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伊斯兰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建筑的艺术风格,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清真寺(或称礼拜寺)建筑及高等学府、帝王宫殿和陵墓等纪念性建筑艺术。阿拉伯人有自己辉煌的文明史,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完成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穆圣归真后,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到公元8世纪时,就已经形成了东起印度河和乌浒河,西至西班牙、北非,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它的领土包括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埃及、巴基斯坦、伊朗、中亚等许多文明发展比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继承了这些地区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2.
《清真指南》是一部用汉文阐发伊斯兰教义学的著作,为我国清初著名伊斯兰学者马注所作。马注,字文炳,号仲修,经名优素福,云南保山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约卒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曾在南明永历帝小朝廷中任职。清军入滇后,他隐居乡...  相似文献   

3.
刘智,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约生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死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他是我国清初的回族著名学者。幼年随父(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刘汉英)问学,即“好泛览群书”,先后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教义,并攻读儒、佛、道经典及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他的著作有数百卷之多,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年谱》等。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5.
陆芸 《福建宗教》2002,(3):38-40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它的创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教徒的基本义务是完成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教活动历经艰辛,穆罕默德和其信徒遭到迫害,一些穆斯林和家属还惨遭杀害。  相似文献   

6.
4.《大杂学》( ),不分卷,一册,波斯文和阿拉伯文,中国伊斯兰教法实用知识著作。2013年云南玉溪大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彦发起对《大杂学》的搜集、整理,马敏康阿訇等将《大杂学》中的波斯文翻译为阿拉伯语。这本《大杂学》弥足珍贵和不同寻常的是,开篇以马联元在旅途中撰写的阿拉伯文自传体“序”(1)拉开全书的序幕,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经学思想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六书(续三)达浦生著第四章伊斯兰教之东徂粤稽伊斯兰教,自阿拉伯东徂而来中国,已有千百年之历史,惟关于来自何时?始来者何人?来华何为?人各言殊,惜无一真确史料。虽回教丛书中有《回回原来》、《西来宗谱》二书,然所载多有不确,亦不足为凭,且文辞粗俗,...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六书(续三)达浦生著第四章伊斯兰教之东徂粤稽伊斯兰教,自阿拉伯东徂而来中国,已有千百年之历史,惟关于来自何时?始来者何人?来华何为?人各言殊,惜无一真确史料。虽回教丛书中有《回回原来》、《西来宗谱》二书,然所载多有不确,亦不足为凭,且文辞粗俗,...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伊斯兰教精神》一书之第十一章。《伊斯兰教精神》为埃及人阿费夫·阿卜杜勒法塔哈·塔巴莱所著,经艾资哈尔大学宗教学者委员会审订,是阿拉伯现代穆斯林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著作之一。现根据原著阿拉伯文1956年修订版择译出来,供读者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教义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冯福宽、杨连福主编,冯福宽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回响》最近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公元七世纪初,一批又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陆续来到中国。这些回回先民,还有蒙元时期来到中国的回回先民(中亚、西亚各国、各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高起点上走进了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文化研究的鸿篇巨制──《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评介牟钟鉴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全球穆斯林有10亿多人,在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仰。可见它有着广泛的国际性、民族性和历史的长期性,在国际政治生活中,也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12.
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公元七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人向外大扩张后,统治了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等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在各地迅速传布。特别在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传布尤为迅速。但是,阿拉伯人早期的历史著作,着重记录了军事的活动,王朝的更迭,教派的斗争,各部族的矛盾,以及王公贵族的生活,而忽略了经济文化和宗教传布方面的记载。因此,系统地、确切地阐述伊斯兰传教活动的历程是困难的。但是,可以肯定,到了公元九世纪中,换言之,伊斯兰教兴起后二百余年,伊斯兰教在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  相似文献   

13.
郑阳 《中国宗教》2014,(11):46-47
扬州地处长江、京杭运河交汇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即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历史积淀成就了资源丰富的扬州文化。而伊斯兰文化是扬州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一扬州伊斯兰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初期,伊斯兰教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扬州。据《闽书·方域志》记载:穆罕默德的"门徒有大贤四人,于唐武德中(618-626)来朝,遂传教于中国。一贤传教于广州,二贤传教于扬州,三贤四贤传教于泉州。"《旧唐书·田神功传》记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居住在扬州的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伊斯兰文化艺术领域里一颗璀璨明珠的阿拉伯书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驰名遐迩了。它的形成与影响不仅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一页。《古兰经》首次下降的经文就说:“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3-5)先知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年)接受主命,在传教过程中时刻不忘培养和传授读写知识。他曾经命令在“白德尔战役”中被俘的每一个有文化的士兵以教会十个穆斯林能读会写作为对其恢复自由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学者档案金宜久JIN YIJIU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阿拉伯哲学、伊斯兰教研究。代表著作《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中国伊斯兰探秘:刘智研究》《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当代伊斯兰问题》《王岱舆思想研究》《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苏菲主义在中国》,主编《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教概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辞典》《十叶派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16.
陈进惠,于1938年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1960年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曾任《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研究部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馆长。陈进惠受伊斯兰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其学生时代已与阿拉伯文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在伊历一、二世纪,阿文书法在伊斯兰世界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艺术。中国,作为伊斯兰教最早传入的国家之一,阿文书法的传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不少清真寺建筑都饰有阿拉伯文雕刻。其中,始建于公元1009年的泉州清净寺门楣上的古兰经…  相似文献   

17.
正阿拉伯文书法传入中国以来,深受中国穆斯林的喜爱,历史上涌现出很多阿拉伯文书法家、艺术家,他们对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国传统书法的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代的中国穆斯林书法家继往开来,传承着这一精美的书法艺术形式。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和向外传播,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引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对中沙之间的千年友谊高度赞赏。文章称:“自古以来,中国和沙特互相欣赏、友好往来。先知穆罕默德曾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读者的热议,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遗训颇为欣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没有版权的经典──关于《古兰经》的一些数据陈玉龙伊斯兰教义学经典上讲,《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语,是安拉以阿拉伯文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一部最神圣、最完美的经典。它是伊斯兰教义、教法和伦理道德的渊源,是穆斯林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有《克塔布》(天经...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经学沿着丝绸之路,从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等地传入我国,中国伊斯兰经学学者所选用的课本基本都是流行于伊斯兰世界的经典名著,其中所表达的思想秉持着中和公正的传统。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由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等地逐渐进入到中国。史籍记载,从永徽二年到贞元十四年(651-798)的148年间,阿拉伯向中国派遣使团达39次之多。除官方的使节外,民间的来往也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