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杏花春雨再度浸润江南的时候,在古城苏州,随春而至的是文化界的又一新鲜事物—戒幢佛学研究所,将在西园戒幢律寺筹备开办。西园戒幢律寺是江南名寺,苏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佛教文化》1996年第四期封面刊登的就是这座名刹的照片),该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一1294),本名归源寺。明朝嘉靖时衰落,成为太傅徐泰时的别墅,取名西园。其子徐溶复舍园为寺,时称复古归源寺。明末崇初八年,该寺在高僧茂林律师的住持下,宗风大阐,始成为律宗道场,命名为戒幢律寺。后该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度毁于兵火。1895年广慧法师重修古寺,…  相似文献   

2.
上座部巴利文律藏注释书Samantapasadika是巴利语佛教注释家觉音所著,约成书于公元5世纪。汉译律论《善见律毗婆沙》与巴利Samantapasadika有很深渊源关系。由于《善见律毗婆沙》在汉译过程中插入了《四分律》的内容,因此在古代汉传佛教中一直被误认为是法藏部《四分律》的注释。这一误解出自唐代律宗相部律师定宾,后唐和宋代的景霄、允堪、元照均沿袭了定宾的误解,进而影响到日僧凝然对《善见律毗婆沙》与《四分律》关系的判定。1896年,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通过对勘研究巴利Samantapasadika和《善见律毗婆沙》,才澄清这一误解。  相似文献   

3.
正敦煌遗书和莫高窟壁画供养人题记中,有"毗尼藏主"称号。它的出现,显示了敦煌许多佛寺的律寺特色。竺沙雅章先生早年曾指出,敦煌十七寺都是律寺。~①上山大峻先生讨论了古逸《四分戒本疏》的流传。~②土桥秀高先生综论了敦煌律典的特色。~③任继愈先生和方广锠博士从敦煌大藏经史的角度论及了"毗尼藏"问题。~④前人的研究启发了我们对律宗在敦煌传承历史的关注。最近,池田温先生发表了大  相似文献   

4.
《四分比丘尼戒本》本为《四分律》戒条部分的单行本之一,后来唐沙门怀素在原单行本的基础上整理、补充,形成新本。通过对敦煌文献的全面普查,现已发现敦煌本《四分比丘尼戒本》写卷共243号,其中不乏原为同一写卷而被撕裂为数号者。从内容、行款、书风书迹、残字契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将国家图书馆所藏的26号《四分律比丘尼戒本》残卷缀合为10组。  相似文献   

5.
正唐代高僧义净因"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于咸亨二年(671)十一月"附舶广州,举帆南海",历经二十五年,周游三十余国,求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归国后,义净先后在大福先寺、西明寺、福先寺、荐福寺等寺院翻译佛经。义净西行求法,意在佛律,冀望通过整饬戒律,矫正时弊,因此,他"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然而,由于唐代戒律之学在道宣等人的倡导下,已形成"《四分》独尊"的局面,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并没能在中土得到弘持。在义净翻译的众多佛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有"诸经之王"之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2)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宋释法颖集。颖姓索,敦煌人,今甘肃敦煌县也,为法香弟子。朱元嘉末南至江左,孝武时为都邑僧正,后辞任。齐高即位,复敕为僧主。建元四年卒,事迹具详《高僧传》本传。所撰有《十诵戒本》并《羯磨》等。此卷元、明藏及大正新修《大藏经》皆作法显集。然法显初居道场寺,译出《僧祗律》,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法颖居京师多宝寺,每以信施造经像及药藏,镇于长干。是故此卷题云长干寺沙门,正与传合。盖以字近误为显耳。所集儿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堕,八向彼悔,一百零六众学,七灭诤,共三百五十四戒,与《四分律》相较,初三篇相同;舍堕篇以下条文互有增损。若仅以数论,  相似文献   

7.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相似文献   

8.
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多件六朝时期撰作的佛教律抄,作出年代从5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这些律抄先有题作“三部律抄”的,主要抄撮《十诵律》《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三部律典而成,之后又纳入《五分律》和其他翻译的律论,扩充文本内容,发展成《四部律并论要用抄》,在僧团中广泛传播。律抄的出现,主要是因为5世纪上半期几部广律的先后传译,为了会通几种分属不同部派的律典。它标志着一种中国式佛教律仪实践的形成,对六朝之后中国佛教戒律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一、澄观的简历和著作 澄观(738—839),唐代高僧,被尊为华严宗四祖。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岁从本州宝林寺需禅师出家。至德二年(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间(758—759)依润州(今江苏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律师受南山律学并往金陵依玄壁长老习关河“三论”。代宗大历年中在瓦官寺听受《大乘起信论》及《涅槃经》。又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后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华严宗法铣讲《华严经》。大历七年(772)又往剡溪,从成都慧量重新研习“三论”。大历十年(775)到苏州从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疏。复走谒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及荷泽  相似文献   

