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前言色彩心理学近年来的发展较快,不少工作是有关色再现的问题,其中尤以人类肤色的复现最引人注意,这是因为人的肤色是最敏感的一种颜色,在电视上稍为有失去肤色感时,观众就难以接受。以往的研究,一般都采用女性肤色作为肤色再现的评价色样,但近年已有人提出在研究肤色复现方面男性肤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电影、电视中男性的出现要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采用类例判断法,在不同光源下对22张图片肤色样本逐一地进行主观评价。使用的照明光源为D65、CWF和A三种标准光源,色温分别为6500K、4150K和2856K。垂直照明,45°观察.肤色样本的视角为2°。实验结果表明:观察者在A光源下比D65光源更容易地评价肤色样本的质量,即在D65光源下的满意样本,在A光源下其喜爱程度趋于提高,而对不满意样本的喜爱程度趋于降低或基本相同;在三种照明条件下,被评为最佳肤色的样本与真实肤色有些偏离,色调略为偏黄,亮度较高,饱和度则非常接近;在肤色的波长范围内,亮度较高而饱和度偏低的肤色样本往往是优选样本。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人面部自然肤色色域范围及典型肤色色样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采用一自Au-CH-1型自动测色仪及一台302D型自动测色仪对中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从新生婴儿直至老年人的色度特性进行了广泛取样的测定。测定人数共1668人,其中新生婴儿至2岁幼儿508人:3-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548人;18-78岁的成年人及老年人612人。被测者的籍贯包括26个省市,除汉族外,还包括蒙、臧、维,壮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被测人数约占总被测人数的6%。首次确定了我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的色域范围及皮肤反射率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我国人典型自然肤色色样一套。所得结果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摄影及照明等部门。 相似文献
8.
9.
关于短时记忆编码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汉字为材料,用信号检测法对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汉字从总体上是以形状编码为主,这与 Conrard用英文字母为材料所作实验中得到的短时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的结论不同;同时,各类型汉字的短时记忆编码方式也有差别。上述实验结果支持了关于短时记忆随情境而变换编码策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11.
12.
纪实人像摄影反映的是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时代特质及社会实况,它用写实的拍摄手法最真实地还原反映对象的本来面目,具有真实性、情感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拍摄时有选取独特的拍摄角度,注重故事化、人性化的表达,善于捕获精彩瞬间和选取典型环境,单幅照片和组照综合运用等技巧。纪实人像摄影可以传播信息、见证历史、教育大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7,(12)
以中西医肤色"黑色"词群为例,比较词汇量、构词方法和语义场等差异,找到中医"黑色"肤色词16个,喻体7种,相关病名8个;找到西医"黑色"肤色词5个,词汇词组21个;中医肤色词常为独立词,而西医除了3个正常肤色词外,其余均为词根构成的派生词或复合词;中医学建构了观察个体肤色时空和明度变化等多维度诊断体系和五色主病的病理模型,而西医只涉及局部单色病理现象。中西医在肤色观察内容、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与人种、民族、认知方法和语言系统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成本沉没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IAT 技术,通过实验,证明“损失厌恶”具有内隐性,“损失厌恶”存在内隐偏差,并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即不受当前情绪及刺激材料性质等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成本沉没效应等现象的本质特点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研究以甲骨文字为实验材料,考察一纯粹接触效应的实性及其特点;同时希望借助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 示情绪与记忆,知觉之间关系提供线索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同化和对比错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Delbouef同心圆错觉图为材料,应用认知方式,控制注意,改变刺激和注视条件等变量,在三个实验中考察了同化错觉和对比错觉在机制上的区别和联系。结果发现,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特征与同化错觉有显著正相关,对比错觉反之。利用指示语控制被试注意于测验成分时,显著的错觉减弱只出现在对比图形中。此外,在一般指示下两种错觉都因背景成分减弱轮廓的亮度对比而减弱,但在选择性指示的条件下,类似减弱只出现在同化错觉中。视角加大时显著地减弱同化错觉,却加大对比错觉。使用“减弱错觉”方法,即在多次连续判断中减小错觉量只在超中央窝(大视角)的观看条件下有显著效应。所有这些结果都难于用错觉产生的生理学模式和单因素认知模式来说明。因此,我们认为错觉是一种复杂的知觉加工活动的产物。在已有的各种错觉理论中,合成的认知性“集合与存储”模式(“Pool and Store Model”,Coren & Girgus,1978)似乎是最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研究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汉字假设测验模型是研究概念形成的较好形式;概念的难度能影响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一突变线;被试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及其知识经验能影响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概念的形成水平而言,男女被试间并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在智力和能力领域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对智力和能力实质的认识。关于智力的定义问题,继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社组织的大讨论之后,1986年,美国《智力》杂志社又召集了欧美国家的24位著名学者、由耶鲁大学斯腾伯格(R.J.Sternberg)教授和西凯斯大学迪特曼(D.K.Detterman)教授主持进行了第二次关于智力概念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pCI与因果判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pCI公式对人类因果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判断与pCI的预测趋势基本一致,但(a+d)/n的预测似乎更加准确;被试的判断较pCI而言波动较小,且可能在开始判断时需要一段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或方法,之后的判断与精密的数学计算有共同之处;不同个体判断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仍能归为一些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