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雷泽介绍了她与中国的家族渊源,说明了批判学派第三代关于“承认”争论的宏观背景,陈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政治文化发生的四大变化,并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四本书之间的理论联系:《正义的中断》评价“承认政治”与“分配政治”的分离;《再分配,还是承认》展开弗雷泽的“观点的二元论”和霍耐特的“承认一元论”之争;《正义的尺度》引进了正义的政治维度;《伤害+侮辱》展示了欧美理论家关于承认的辩论。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的第一版序言中,说明了唯物史观的“两种生产”原理。长期以来,有人认为恩格斯在这里把种族蕃衍和生活资料生产对社会制度的作用“同等看待”,因而犯了“二元论”的错误。有人虽然不同意这种指责,但是为什么不是二元论,而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对此仍然没有作出正确的解释。而实际上,只要不带成见地读完了这个简短的序言,并且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著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就会知道这种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恩格斯在这里,不但没有犯“二元论”的错误,而且正  相似文献   

3.
夏洞奇 《现代哲学》2005,6(3):125-135
文章旨在探讨奥古斯丁的“两座城”学说。首先,简要地讨论了《上帝之城》的写作背景与主要结构;其次,在宗教信仰与现世生活这两个层面上分析了《上帝之城》关于“两座城”的主要观点;再次,分三个角度探讨了“两座城”学说的历史与思想背景。虽然“两座城”的学说体现了一种以两分的形式来思考问题的倾向,但它既不同于存在论的二元论和灵与肉的二元论,又避免了对复杂的现实社会作过于绝对的两分。  相似文献   

4.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了笔者的《伦理是一种智慧》一文之后 ,彭启福先生撰文与笔者商榷 (《伦理与智慧》 ,《哲学动态》 2 0 0 1年第 9期 ,以下简称“彭文”)。在此 ,我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彭先生 ,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我在上文中所表述的观点 ,但是他毕竟阅读并思考了我在上文中所提出的问题 ,这对于一般的学者来说已是莫大的安慰。彭先生对我文中观点的质疑主要有两点 :第一 ,认为我对于“‘伦理是一种智慧’ (这一 )主题的理解与诠释 ,未得要领 ,陷于偏狭”[1 ] ;第二 ,认为我“以一句‘他律阶段的伦理道德因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相似文献   

5.
抵押权是担保制度的重要内客。从形式上来看 ,我国现行《担保法》虽然规定了协议抵押、再抵押和共同抵押 ,但与之相对应的法定抵押、重复抵押和企业抵押《担保法》却未作规定或明确加以否定 ,这种状况不仅与市场经济国家担保立法的惯例不符 ,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抵押权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作用的发挥。因此 ,我国担保立法亟需在形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程颐与其弟子吕大临与苏季明的“中和”之辩为中心 ,围绕双方辩论的焦点 :中和的名义、已发与未发的工夫、应付情感的方法等 ,详细考察了北宋道学家视野中的“中和”说。本文认为 ,程颐与其高足的“中和”之辩 ,体现了心性二元论的道德理性主义与心性一元论的道德直觉主义的交锋 ,一方面重新开启了《中庸》“中和”说的不同视域 ,另一方面也为朱熹乾道五年的“中和”之悟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契机。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哲学》2 0 0 0年第 2期刊登了一篇对我们的研究观点提出质疑的文章 ,题名为 :“原始意识论”能成立吗[1] 。为了让读者进一步理解我们的观点 ,本文将对原始意识论作进一步说明 ,同时为了回答该文作者周慕瀛先生的质疑 ,我们将对周老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1 对原始意识论研究的进一步说明应该明确指出的是 ,我们的原始意识论观点 ,始获于对细胞功能和结构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进一步思考。现代生物学认为 :“细胞并不是生命物质的杂乱堆积 ,而是由各种生命大分子物质 ,经过组装成一个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统一整体 ,细胞各部分之间是紧密…  相似文献   

8.
1 意识问题,这是“哲学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列宁全集》第38卷,第63页)然而又是任何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是不可能科学地解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意识问题的科学解决有了可能。列宁指出:“对‘精神肉体二元论’的唯物论的排除(这是唯物论的一元论),就是主张精神不是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是第二位的,是头脑的机  相似文献   

9.
司强 《现代哲学》2023,(6):19-24
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总体性辩证法从以黑格尔的观念论为基础,将自然与历史相区别的二元论,到构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尝试。只要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法就不仅仅存在于自然领域,而且必须涵盖社会和历史领域。就此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并无原则性区别。卢卡奇早年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是误读。  相似文献   

10.
李志文 《学海》2023,(2):183-191
因《民法典》和《海商法》欠缺船舶物权变动条件的规定,学界对此形成了“交付说”与“合意说”两种认识,两种认识的分歧缘于交付主义对船舶法律属性的认识偏差及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思维惯性。在我国《民法典》对物权变动采取形式主义和意思主义二元模式并存的背景下,船舶物权变动“登记对抗”规则与动产物权变动形式主义模式下的“交付说”并不契合。为此,解释船舶物权变动规则,应以船舶作为准不动产且其交易需注重内部安全的价值判断为逻辑基点,综合运用目的解释、比较解释以及体系解释等方法,诠释《民法典》体系下船舶物权变动的意思主义模式,阐明船舶物权变动中“登记对抗”构造的真意,考虑船舶物权与地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变动规则的一体化,以合意生效弥合我国现有船舶物权变动规范的不完整,并通过未来修改《海商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魏小萍 《哲学动态》2007,44(10):15-18
消灭私有制,尽管取而代之的形式是不清晰的,但已经被人们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将私有制与异化劳动关联起来进行分析和认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将消灭私有制与铲除剥削现象的根源联系起来。随着我们自身的改革实践和进程,历史上曾经被争论过的话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消灭私有制的观点受到质疑,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达过“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实现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财产)也就不再存在了”[1]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财产)”[2]的观点;另一方面,究竟是消…  相似文献   