10.
七叶窟,又名刹帝山窟、七叶岩、车帝石室。"车帝"意为七叶树,为常绿乔木,因石室前有此树而得名。古为王舍城五山之一,为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处。在佛典《五分律》、《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中均提到,释迦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尊者为使正法永续,于是在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护持下,于此窟召集五百位罗汉,安居三月,结集三藏,成经律  相似文献   

11.
湛如 《中国宗教》2020,(2):78-80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较早成立的宗派,主张止观双运、教观总持,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有效尝试,而长安西明寺是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居住过的重要道场。西明寺与天台宗的谱系传承及相互关联,是了解中古时期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有益路径。一、西明寺律学传承西明寺律宗之传承,始自道宣,为《四分律》无疑,但其后继之人模糊不清。道宣之后,多有人前来学习瞻仰遗迹。道宣同时代的律师,在西明寺中还有数位,道世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也是中国佛教律宗的祖庭。早期律学传播过程中贡献最著者应首推北魏时曾任少林寺住持的慧光律师。《四分律》于姚秦弘始十年(408年)译出后一直未曾广弘,从北魏道覆律师继承法聪,作科文式的《律疏》四卷以后,才打开研习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日本净土宗在中国净土三祖中被尊为高祖、而中国佛教在莲宗净土五祖中列为第二祖的善导大师(613—681)(以下省略敬称)所居住的寺院,岩井大慧博士曾在《佛教史论考》中《善导传的一考察》一文中,提到四所寺院,即西安的光明寺、悟真寺、实际寺和慈恩寺。同书认为,悟真寺是笼居修观之处,光明寺和慈恩寺是化度行道之处,实际寺是住持往生之处。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4)
正第一章南山律简史一、《四分律》——南山律的前身佛陀灭度后,五百罗汉结集三藏,优波离尊者诵出《八十诵律》。一百年后,随着佛教传播及众生根机的不同,产生了五个部派,即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五位部主各自从律藏中选取与所在地域的众生相适应的律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6,(7)
关于西园戒幢律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报告西园戒幢律寺遵照赵朴老《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讲话精神,近几年来,我们西园寺围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在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僧众的共同努力和...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律藏一般被认为文学兴味淡薄,但如许地山先生所说,《律藏》“在释义里,间杂些有趣的故事和语体的诗歌,实为枯燥无味的宗教术语底沙漠里底绿洲,读下去令人忘却疲乏”,这就是记述佛陀及其弟子言行的佛传。一、汉译四部广律中佛传的分布与内容《四分律》的佛传载于“受戒键度”的一至三中,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7)
正引言《法显传》中,开篇即言"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阙"~([1]),标明其西行求法之目的。至于其回国后所译经典影响深远,其中《大般泥洹经》中的佛性说,更对当时思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汤用彤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评价说:"开中国佛理之一派,至为重要。"法显求法本来目的,乃为律藏残阙,求补律藏,共携带回国三部律典,分别是《摩诃僧癨律》(以下简称僧癨律)、《萨婆多众律抄》、《弥沙塞五分律》(以下简称五分律)~([2]),他为何会选择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佛教戒律发展史上,律宗实际创始人道宣以"四分通大乘"确立了大小乘戒律的地位,形成声闻戒为主体、菩萨戒为补充,两者并行流传的历史传统。但自道宣之后,不少律宗高僧在弘扬《四分律》的同时兼弘菩萨戒,尝试对大小乘戒律进行融合,唐朝鉴真、宋朝元照、辽代法均、明清时期的读体见月等人都是典型代表,他们既继承了道宣弘扬《四分律》的传统,又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出发,从理论阐释和实践奉行中促进声闻戒和菩萨戒的融合。三坛大戒制度创立,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置于同坛同期授受,标志着大小乘戒律最终走向融合,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9.
正佛教的寺、僧依所属宗派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自唐宋以来"禅"、"讲"、"律"三分天下寺院,乃为定式。所谓"禅",指禅寺、禅僧,由禅僧住持,代表禅僧宗尚虚寂;所谓"讲",指讲寺(是天台、华严、唯识、净土诸宗寺院之通称)、教僧,由教僧住持,代表教僧精研释典;所谓"律",指律寺、律僧,由律师住持,专门学习和弘扬戒律,代表律僧严行戒律,此  相似文献   

20.
左启 《佛学研究》2004,(1):175-182
文章以晚唐文学家李商隐的《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铭》为线索,着重就慧义寺的历史沿革和“四证堂”所奉四位高僧之间的关系以及禅宗南宗同慧义寺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