》2014,(10):58-59
谈论中国基督教的所有问题,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中国基督教的神学问题。神学对于基督教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神学思想的导向决定了基督教向信徒传播教义的导向。神学思想能否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直接影响到基督教的信徒能否与时代相契合、相适应、相协调。众所周知,在几种外来宗教当中,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最短的。在1949年之前,它是外国差会的子会,被称为"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并没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一、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奠定了基础60多年前,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刚刚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候,中国教会的前途却一片迷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吴耀宗等老一辈基督教界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中国教会开始深刻反思基督教的前途命运,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21,(4):中插1-中插2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同宗教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保持同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和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还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国各宗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为表达全国宗教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倡议在全国宗教界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三爱"主题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