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下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而其复杂性超过了一般性的医学道德问题。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困境的复杂性源于三个因素:当下后现代道德多元化的复杂性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多元化;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不仅干预身体机能,还引发超身体干预;中国当下生命伦理学应对的复杂性。中国话语体系下的生命伦理学探索是值得发展的路径,但如何整合传统文化、西方传入文化和当下中国现代文化,以解决中国本土的生命伦理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生命伦理学是上个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主要研究现代医学及生物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由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建构方式,使得生命伦理学具有多重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基督教伦理神学、医学科学哲学、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和西方道德哲学等.上述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繁复的思想网络,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共同为生命伦理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今天,生命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处在不断丰富和演变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弁”的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解,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4.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弃"的求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释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 ,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 ,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 ,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和研究进路,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儒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儒家伦理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文化相对性,另方面,生命伦理学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因此,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儒家伦理不能自发地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核心价值.只有在认真地清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对儒学进行"现代诠释"或称之为"儒学创新"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儒家生命伦理学才能在后现代多元文化处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命伦理学所追求的,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建构一个程序规则,让各种理论和价值观获得平等对话和合作的机会。必须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谨慎而合理的利用西方生命伦理资源。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所呈现给我们的是鲜活的伦理生活和问题,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对生命本身的价值思考,将逐渐展现出其理论趋向和可行的道德规则。  相似文献   

7.
生命伦理学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其中最为凸显的是人权困境,生命伦理学与人权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契合点,人权是生命伦理的核心和生长点,人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使生命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并且成为活生生的伦理现实。生命伦理学饱含丰富的人权意蕴,成为人权理论合理性的印证。要科学审视当代生命伦理学和人权关系,化解人权困境,推动生命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医学宽容——兼全球生命伦理是否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成熟的伦理风格,一种时代精神,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应提倡和关注宽容主义,宽容伦理学的建立对医学和社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生命伦理学尤其需要宽容技术,宽容使全球生命伦理的建立成为可能;我们应争取主动快乐的宽容,宽容不是放弃思想,而是选择自由。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全球生命伦理,就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是我国近两年来医学伦理学方面的一部可喜著作。全书共十章。即:导论;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理念与基本范畴;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人体研究的伦理审查;疾病、健康的伦理思考;生育控制和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临终与死亡的伦理问题;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和选择。正如本书书名所题示的那样,本书的特点在于要对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作一探索。就理论方面而论,在本书的第一、二两章有较充分的体现。在《导言》这一章中,作者就生命…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生命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种立足当代生命伦理实践,既吸取西方成果又基于中国哲学思考的生命伦理学还有待形成。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生命伦理学界有必要在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路径、基本理念和中国贡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相应的突破:坚持中心与两翼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倡导敬畏生命的基本理念,努力提供中国思想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生命伦理学的知识场域与现象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命伦理学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研究者还要做许多重要的工作。目前,生命伦理学研究中首要的是对相关知识、基本概念、语词的统一,诸如对生命、医学、疾病、死亡等确立生命伦理语境下的认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应该挖掘所有人类的理性遗产和文化资源,建立和构建生命伦理学理论框架和体系,从而解决对具体生命伦理问题和现象评价的困难。生命伦理学存在一个多维的知识场域,揭示、解释和勾绘这个场域,对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SARS事件可以为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历史冲突的终结提供佐证;公民享有的健康权必须平等。应大力矫正医疗与预防的关系,必须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应重新思考中国的卫生事业改革,中国医疗改革不能实行市场化,卫生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中国的卫生制度改革重点在农村,“适者生存”的原则不适用于卫生事业。创构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伦理、涉及人和动物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公共卫生和卫生政策伦理以及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和文化层面等研究成果进行检阅,探讨在这些领域以及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生命伦理学的当代研究,应该在原有成就基础上,突破唯人本中心论的生物医学伦理学模式,追求对包括生物医学伦理学在内的世界生命伦理学、地球生命伦理学的构建,使生命伦理学成为引导当代人类走向未来、健康生存的真正桥梁.因而,生命伦理学的当代研究,首先须重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打通人类生命与世界生命、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之间的血缘通道,弘扬生命的亲生命本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开以自然宇宙、历史演化、人类存在为三维向度的生命伦理认知视阈,探索构建生态化综合的生命伦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命伦理学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即缺乏有效规范生物医学技术有序发展的终极伦理依据.中国传统的天道思想具有一种伦理客观主义气质.通过对天道观念的开拓性解释,可以在理论上为诸多生物医学技术划定必要的道德界限.依天道而行,就会避免许多道德困惑甚至生命灾难.  相似文献   

16.
生命伦理学的知识场域与现象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命伦理学研究中最首要的是,对相关知识、基本概念、语词的统一。应该挖掘所有人类的理性遗产和文化资源,建立和构建生命伦理学理论框架和体系,从而解决对具体生命伦理问题和现象评价的困难。生命伦理学存在一个多维的知识场域,揭示、解释和勾绘这个场域,对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伦理学应把主要的研究内容转移到精神、灵性与社会生命的伦理解读,研究什么是生命的伦理价值,以及"医疗与保健政策的公正"方面;生命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原理(原道)、原论(原法)与原用(原实)三部分,可划分为理论生命伦理学与应用生命伦理学两部分;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可分为母原则,基本原则与应用原则;生命伦理学要鼓励创建各种学派,不要搞一言堂;在生命科学进化的今天,有必要保持心境平和,而不是戏剧性的躁动.  相似文献   

18.
正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拟于2016年6月22日~24日在香港举办第十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2日报到)。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张颖和范瑞平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课题是:(1)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如,何为"中国生命伦理学"?何为"建构"?如何"建构"?);(2)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特殊理论问题(如中西方伦理理论关  相似文献   

19.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根据1996年11月中华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杜治政教授与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anielWikler教授的商谈,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Wikler教授邀请中国医学伦理学学者访问美国。1997年11月10日~27日,中华医学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20.
刘师培是中国伦理学独立化学科化的代表性人物。他编著的《伦理教科书》以及撰写的若干文章,初步建构了一个中国伦理学的框架体系,使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伦理文化进化发展到具有独立品性和专门研究问题的伦理学学科发展阶段。刘师培所建构的伦理学框架体系具有融合古今中西伦理思想精义于一体的特点,不仅吸收西方伦理学知识和观念来改造和整合中国原有的伦理思想,而且结合中国近代道德革命和新式学堂教育要求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近现代伦理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伦理向中国近代伦理的转型,促成了西方伦理学优秀成果的中国化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