12.
关于"脑死亡"立法科学与伦理的纷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脑死亡的研究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1980年 ,学者李德祥提出脑死亡应是全脑死亡 ,从而克服了大脑死、脑干死等脑的部分死亡等同于脑死亡的缺陷[1] 。中国医学界开始讨论建立我国自己的脑死亡标准。 1997年在全国第七届卫生立法讲习班上 ,有 2 0多位国内的知名专家 ,联名提出关于脑死亡标准的立法问题。 1999年中华医学会组织了脑死亡标准 (草案 )专家研讨会 ,并提出了脑死亡诊断标准[2 ] 。同年 ,解放军总医院的人大代表李炎唐教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的立法提案 ,促使我国脑死亡立法的步伐越来越快。2 0 0 …  相似文献   

13.
由洛阳大学、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实学研究会、香港孔教学院和嵩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二程洛学与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日至 3日在洛学的发源地古都洛阳召开。海内外的 5 0余位学者与会。会议期间 ,举行了隆重的程颢铜像揭幕典礼。一、二程洛学与实学的关系葛荣晋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 ,二程理学中的实学思想是明清实学的源头之一。在本体论上 ,吸取了二程的实学理论特别是程颢的“器亦道 ,道亦器”观 ;在人性论上 ,其性一元论思想体系受到程颢“性即气 ,气即性”和“善恶皆性”观点影响 ;在认识论上 ,“格物穷理”弘…  相似文献   

14.
丁四新 《哲学动态》2006,12(12):52-59
二孔子之道:忠恕、仁、德性伦理对于孔子之道,万白安(BryanW.Van Norden)在《亚洲哲学》2002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孔子之道》的文章,[10]对于学术界关于“孔子之道”的解释做出了概括性的回顾和评论,并阐明了他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学界主要有两个解释路线:一组解释将《论语》4:15(第4篇15章)中曾子以“忠”(loyalty)、“恕”(reciprocity)代替孔子教义中的“一贯”(one thread)作为理解的关键;[11]最近有些解释者则强调《论语》13:3(第13篇3章)中孔子论“正名”(correctingnames)的观点。[12]在万白安看来,这两种进路因建立在非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学诚 《法音》2012,(6):10-13
1982年3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又称[1982]19号文件),开启了我国宗教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30年来宗教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宗教工作的卓越成绩,充分证明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英明伟大。回顾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正是[1982]19号文件从根本上纠正了党内外人士对于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是中国佛教二千年。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在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这是目前见诸正史明确记载的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旱记录(原文见《三国志》裴松往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其后60余年,双明帝“永平求法”,将佛教初传推向新阶段。经赵朴初会长和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确认,以“伊存授经”作为佛教初传的历史标志,在1998年度举办“纪念中国佛教二千过”的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经研究并报请中央领导同志批准,1998年5月8日,以国宗函[1998]097号文件发出《关于举办佛教传入中…  相似文献   

17.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顺利通过,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事业迈出了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法总则》亮点颇多,尤其是该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中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这表明立法直接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地位,回应了长期以来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界呼声,凸显了立法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巴特勒大学文理院院长余英华教授7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心的哲学”为题发表了演讲。余教授首先概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有关“心的问题”的几种哲学观点;(1)二元论;(2)行为主义;(3)还原论;(4)机能主义,指出二元论由于不符合现代科学,行为主义不能解释人们对首次遇到的事情的反应,故现在已基本上无人信奉了,还原论和机能主义正好是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两种观点虽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但已不能代表心的哲学的研究主流。现在,有关这个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科学。  相似文献   

19.
张与弛 《法音》2022,(4):68-71
<正>高僧保志,又名宝志,在南梁慧皎所撰《高僧传》中有梁京师释保志传,唐道宣《续高僧传》中也有数言[1],宋惠洪撰《石门文字禅·钟山道林真觉大师传》中云:“(南朝梁)敕谥广济大师……(唐代)谥曰妙觉……(宋)太宗皇帝……赐号道林真觉大师。”[2]保志不仅被历代皇帝追赠谥号,关于他神力的记载也愈加玄妙。梁《高僧传》中,保志被归入“神异”高僧,  相似文献   

20.
王强、辛国芳在《“模型的构建”不是“科学的目的”》(见《医学与哲学》2 0 0 0年第 6期 )中对笔者提出的“模型论”与“原型论”是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的观点表示反对 ,其表层原因是王强等先生对笔者“模型”与“原型”说的曲解 ,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彼此观点的迥然对立。他在《中国医药学报》上与笔者已有几次交锋 ,论争的焦点就在于以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来评判中医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医究竟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王强以“科学”(实际上是现代自然科学 )的标准评判中医学 ,认为中医学有“科学成分” ,也有“不科学成分” ,因而主张“剥离” ,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