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的许多重要论述,都出现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是与他们的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的。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不言而喻,也是处理社会主义新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适应”的客观依据 “相适应”理论的客观依据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长期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  相似文献   

2.
“德国是一个富于哲学思辨的国度,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研究德国哲学对于推动整个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无疑会超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本刊多少能在这一方面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翻开新创刊的《德国哲学》(半年刊,湖  相似文献   

3.
奥伊则尔曼是我国哲学界非常熟悉的苏联哲学家 ,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领域成果卓著。苏联解体以后 ,他虽已 80高龄 ,仍然充满活力 ,勇于探索 ,从 1991年起发表了一系列反思马克思主义的论文 ,在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文章主要有 :( 1)《马克思主义与 2 0世纪的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科学》 1991年第 7期 ) ;( 2 )《哲学学说多元化的历史命运》 (《哲学问题》 1991年第 12期 ) ;( 3)《马克思主义自我批评的原则基础》 (《自由思想》 1993年第 7期、 1994年第 11期 ) ;( 4)《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21—23日,贵州省哲学学会召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60多名哲学理论、宣传、教学工作者与会.现将这次讨论会中的主要观点概述于后:(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得出的理论结论.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科学地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争论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摘引了不少材料,提出不同解释。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查对一些有关的引文,并对“同一性”一词的译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给参加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那一段话:“但是思维对  相似文献   

6.
《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两百年了。两百年间,人们不断地讨论它,批评它,估量它。既然积累了以往学者丰硕的研究成果,又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指引,我们今天就有可能对这部哲学巨著作出更恰当的并且更全面的评价。 海涅说过,由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现,“德国开始了一次精神革命”,《纯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它里边的思想是“震撼世界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96—97、101、102页)。哲学史家文德尔班把《纯粹理性批判》比作德国哲学的“末日判决书”(《哲学史》,英译本,第536页)。这类对哲学著作少见的评价,不好说是故意耸人听闻,这样的话的目的无疑是表示《纯粹理性批判》对哲学思想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1年2月26日至同年3月2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发生危机了吗?〔法〕L· 塞弗《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2 期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起的作用 〔法〕A·科尔纽《哲学译丛》 195一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论人性及其实践〔美〕 窦宗仪《哲学译丛》1981年第2期关于马恩著作中的“集体所有制”“合作 社占有制”和“社会所有制”问题余 学本《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2期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美〕卡尔·波格 斯《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 3期科尔施对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美〕 保罗·马蒂克《国外社会科学动态》 195…  相似文献   

8.
陈晏清,男,1938年生。现任南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四人帮”哲学批判》(1979),《论自觉的能动性》(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1988),《当代中国社会哲学》(1990,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1990,主编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4,副主编),《哲学思想宝库经典》(1994,主编)等。  相似文献   

9.
在 1998、 1999年出版的各类哲学著作中 ,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而言 ,三本出自中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学术专著的相继面世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孙正聿的《哲学通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欧阳康的《哲学研究方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和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前两部著作的共同特点在于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在“绪论”或“导言”中涉及的有关“元哲学”或“哲学学”即哲学观方面的问题单列出来予以专门的考察 ,并力图在总结全部哲学…  相似文献   

10.
周国平同志在《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第8期上,撰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价值观的关系;文章颇具新意,耐人寻味,对于人们重新思考那些似乎已成定论而变得公式化了的哲学问题,有积极的启迪作用。我赞同周国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体系又是价值体系的基本观点,但不能赞同他在阐述这一基本观点时,对(《巴黎手稿》关于“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于2006年9月7日在《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当前主要任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文(下文简称“拙文”)。《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上发表了王锐生先生的一篇商榷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结束了吗?》(下文简称“结束”)。我用心读了数遍后,深感获益极大,很多我原来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结束”一文都提出来了,并且做了正确解答。但我经反复研读后,又觉得“结束”一文并没有提出使我放弃原来观点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12.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从两个层面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一是在具体哲学层面,恩格斯剖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解放作用及其局限性,阐释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性、批判性和超越性;二是在一般哲学层面,恩格斯强调真正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迅猛的进步,自然科学和大工业的发展不仅终结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进程,同时也造就了历史领域由思辨哲学转向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何以能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的论证,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驳“马恩差异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华侨大学是1960年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创办的一所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建校以来,华侨大学遵循“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秉承“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学科和福建省重点学科。华侨大学从2003年起每年投资100万元重点建设该学科。该学科现有在职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58%,学科成员平均年龄为43岁。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现以杨楹教授、张禹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现已形成下述四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学术方向,并相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和经济发展研究所作为机构支撑。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该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杨楹教授,主要学术骨干有蔡灿津教授、马拥军博士、彭立群博士等6人。其学术特点是:从生活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反思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原则与方法,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近年来,该方向承担了以国家课题“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国务院侨办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版本学研究”等为代表的课题13项;出版了《生活哲学:探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脉络——思维方式的历史研究》、《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合著)、《走近马克思》(合著)等学术专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立场》、《生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组4篇)、《生活哲学的对象与方法》、《哲学: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等论文86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霍英东科研奖1项。  相似文献   

14.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哲学研究》编辑部以及山东省内的约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是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时宣布的、用以标明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它是从“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但是,社会党国际却一再声称自己是在1864年创建、1951年重建的,马克思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是它的“前身组织”。这样,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为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制订《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时,并没有提出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而是用当时参差不齐水平的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马哲史研究会,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于四月下旬举行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学术讨论会。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不同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种看法认为,《手稿》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是新哲学形成的标志。理由是:(1)《手稿》是包括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祥地,它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2)《手稿》是从经济学上剖析市民社会的第一部著作,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系列基本的规定性,如关于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  相似文献   

17.
本书除概论外,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开创”、“改造”、“完成”、“终结”为题,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思想,并指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出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同时该书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新成果,改正了50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刊载孟庆仁同志的《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动因》一文(以下简称孟文),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因的科学结论是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的“合力”论。但是,孟文在阐述“合力”论时却忽略了恩格斯这一科学结论中所包含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即参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构成的总的“合力”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的交互作用,是一些“不相等的力量的交互作用”;“其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和马克思是志同道合、毕生通力合作的战友,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共同创始人。“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语)。而柯木火同志在《现代哲学》1989年第一期和《暨南学报》1989年第三期,先后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认识》和《试论马克思的哲学及对它的背离现象》为题著文,认定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哲学,理由是在恩格斯那里,“哲学不再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20.
尚庆飞 《哲学动态》2023,(2):118-1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推动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诉求。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立胜研究员通过撰写《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等学术论文,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体系建构、学术研究范式的更新;通过组织举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并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推动学界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学者将其视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被赋予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解,这一研究出现了同一概念走向不同解读的复杂格局。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林元教授早在21世纪初就关注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发表了系列相关学术论文,并与他的团队撰写出一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本刊委托南京大学哲学系尚庆飞教授深度访谈刘林元教授,试图在进一步辨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的基础上,就其产生与发展机制、目标使命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