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浪潮的影响,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在娱乐狂欢的时代不放弃对忧伤和苦难的表达,在儿童更具个性的年代重新审视"儿童本位",保持高贵的美学品格,在无厘头和解构盛行的年代坚持传统的幽默格调,等等。所有这些美学取向的慎重取舍,将会影响到未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享受孤独     
在灯红酒绿中行走,你还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吗?在声色犬马间沉浮,你还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吗?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仰望过头顶的星空?没有看见过星星的光芒?没有谛听过花开的声音?没有倾听过内心的泉流……匆忙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少得可怜的独处时光交给电视、网络、电话或娱乐场所。于是,孤独成了一种越来越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寂寞成了一种越来越深刻的心灵危机。工业  相似文献   

3.
刚一看到学具的小盒子,我对它抱有怀疑、不相信的态度.一个小盒子27个几何体,是不是真能起到测查和训练儿童智能的作用呢?真能那么灵吗?通过学习理论和实际操作才逐渐对学具有新的理解.从实践中,看到了儿童都非常喜欢这套学具,白天跟老师一块操作,晚上又把学具拿出来在床上摆弄、进行各种操作练习.  相似文献   

4.
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鼓动和宣传永远赢得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吗?我们的说服教育工作的结果能同我们所使用的时间、方法和耐性成比例吗?什么时候标语和报告才能使人满意呢? 如果人们向我们提出了这一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首先给他们指出我们的思想所固有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说的真理去赢得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论证是真实的,对于一个论证的成果来说难道就够用了吗?这个问题决没有错。举个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插图是儿童文学读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儿童读物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国儿童文学插画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进入到21世纪,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不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国儿童文学插画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各种风格的儿童文学插画层出不穷,儿童文化插画的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通过对新时代下儿童文学插画的风格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寻新环境下我国儿童文学插画的发展方向,实现到达立足本土、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儿童文学插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常问作家为什么写作,也就常问作为评论者的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心灵?为了生存?为了功利?为了消遣?为了改造世界的抱负?  相似文献   

7.
<正>当你看到一个多动症(ADHD)儿童把另一个孩子惹生气了,他却很开心。你是否觉得很生气,这个孩子太调皮了。但真的是这个孩子调皮吗?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个孩子并没有正确解读对方的情绪,只是觉得这件事很好玩。这个现象的问题就在于ADHD儿童识别和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比较弱。情绪识别和解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关注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儿童的生活状态是灵活,开朗,充满想象力和快乐的,不受限制和约束的,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儿童是不完整的儿童。儿童的生命发育需要自在轻松和照料滋养,需要天然的的环境,需要整体的、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听故事,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百听不厌。一个故事重复数十遍,儿童听时同样要注意力集中,眼睛凝视着讲述者的动作,眼神聚精会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儿童为什么如此着迷故事呢?首先,故事可以说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对于幼儿,没有再比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这个世界对他是个无所知的世界。”为了使儿童认识世界,最好的手段就是讲故  相似文献   

10.
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非语言及其跨通道性等方面比较正常男童和两个自闭症男童叙事语言。叙事中,他们讲述一个无字书《青蛙,你在哪里?》的故事并录像。分析多模态语料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叙事字数、句数,代词、语气词、心理词汇的数量和概念错误数没有显著差别,中度自闭症患儿在这些方面显著不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非语言及跨通道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比中等程度患儿表现要好,中等自闭症儿童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独自完成述说故事。针对他们的多模态特征,提出了康复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双亲俱在,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缺父或缺母的家庭,对儿童身心发展往往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缺损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要了解缺损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缺损家庭与父母双全的家庭不同。缺损家庭的儿童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缺损家庭的儿童,除了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之外,还应该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知识分子也逐渐走向分化的道路.阎真的作品<沧浪之水>就是知识分子精神沉论.价值崩溃的"心灵痛史"对此,我们不能不问:我会选择做一个知识分子吗?如果我是知识分子,我会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吗?  相似文献   

