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相似文献   

2.
张蕊青 《学海》2003,(5):161-163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 ,是清乾嘉时代一位向往自由、富有个性的文人知识分子。他生性浪漫 ,热爱艺术 ,忠于爱情 ,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他以一种特殊的小说形式和朴素的文词、真挚的情感 ,记叙了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和各地浪游的所见所闻 ,大胆表达了悲欢离合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思想内容上 ,沈复可以说是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人物之一 ;艺术手法上 ,《浮生六记》的问世 ,预示着中国小说革新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唐人小说的成熟,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叙述宛转,文辞华丽”,更在于内容上有意识地从现实生活取材,讲述作者的亲身见闻及情感体验,塑造了一群具有传奇色彩的侠客形象。在唐人小说中,侠女形象有了极大丰富和发展。本文试以《莺莺传》红娘,《虬髯客传》红拂女,《红线》红线三人为线索,浅析侠女形象在唐人小说中的发展强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晓 《美与时代》2014,(7):106-106
著名先锋派作家余华通过对小说《活着》向我们表现了中国四十到六十年代的一个富贵出身的少爷,在特殊的年代机缘巧合所经历的一生。作者通过对死亡的描述,用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主角面对一系死亡,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的故事,深刻而丰富的表达出作者对这个世界中生与死的看法,也在孤独与苦难,死亡与生存的纠葛中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影《乡村牧师日记》改编自同名小说但又脱离了文学写作技巧的束缚,布莱松在简洁的镜头之间蕴藏了无尽的解说空间。他用纯粹的电影技巧来表现真实,看似情节缺失却暗藏着作者意图,通过不可靠叙述为信仰的重构寻找出口。在平淡质朴的镜头语言的衔接中形成独特的作者风格。  相似文献   

6.
1922年M.亨利生于越南海防市。他是在巴黎完成其学业的,现在是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雷利大学的哲学教授。以论述《表现的本质》为其主要论点的哲学著作,除了他关于人体的著述外,还包括对马克思的重要研究。亨利还是一位小说家,至今已发表了三部小说:《青年军官》(1954年),这部小说以诗歌的语言叙述了对邪恶的无休止的战斗;《紧闭双眼的爱情》(1976年获勒诺多奖金)这部小说对生命的自我摧毁的过程进行了令人瞩目的分析,对文明的命运及艺术作品的性质进行沉思;《国王的儿子》(1981年),该小说通过虚构的疯狂,对一种神秘的经验作了描述,作者并从这部小说中提炼出一出戏剧:《真理是一声呐喊》。 M.亨利的哲学属于生命哲学。这一哲学深受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理解作者表现的生活,传达的思想,达成文本育人的价值。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融会于心的感受,对文本有了自我而深刻的理解,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才能使美好而精妙的教学设想变成现实,才能使课堂教学灵感不断,精彩闪现,从而达成学习目标。以下以自己的具体课例谈谈自己小说言语教学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闪灵>和史帝芬·金的其他恐怖小说一样,灵感来自于日常生活,源于人类濒临精神崩溃的极端体验.库氏的电影与原小说有着很大的出入:小说中主角战胜自我与幽灵,而电影中主人公变成疯狂的凶手,实在有点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9.
一最近两个世纪以来,小说始终是文学的一个主要体裁,但小说的一般特性却远没有被确认。人们给小说下定义时往往集中在各类具体作品的形式特征上,结果这些小说定义只是认可了无数小说表现形态的这一种或那一种,如教育小说,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马塞尔·普鲁斯特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所写的那种小说。这样一些定义是建  相似文献   

10.
《晏子春秋》的文体属性可谓众说纷纭,近年来,认定它为小说的观点日盛,持小说论者依据的主要是小说文体的部分特征,如具有故事性、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具有虚构成分等。这种依据并不科学,它忽视了小说作为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我们要判断《晏子春秋》是不是小说,关键要判断它的文学属性,即它是不是审美的。《晏子春秋》在价值取向、人物塑造及表现手段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审美特征,这与标志着中国小说审美初始的《世说新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不能轻易把《晏子春秋》定性为小说,它是一种具有历史具体性的特殊文体。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女作家张洁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以清新、流丽的叙述语言引起文坛注目。之后又发表了一系列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开放的社会、美好的生活、纯洁的爱情的一种理想化追求。其叙事语言也同样充满了浪漫诗意。然而,从80年代中期以后,张洁的很多作品叙事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这其实是对理想诗意坚守的另一表现形态。本文以张洁小说创作中叙事语言风格的转变为论点,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其语言转变的社会、生活及作家本人价值观念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作中,/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在相互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不仅表现在人们的职业生活中,而且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 任何一种形式的个人生活,也总是作为整个社  相似文献   

