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网络游戏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与发展着这些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域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而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又诞生了不同的游戏。在游戏构成中,游戏角色的造型艺术最直观地反映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元素,值得深入挖掘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键在于能否哲学地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黑格尔以来,“中国有没有哲学”就一直成为一个问题。这有两个意思:第一,被黑格尔所批评的、径把传播于欧洲的“中国伦理宗教”或“中国文化”或中国传统的某种学问当作“哲学”看待的做法,其本身需要作出一种论证,也就是说,黑格尔实际上暗示了对一种文化的理解与肯定应该是具体的理解与肯定,把“我者”的成分想当然地当作“我者”与“他者”共质的内容,很可能忽略了对文化相异性的基本尊重;但是,第二,当在黑格尔的精神世界体系中,“哲学”相当于文化和文明的灵魂,他否认中国有一种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即指中国文明不具…  相似文献   

3.
“美德伦理”(the Ethic of Virtue)这一古老的道德文明样式曾经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价值目标和意义向度,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外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学观念系统中最古老而经典的伦理观念图式和道德实践图式了,当然也是中外传统文化之生存和演进过程中最重要而深刻的道德文明之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秦儒家为开端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穷宝藏,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关注的对象是"天人合一",它理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应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实践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外来文明的融合互补赖传祥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不同的文明形式。传统的更新,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与外来文明成果的融合互补,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从中国这块土壤中诞生的现代形态的传统。这种现代形态的传统应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新铸造,是中国传统的真正更新。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融合,必须从传统出发,以传统作为自我更新的逻辑起点。同时,借助外来文明的力量,以最大的气魄去容纳中外文明的冲突,使传统中的各种文化要素发生变化,重新塑造在中国本土传统的基点上的互补结构。这种互补结构,既不是坚守传统,也不是照搬外来文明成果,而是在中国本土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合中外文明优点的具有互补性质的新结构。互补结构的形成,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必须具备一种由外在转化为内在的特定的文化社会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必须造就作为主体的能接通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的强大的社会力量;二是必须全力找到并大力扶植中国本土传统与外来文明成果融合的生长点。传统与外来文明的互补,包含着双重改铸。即引进外来文明成果对传统进行现代化的改铸和立足于本国国情对外来文明进行民族化的改铸。这两种改铸是同步并进的。虽然这两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社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当前我国网页设计教育较多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页设计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网页设计的灵感和素材,而且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教育和设计观念。高校网页设计人才培养要立足传统文化,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学习和借鉴,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化传统的古老而悠久的民族。中国与巴比伦、埃及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 ,巴比伦、埃及以及印度的古代文明都已经衰落了。就是希腊文明 ,在其发祥地 ,也已经没有昔日的雄风了 ,而中华文明则延绵几千年长久不衰。我们的文明能够长久维系而不堕 ,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文化中的道德礼仪文明。进入近代以来 ,由于西方的崛起 ,我们的文明在世界的较量中 ,却呈现出它的弱势。中华文明在近代的落伍 ,个中原委十分复杂。进入 2 0世纪 ,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 ,对这个文明传统进行了猛烈地攻击。西风东进成为 2 0世纪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即将迈入世纪之交的大门之时,自然要关注未来的文明走向。一些人以科学对人类社会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社会生活科学化进程加剧为根据,预言后工业社会文明仍将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坚实基础之上;另一些人则以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以及莱布尼兹、玻尔、普里戈京等科学大师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为例证,来证明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这两种见解虽然针锋相对,但却都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前提。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界线分明,东西方智慧各显特色。譬如,西方智慧重解析,求实证,力求战胜自然;而东方智慧则重…  相似文献   

9.
根植于中华沃土的道教,承传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其教义思想中,蕴涵着人对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生命组织的深刻理解,对宇宙天地、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物体的至诚热爱,对人类作用地位的冷静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神圣憧憬。从历代哲人深邃的天人之辨,到众多仙真洒脱的逍遥人生;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扬弃;而扬弃传统道德的前提,必须冷静地对传统道德进行反思和清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制欲主义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深刻影响,至今还影...  相似文献   