13.
罗沁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62-162
21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作家创作、文本内容、作品出版、读者阅读等。本文从读者阅读的角度,以“亲子共读”图画书为倒,重点针对图画书与成人追忆童年的心理相契以及儿童对图画书文字理解的局限,就图画书所占有的庞大读者群为依据,浅谈如何创作出有品质、有特色的图画书。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心灵里有许多不同的空间,具体一点说像是不同的楼层。谈心的那种,然后觉得自己充分被对方所了解,人生一点也不寂寞。四楼:卧室朋友,是可以亲密、触摸的朋友。顶楼阳台:缘分朋友,一般是空在那里,没有被设定要怎么样,有时飞来一只鸟,有时吹来一根草,有时落下几颗种子,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会开什么花。当然没有期望要结果实。也许一阵雨来滋润了心灵,一楼:店面朋友,通常几句固定的话就够用了,例如:你好吗?吃饭没?去哪里?……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平稳、安定、满足。二楼:客厅朋友,可以坐在一起泡泡茶,八卦一下政治经济、新的商机、最近的媒体…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在点评时,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说:"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曹文轩的家乡,在江苏省盐城县秦南镇周伙村,他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4个妹妹,家庭经  相似文献   

16.
小学儿童谦虚的道德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傅根跃  陈伟伟 《心理科学》2000,23(5):581-585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314名7、9、11岁儿童对谦虚故事的道德评价及其评价理由,试图以此初步揭示儿童谦虚观念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没有谦虚观念的儿童人数比例显著减少,9岁和11岁有谦虚观念的儿童比例显著高于7岁儿童,且11岁儿童出现了一种后谦虚观念--认为人做了好事就应该承认,没有必要谦虚.  相似文献   

17.
计文 《天风》2014,(2):1-1
驱散天空的雾霾要借助阳光和风,驱散心空的雾霾则需要真理和爱/"今天你被雾霾了吗?"2013年,对于国人来说,挥之不去的焦虑,便是那污染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高达6亿的雾霾。凤凰健康调查显示,在雾霾天70%的人恐惧焦虑,82%的人情绪低落。雾霾怎么把我们的心情变成了灰色?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面对漫天雾霾,有人竟然开起了玩笑:说这雾霾能让咱中国人更加团结,更加平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弹性儿童是如何看待其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的?解读这一问题或可促进对聚焦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机制的探查。为考察心理弹性儿童压力/逆境认知特点,利用Visual FoxPro 8.0平台自编计算机程序和故事测验法,分别从压力/逆境的敏感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和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可应对程度四个方面对心理弹性组儿童和缺乏心理弹性组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敏感程度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表现为前者在压力/逆境指标回忆量、压力/逆境再认敏感性指标和模糊情境下压力/逆境偏向性上的得分均比后者高,而且,前者的压力/逆境指标再认击中平均反应时比后者短,反应标准亦比后者宽松。(2)心理弹性儿童在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影响持久程度和可应对程度上两亚类实验任务(你认为主人公如何看?和若你是主人公如何看?)上的得分与反应时,除设身处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认知外,其余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提示,心理弹性儿童所觉知到的严重压力/逆境影响远没有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所认为的更为持久。文章探讨了儿童更为敏感的压力/逆境觉知和相对而言认为严...  相似文献   

19.
哈:心灵哲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心灵哲学和诸如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有什么区别? 普:象哲学的所有其他分支一样,心灵哲学是对一大堆松散的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有时也会减少)。“心灵”概念本身,几千年来,变化极大,使事情更为复杂。例如,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与我们的“心灵”概念确切对应的概念。赛克(Psyche),或灵魂,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和我们的“心灵”并不等同,因为它包括诸如消化生殖等一些‘非精神”的功能。(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灵魂”就是生命有机体的形式。这一概念明显地不如我们目前的“心灵”概念吗?)而且,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奴斯(nous),或理性,排除了许多我们认为是精神的功能(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被萨姆斯[thumos]取代,它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于心中的整合中心)。  相似文献   

20.
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视觉—动作方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0岁到13岁男性ADHD儿童在镶嵌图形、眼手协调、视力追踪和数字划销等视觉—动作实验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同一年龄段的男性正常儿童,显示ADHD儿童的视觉—动作能力比正常儿童差.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知觉方式的场独立性较弱,心理机能分化程度较低.ADHD儿童在长度估计实验上没有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