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周蓉敏 《天风》1995,(12):41-42
《赞美短歌(新编)》历经两年多的编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这是举世公认的。自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红海边载歌载舞地歌颂大能神起,诗歌就一直被人用来赞美神。尤其是在以色列统一王国时期,被誉为“以色列美歌者”的大卫王,特将诗班列入圣殿组织之中,又把歌唱列入利未人的事奉之中。于是。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已十载有余,一直在汕头教会事奉主。能站讲台成为上帝的出口,我感到这是上帝赐我莫大的恩典。做主工虽苦,但内里却体会到主恩的甘甜而充满了喜乐。 笔者观察到,在现今的教会中有不少人以为讲道就是讲解释发神的话语,而有关神学问题是次要的事,  相似文献   

3.
李兰成 《天风》2004,(11):31-31
圣经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103:8)因着 上帝的爱必然赐给人类丰盛的恩典。 1、上帝恩典的例证 (1)上帝给人的恩典,恩典也称恩惠 大卫数算上帝的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相似文献   

4.
高英 《天风》2013,(3):16-18
一百年前,上帝带领广州教会的姊妹们,创立了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这是上帝赐给广州基督教姊妹们的特别恩典。今天,我们怀着谦卑、感恩的心,一同数算在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上帝赐予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事工的各样恩惠,一同回顾女青年会所做出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5.
朱贵金 《天风》2008,(11):28-30
对于诗班在主日崇拜中所扮演的角色,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本章将从诗班的礼仪角色,及诗班的礼仪功能两方面进行探讨.本节论点:诗班即是会众心声的言说者,又是礼仪程序的演绎者.本章谈及"诗班"时,是指从信徒中选出,参与在崇拜礼仪各环节,尤其是颂赞及回应部分的音乐事奉者.  相似文献   

6.
徐牧 《天风》2002,(1):41-42
有些弟兄姊妹说:“旧约时代特别重视圣乐和唱诗班,新约就看不到圣乐事奉了。”(包括有的牧师和传道人亦如此认为)是这样吗? 我们翻开圣经虔心拜读,就会清晰地看见,无论是“旧约”时代,还是“新约”时代,上帝都是注重圣乐事奉的。何谓圣乐——“神圣的音乐”“教会的音乐”。圣乐是上帝的选民们(儿女们)用心灵诚实,用上帝的话语,用上帝赐福恩典的见证,创作出的诗词,音乐曲谱;所演奏出的乐曲、朗诵唱出的诗章、颂词,运用在教会中的音乐,称为圣乐。上帝创造人类又拯救赐福于人类,所以  相似文献   

7.
陈大治 《天风》2006,(3):16-17
在新约的恩典时代,我们“人人皆祭司”,只要你是一个真正蒙恩得救的人,就是直接在神面前事奉神的人。我们都是“活石”,都有固定的位置和事奉的岗位;我们都有从神所得、所分的各种不同的恩赐。  相似文献   

8.
宋方 《天风》2022,(10):49-50
引言 在山东省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举办的线上学习中,我学习了《让讲道活力再现——从困境到恩典的四页讲道法》这本书,"四页讲道法"引导我们重新理解经文的方式,第一页是看清经文书写或描绘的当时,人们所经历的问题(圣经中的困境);第二页是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跟我们所经验的问题一样,也会陷在困境中(今日社会中的困境);第三页是回到圣经中,看到当时上帝为人做了哪些事(上帝的恩典作为);第四页是经文帮助我们了解今日上帝正在做什么(今日上帝的恩典作为)1.借着这种形式的讲道,促使我们体会到经文中人们的经历,使我们感同身受,经历上帝的恩典.  相似文献   

