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宵  甄瑞 《应用心理学》2023,(4):317-325
灾难事件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创伤心理反应,影响其身心发展,因此青少年创伤心理干预已成为公众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不过,当前关于青少年创伤心理疏导存在着服务力量分散、系统协同性欠缺,心理服务侧重短期心理干预、忽视长期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视角片面,缺少家庭参与等方面的局限。为了弥补这些局限,帮助灾后青少年积极应对创伤及其相关情绪,有必要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对灾后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强化家庭与社会、学校和医院的协作,提升灾后青少年家庭心理疏导的能力;关注父母心理健康,提升其心理素养;改善夫妻关系和教养孩子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升父母创伤心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协助父母对青少年开展长期心理呵护。  相似文献   

2.
夏扉  叶宝娟 《心理科学》2014,37(6):1386-1391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烟酒使用问卷对86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烟酒使用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基本心理需要是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2)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基本心理需要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烟酒使用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期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同时青少年阶段又是一个充满着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的特殊阶段,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 一、性心理保健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基础,性生理的成熟是青少年期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同时青少年阶段又是一个充满着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发展的特殊阶段。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心理问题。以下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人手,谈一下青少年期的心理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焦虑心理与自杀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虑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极其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不恰当时,会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危害作用,尤其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这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揭示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并进行有效防范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社会正步入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为人们开辟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交往手段。生活在网络社会的青少年在享受着网络社会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在被互联网所改变.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网络侵犯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本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侵犯行为的表现,并给出了网络侵犯的社会心理动因。进而提出了网络侵犯行为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对831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自评量表、父母知晓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考察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父亲知晓、母亲知晓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心理行为问题、父母知晓呈显著相关。(2)父亲知晓在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知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反刍思维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684位大学生(被试平均年龄为20.26岁;SD = 1.08),探讨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在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压力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压力可通过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的独立中介作用及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睡眠质量。本研究揭示了压力和睡眠质量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深化了大学生压力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感恩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量表、毒品使用问卷对585名工读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工读生毒品使用情况,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感恩、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读生毒品使用的关系。结果显示:(1)工读生的毒品使用行为严重,41.7%的工读生曾使用过毒品;(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毒品使用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感恩调节了压力性生活事件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毒品使用的中介过程;(4)感恩与工读生的毒品使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对青少年毒品使用的预防干预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是否受青少年自尊的调节。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北京石景山区、山东省德州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四所普通中学七至九年级共2520名(男生1226人,女生1294人)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冒险行为与父亲心理控制呈U型曲线关系,而与母亲心理控制呈倒U型关系。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非线性关系仅体现在中低等自尊青少年上,而高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无关。这表明,青少年自尊调节了父、母亲心理控制对其冒险行为的作用,父、母亲相同教养行为对中低等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可能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少年自主发展作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十分庞杂.本文从青少年自主概念及其测量、青少年自主发展水平、青少年自主发展影响因素和自主与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共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自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升  周颖  包蕾萍  桑标 《心理科学》2006,29(5):1107-1110
本研究以265名高中生为被试,探讨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以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在心理一致感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三个年级被试的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3)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问题解决、求助两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被试心理一致感水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种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在压力调节上倾向于采用成熟而积极的应付方式。本研究从压力应对的过程角度分析心理一致感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文新 《心理科学》2011,34(6):1529-1530
由董奇教授和林崇德先生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系列著作(五册)于2011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心理学界,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我国从此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首次完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儿童青少年发育特征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我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国家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与内在作用机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选取369名青少年(高中生260名,大学生109名),分别在学生入学一月及一年后两次跟踪测查青少年的心理弹性以及包括青少年对自我言语能力、数学能力、学校一般情况、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度、情绪稳定性和一般自我概念等因子的自我评价概念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一年后显著增强(F(1, 366) = 16.35, p < .01, ηp2 = .04)。心理弹性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交叉滞后分析表明,自我概念总分及青少年对自身外貌、体能、与同性关系、与异性关系的评价等四个因子能够分别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研究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及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878名青少年的调查,考察了成长型思维及其动机框架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结果发现:成长型思维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资本;动机框架中的掌握目标和失败反应在成长型思维和青少年心理资本间起序列中介作用;在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的前提下,成长型思维对于青少年心理资本具有显著的增量预测效度。研究从内隐信念的角度拓展了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为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培养和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今网络对社会各界人群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所造成的各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我们意识到对正确认识当前青少年的网络心理的重要性。本文着重讨论当前青少年网络心理的现象及成因的动态分析,希望据此让社会对青少年的网络心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心理背景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将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探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学校联结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32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包括亲子关系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学校联结量表。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资本。(2)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对青少年的心理资本的间接效应受学校联结的调节,且这种间接效应在低学校联结的青少年中更显著。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学校系统对个人系统(心理资本)的联合作用,对青少年心理资本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学习的付出—回馈失衡评价量表,对石河子450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来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付出—回馈不平衡的总体检出率为24.4%;(2)流动儿童付出—回馈失衡率在性别、学段、民族及户籍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单双亲情况、班级排名、父子关系及母子关系上差异显著;(3)心理韧性总分及维度分、社会支持总分及维度分和学业压力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心理韧性及各因子在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例依次为42.50%、21.95%、31.19%、10.95%。因此,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密切,社会支持既直接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又间接通过心理韧性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