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27日,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论坛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美国葛培理布道会共同举办,论坛的主题为今日中美基督教会。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促进中美两国基督教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理解,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顾梦飞  孙琪 《天风》2011,(11):22-24
2011年9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美国成功举办了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及圣经事工展开幕式,促进了中美教会交流,加深友谊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孙琪  王冬昀 《天风》2013,(12):8-10
2013年11月18日至20日,经过近一年的筹划和准备,以“和好·福音”为主题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这是中美基督教界第二次、在中国境内首次联合举办的论坛,此次论坛规模更大,形式更为多样,交流更为深入、开放和包容,为中美基督教的友好往来谱写了新的篇章,也对促进中美双边关系积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邱云 《天风》2013,(12):11-13
2013年11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中美两国基督界欢聚一堂,就中美两国教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议题进行分享与交流,增进了两国教会间的谊。趁会议期间,本刊同工采访了部分美方代表,让他们谈谈对此次论坛的期望和感想,以下是部分访摘要。  相似文献   

5.
9月27日,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论坛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美国葛培理布道会共同举办。这是中美两国基督教会第一次联合举办的高层次论坛。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1,(11):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美国葛培理布道团共同主办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于2011年9月28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相似文献   

7.
王作安 《天风》2011,(11):4-5
今天,中美两国基督教领袖聚集在这里,以“今日中美基督教会”为主题,就教会发展、牧养事工、神学教育、义工培训、社会服务等领域进行交流,对政教关系、教会在当今社会担当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讨论,彼此分享,增进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就美国教会朋友关心的有关中国教会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11,(12):I0002-I0002
今年9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上,有两位国内知名大学教授应邀参加,他们的活跃身影和充满睿智的发言给与会的中美两国教会领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另一位是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徐以骅教授。趁徐教授在上海联络的便利,本刊主编单渭祥牧师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冯鹤 《中国道教》2009,(5):59-59
9月1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出席了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行的“中美对话论坛”,与来访的美国进步中心代表团一行进行了座谈。该代表团是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香港中美交流基金会的邀请访华的,代表团由美国进步中心主席、前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波德斯塔任团长,成员包括美前参院民主党领袖、前国防部副部长、前中情局局长、洛杉矶市议会议长等。  相似文献   

10.
本刊 《中国道教》2018,(2):13-13
在4月11日下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桐柏宫住持张高澄道长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圣公会新加坡教区主教、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大主教周贤正,分别代表道教、佛教、基督教展开对话。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主持本场论坛。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美两国基督教领袖聚集在这里,以今日中美基督教会为主题,就教会发展、牧养事工、神学教育、义工培训、社会服务等进行交流,对政教关系、教会在当今社会担当的角色等展开讨论,彼此分享,增进理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就美国教会朋友关心的有关中国教会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2,(5):44-45
一博鳌亚洲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于4月20日至22日举行。论坛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邀请宗教领袖与文化大家汇聚一堂,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融合交流、和平共存、和谐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国内外宗教界、文化界给予大力支持,境内外上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海内外宗教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正在4月11日下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桐柏宫住持张高澄道长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圣公会新加坡教区主教、圣公会东南亚教省大主教周贤正,分别代表道教、佛教、基督教展开对话。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主持本场论坛。本场论坛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办,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海南省佛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25日至7月19日,应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的邀请,中国无神论学会派遣我们赴美国访问。此行是继2004年8月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之后,两个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访问期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古国,中埃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为推动中埃宗教交流,2016年I2月1日至7日,埃及基督教圣公会首席大主教莫奈(他也是圣公会环南大会主席)和埃及前任大穆夫提阿力·葛玛应邀访问北京和上海。这是埃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领袖首次联合组团访华,对于推动中埃跨宗教对话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访问期间,代表团与中国国家宗教局、中国天主教  相似文献   

16.
金蔚 《天风》2011,(12):6-7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紧迫、具有现实及深远意义的时代命题。这个命题使我们联想到的一个词组就是"文化软实力"。国庆期间,我有幸随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前往美国参加"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并顺访美国教会,其间对美国社会观察所得的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文化软实力"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持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在华传教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是中国学术界在思想认知上分歧较大的问题。人们通常较为强调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及文明冲突,以及基督教由此而有的负面影响。但从人类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注意基督教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推动和在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积极参与。本文以《马礼逊文集》的出版为契机,从马礼逊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作用及意义来思考基督教在华存在和在中国文化中如何定位等问题,以便能为正确处理今天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22,(4):5-5
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9.
傅先伟 《天风》2011,(11):6-8
尊敬的各位主内同工,各位朋友:感谢神的恩典,在这秋风送爽、充满收获的季节,我们中美两国的教会领袖相聚在美丽如画的华盛顿,举行旨在互相分享、共同感恩的论坛。在此,我首先要向神祷告,求主赐福中美两国,赐福中美两国人民,赐福中美两国的教会。同时,请允许我代表中国2300多万弟兄姊妹向各位美国教会领袖,并通过你们向美国弟兄姊妹致以诚挚的主内问候!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22,(5):41-41
本刊讯2022年4月22日上午,以“千江映月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等3位嘉宾,在现场围绕宗教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平共存等相关话题开展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