9.
张历红 《天风》2004,(6):36-37
诗篇23篇是信徒非常喜爱的一首诗,因为该诗记载了个人对上帝恩典的经历,诗中运用了羊和牧人,客旅与主人以及战士和元帅三重关系的比喻,揭示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毛颂赞 《天风》2018,(9):39-40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一、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敬拜,是上帝与他子民的相遇。敬拜,是一种交流,上帝向我们说话,我们向上帝回应。敬拜是从人对上帝尊贵、大能、荣耀的叹服和谦恭的态度中产生出来的。敬拜包含了赞美,赞美里有敬拜。赞美是爱上帝的表现,是信徒的本分,是生命的流露,是信心的记号,是被上帝召聚的会众在上帝面前最具体的认信。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创造主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音乐的使命就是侍奉上帝。音乐和敬拜常是连在一起的,从旧约时代一直到今天,在敬拜中诗班和会众常用诗歌来回应上帝的恩典,歌唱上帝的荣耀.  相似文献   

11.
林玉解 《天风》2014,(11):33-35
据圣经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规诗班是从大卫时代开始的。这个诗班当初是根据上帝的启示所设立的。为什么上帝如此重视诗班的侍奉?大卫诗班的侍奉对于今日教会圣乐侍奉有怎样的启发?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是十分重视唱诗颂赞的.圣经说,上帝是用以色列人的赞美为他的宝座(诗篇22:3).所以大卫建立了庞大的诗班,在上帝面前分班轮流唱诗颂赞(代上25章).今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几乎每处教会都成立了唱诗班,有的甚至有好几个诗班.有诗班就需要有诗班的指挥.  相似文献   

13.
凡事谢恩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  相似文献   

14.
唐勇权 《天风》2009,(2):7-9
“心中有主,心中有羊,心中有家。”这是一个立志事奉上帝的人最基本的三个要求,也是一个成功事奉者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恩典够用     
钟林 《天风》2006,(11):42-4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惜别老师同学,惜别金陵美丽的校园已经多年。我愿意与弟兄姊妹分享在彭州教会的事奉经历。使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面临何等困境,主的恩典是够用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5,(6)
<正>经文:林后9:15"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在纪念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讲道: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章提到的"恩赐"是指上帝恩典的运用结果的恩赐。上帝恩典的丰富超出人所能领会的。上帝救赎的主题是没有穷尽、深不可测的,超出人有限的理解范围。无论人对上帝恩典的研究有多少,永远都不能发现上帝所有的完美。从保罗个人来说,上帝在他身上有说不尽的恩  相似文献   

17.
吴恩平 《天风》2006,(8):47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亲爱的就是妈妈,人世间最伟大的就是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纯朴厚实的农村妇女,是一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更是一位虔诚敬畏、热心事奉的爱主信徒。回顾母亲的一生,虽然遭遇许多苦难,但主的恩典在她身上也特别的多,母亲一生的经历,正如一朵玫瑰,有花也有刺,也如同没药,味道虽苦却有香气。主的恩典的确是够她用的,使我体会到主的能力确实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得完全。  相似文献   

18.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参林前15:10,和合本2010)所以他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满心欢喜快乐,时时刻刻感恩(参罗7:25;林前15:57;林后9:15;提前1:12)。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天风》2008,(16):6-7
任何普通的职业都能蜕变为对上帝的事奉,但事奉随时随地也都有可能退化为一种世俗职业.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职业有好坏、事业有成败、事奉有得失.职业、事业、事奉这三者相似而不相同,庸人择职业以糊口,能人立事业以扬名,贤人忠事奉以成圣.然而就本人所见.这种划分虽有几分道理.实则有混淆视听之嫌.我是一名基督徒,只想从我的视域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玲 《天风》2017,(9):15-16
关心牧者退休,是对今天牧者的关爱,是对未来牧者的承诺牧者应教会之需而立,关注牧者退休,是对今天牧者的关爱,是对未来牧者的承诺,更是教会现今的责任。旧约讲到摩西时期上帝对利未人的数点有别于众以色列民,众民是“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被数点(参民1章),利未人是“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数点”(参民3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