13.
最近,拜读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阎锡山》。对小说,我一窍不通,不敢妄加评论。但它不是一部单纯的文艺作品,而是涉及到对民国史上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作者在小说的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开窗"就是寻找小说起笔的最佳切入点及最佳切入方法,即从哪开头,如何开头,才能达到写作和阅读的最佳效果.小说开头难,难就难在作者如何给自己的"心理流"打开一扇窗口,凿开一个泄洪口,同时能在瞬间把读者卷入作者"心理流"的漩涡里.许多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只要小说的开头写好了,对味了,合辙了,来神了,作家的思绪、情致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喷涌不止,后面的写作就可以一顺百顺、淋漓酣畅地书写下去.可见,如何开窗对作家创作的顺畅及对读者的吸引力十分重要.本文就小说开窗的方法、要求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新生代华裔作家陈团英的《夕雾花园》,立足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冲突的社会现状,包含了作者对文学与文化、历史与当下的思考。因作者独特的文化经历和马来西亚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跨文化色彩。《夕雾花园》中表现出典型的跨文化书写,通过研究小说的跨文化书写,理出文本中多样的文化类型及其在文本中的建构方式,探索跨文化书写对于文本、文学和文化的意义价值,即跨文化书写不仅扩展了文学的书写空间,还能在汲取历史、批判当下的同时,守望文化的未来,成为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边界研究是在类型小说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类型文学之间的"壁垒"的考察。在幻想小说盛行的当下,为了重新去认识我们原来的世界,为了能够更多地创造出所有那些奇思妙想的神秘世界,我们不能总待在"壁垒"之内,一成不变,我们需要去研究和掌握幻想小说中的边界问题。事实上,幻想小说和其他小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幻想小说必须发生在一个未知的世界。从另一个侧面看,每一本幻想小说都需要作者积累大量的知识和历史。幻想小说与现实小说之间最重要的边界研究应该是语言、环境、历史三大元素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有一部名为《绿化树》的小说,塑造了一位名叫马樱花的妇女形象,而“马樱花”一词又可指一种可爱的树木,据说,其别名又叫“绿化树”。不少人认为,这就是小说命名的由来。这大概也是符合作者的意图的。作者在《绿化树》这部小说的最后到主人公章永麟查阅《辞海》中“马樱花”条,并将其全部抄录,而该条最后一句就是:“又为绿化树”。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马樱花”和“绿化树”是否同一种树的两个名称?是否同一概念? 赵眉在《北京晚报》上发表的《绿化树不单指一种树》  相似文献   

18.
正成语"身怀六甲"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意蕴,表现出道教融汇中外文明的开放文化精神,却为人们日用而不知。身怀六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指称女子怀孕的成语。这个成语频繁地出现在明清以来的杂剧小说中,如《东周列国志》、《镜花缘》等等,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成为市井的俗语。从字面上看,"六甲"似应是胎儿的代称,可为什么以"六甲"指代胎儿,人们却不甚明了。  相似文献   

19.
明清的市民美学带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是一种"休闲美学"。作为"闲书"的明清小说,生动地呈现着"今古奇观",而让人"拍案惊奇",它们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审美对象,也是他们生活的教科书;生产刺激着消费,作为"闲评"的小说评点,是对小说欣赏的延伸,它却从理论上论证着小说的审美合法性,因而也是"休闲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休闲美学"以及"闲书""闲评"的兴起,意味着中国美学史上审美样式与审美趣味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的许多精妙短文,不仅颇为有趣,亦给人以诸多知识。小说上海《解放日报》曾发表过一篇《第一篇稿件寄出后》的小说,全文仅3个字:"等待着……"由此可知,第一篇稿件寄出后的作者既满怀希望又不无担心的双重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