11.
康德批判哲学的启蒙意义──谈文化主体意识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自觉到其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此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则力求改进。也就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予以认识,从而接受传统,承认传统为我们所自有、独有、固有,进而批判传统、超越传统,从而创新传统。惟有确立文化主体意识,立大根大本于传统,才有真正的文化自由可言。另一方面,一旦具有文化主体意识,我们才能够以一独立自主的文化系统,与西方文明展开平等而积极的互动与对话。对于古代和近代以来的传统,我们既不轻忽,也不夸大;对于…  相似文献   

12.
略论传统思维方式在近代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文化心理结构,随着近代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其整体结构与具体功能都发生了重要的转换。这种转换,有许多表现,其中情感方式与行为方式作为显性与外化的结构形态,最容易被我们认识;思维方式与人格追求方式作为隐性与内在的结构形态,则往往被我们忽略。然而,后者的转换在整个文化心理结构,乃至近代文化的变迁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试以传统思维方式在近代的转换为切入点,以求观照与把握整个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在近代转型的基本特征和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然后以思维方式的转换的得失作结。一中国在近代国门开启以…  相似文献   

13.
《阿维森纳与亚里士多德传统》是阿维森纳研究乃至于阿拉伯语哲学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著作,作者迪米特里·古塔斯是耶鲁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希腊-阿拉伯学专家,也是当前最杰出的阿拉伯语文学家之一。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大量有关阿维森纳著作基本情况,以及他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关联的文献证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对阿维森纳著作的详细分析,分别论述了阿维森纳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接受和融合,包括他对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疑难问题的解决进路。书后还有丰富的附录和实用的索引,包括对阿维森纳著作的书目编订,以及真伪作的辨别。这本书堪称迄今为止最好的阿维森纳哲学著作导读,阅读这一著作,能够让我们学会理解和鉴识深厚而严谨的伊斯兰理性传统,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伊斯兰文明的思想全貌。  相似文献   

14.
道教与我国当前伦理道德的建设问题──论道教研究的现实意义卿希泰要解说道教与我国当前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首先还得简单地从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个前提说起。因为道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伦理道德又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徽州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徽州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餐饮建筑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建筑设计风格,使餐饮建筑设计更加具有文化气息。针对徽州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当代餐饮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徽文化艺术元素在餐饮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希望能够将纯粹地道的徽州文化精髓在主题餐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达到传统和现代的共生与结合,更好地展现出徽州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儒教经济伦理观念“差序格局”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史学界进行有关问题研究时偶尔采用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将经济伦理问题放置在近代社会转型之前的儒教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着力揭示其最基本的格局形态──梯级差序性排列方式和对社会经济强劲的调控特征;基于中世纪时期儒教人文观念对东亚等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本文又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某些分析范式,专门就日本早期文明中的儒教化特征进行了个案性研究,进一步阐释了传统的经济伦理差序格局在儒教文化区域中的扩散性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之一,是孕育伊斯兰文明的重要源泉。自传入中国后,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经千年历史传承和积淀,衍生出绚烂多彩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见证了文明共生、文化共鉴、价值共享的和谐之道。其成功关键在于遵循中国化的演进方向,构建了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相融合的共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穆斯林面临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与社会主义社会三个维度的共识建构,从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8.
德治与法治作为两种治国模式或治国理念 ,中西方古已有之。只是由于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污垢 ,又值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和重组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忽略或放弃了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批判和文明传承。对人类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治国思想遗产进行比较甄别 ,是现代德治获得历史文化合理性支持的必要路径。本文拟从德治思想内涵、德治与法治关系、德治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西方德治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应该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蒙田:《随笔集》在不断反对全球化的声浪中,始终重复几乎单纯针对其经济和金融侧面的同一个话题,而忽略了与同现代共生的文化和文明的全球化历史过程相关的一些重要因素。在这个广泛的过程中,多不胜数的“主义”历经数个世纪走向融会,其中既交杂有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普遍启示,又汇合了“社会党国际”当做典范模式的“国际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的政治“世界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的政治“世界主义”,倡导人权的普遍计划,以及建立以普遍原则和价值为基础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具有各种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庞杂而丰富的文化表述体系,慈善思想深邃广博,影响深远;慈善组织形式多样,各尽其能;慈善人物心系苍生,贤良辈出。慈善主体形成了以国家慈善为主,宗族慈善和宗教慈善等社会慈善相补充的多元系统,展示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慈善传统和文明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